文化毕业论文

国球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实践性论文

时间:2020-12-24 10:03:57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国球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实践性论文

  论文摘要:

国球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实践性论文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三峡大学为例,对在高校传播“国球”文化进行了实践性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的物质基础建设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乒乓球课程系列改革提高了学生兴趣、满足了学生文化需求课外三级联动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保证了“国球”文化传播途径的畅通和扩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营造了“国球”文化氛围,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

  国球文化;文化传播;高校;三峡大学

  众所周知,乒乓球在中国早已被誉为“国球”,其内涵和外延远比乒乓球概念丰富而广泛。因为乒乓球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其社会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自身,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运动项目文化,而是有着特殊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国球”文化是指以中国乒乓球队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乒乓球实践活动的所有过程及结果。其中“国球”的精神文化尤为珍贵,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先进文化特征。“乒乓精神”所表现的“爱国奉献”、“拼搏进取”、“不断创新”等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早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高校传播“国球”文化有利于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先进的“国球”文化既可以帮助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智力提高,更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高校进行“国球”文化传播是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没有重视对“国球”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只是停留在单一的“国球”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上,而不是全面完整地传播“国球”文化,这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一大缺失。“体育众多的功能与属性,决定了技术层面的体育传播不可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为了弥补高校在“国球”文化传播中的缺失,笔者拟在以下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探索一条高校“国球”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寻找让大学生更易接受“国球”文化的方式;建立“国球”文化可持续传播的长效运行机制;目的是促进“国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发挥“国球”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三峡大学2003级、2004级公体乒乓球选修课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清华大学“中文期刊全文网”数据库150篇文章,对所查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类存档。

  1.2.2问卷调查法对三峡大学2003级、2004级公体乒乓球选修学生发放了200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992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866份,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完全合格。

  1.2.3专家访谈法走访了三峡大学领导、校体委、校乒协、体育学院专家学者、学生处、发展规划处、后勤处和后勤集团等单位。

  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

  1.2.5逻辑分析法在对调查、访问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加强乒乓球物质基础的投入与管理

  “校园里的物质建筑、雕塑,加上一些设施场地等,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学校十分重视对乒乓球场馆的建设,成立了以副校长为首的场馆建设小组。

  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三峡大学乒乓球场地设施增长速度迅速,乒乓球场地和球台分别比过去增长了188%和183%,现有大学生体育馆和综合训练馆两个乒乓球专馆,并在新建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内布设了乒乓球网点,学生足不出户就可在楼房内打乒乓球。近3年来学校增添了一大批乒乓球运动器材,投入经费达15.9万元,增长比率为368%。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乒乓球场地、经费的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学校“以人为本、特色优先”的办学理念。乒乓球是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群众基础好,且具有“场地小、投入少、健身长、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学校把乒乓球列为特色运动项目来开展,加大了场地器材的投入,为“国球”文化在校园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场馆质量还是场馆数量都得到了大多数学生认同,有95.8%的学生对乒乓球场地设施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对球场管理也得到82%的学生认可。场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力地保证了“国球”文化传播的畅通,使更多学生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更多大学生把乒乓球作为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校园乒乓球运动人口得到快速增长。但对场馆有偿服务有42%的学生不满意,说明场馆的收费标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2加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力度

  “广义理解,体育课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乒乓球课堂是传播“国球”文化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到传播与接收的效果。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乒乓球老师认识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团队申报立项了“乒乓球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并获得了立项批准,从乒乓球教材内容、形式、管理、考试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从表3可以看出:自编的《乒乓球实用教程》一书由于新增了“国球”文化内容,8l%人满意和比较满意,说明教程编写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均得到78%以上学生认可,说明课程改革所采取的“三重一轻”即“重应用、重主体能力发挥、重人文素质,轻应试”的人才培养要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课堂管理有82%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说明课堂采取的“开放、自由、民主、平等”方式,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考试方法得到83%的学生赞同,且无不满意者,说明技术考试采取的“多项选择”形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它能展示学生的最佳技术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国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开卷考试,在感悟、体会、杂谈、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考试中,提高了学生对“国球”文化的认知水平。“国球”文化传播渗透于技术教学之中,体现了文化与技术结合的教学新特点,在讲解、谈话、交流中进行,悄无声息地让学生在自然、快乐中学习、接受、体验、感悟与交流“国球”文化。

  从表4可以看出,6o%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是在同学的'宣传和介绍下选课的,表明课程改革获得了成功,上课的学生不仅自己喜欢,而且还介绍和推荐其他同学来选乒乓球课。人口越多,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和传承性就越好。调查表明,乒乓球课程改革促进了“国球”文化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国球”,选修乒乓球课学生由2004年前的每学期700人增加到现在的每学期1200人,达到了“使他们不但成为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而且成为合格的乒乓球文化的传播者”的目的。

  2.3建立课外活动三级联动机制

  课外乒乓球活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培养大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传播“国球”文化的大课堂。为了更广泛地开展“国球”运动和传播文化,我们建立健全了乒乓球运动组织机构和配套制度,

  如图1所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校体委负责有关政策、制度、规章、赛事计划等大政方针,校体委下设有乒乓球运动体协,负责管理各二级学院乒乓球协会,贯彻实施校体委下达的各项乒乓球活动任务,校乒协下设有群体部、竞训部、宣传部、财务部。群体部负责课外活动锻炼,竞训部负责俱乐部管理和培训及比赛工作,宣传部负责校内外的比赛宣传、校园乒乓网站运行、媒体报道等工作,财务部负责会员会费、培训费、比赛赞助费等资金的管理。为了保证机制的联动性、实效性,还制定了“俱乐部负责人竟聘上岗制”、“乒协负责人会员选举制”、“财务公开制”、“会员监督制”等,所有的负责人都是校内师生兼任,无专职、无报酬,一年一选。

  表5反映了学校一些大型活动,其内容形式多样,特点突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比赛都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学校只提供政策,不提供资金。竞赛以“外拉赞助,内结联姻”为主要形式,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型比赛活动,各乒乓球协会做到了“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比赛”。

  表6反映有44%的学生一周课外乒乓球锻炼达到了1小时以上,98%的被调查者参加课外乒乓球运动,表明“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在学生课外乒乓球锻炼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学校体委一校乒协一各学院乒协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目标一致,职责分明,制度健全,它就像一个无形的纽带,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有目标地传播着“国球”文化。

  2.4丰富多彩的“国球”文化宣传

  文化宣传需要长抓不懈,校乒协宣传部做了大量的“国球文化宣传工作,从形式到内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力求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国球”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用“球”文化精神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

  表7统计表明:从容、形式、数量、参加人数上看,都表现出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点。每学期坚持聘请校内外专家向各乒协分会会员进行一以上的专题讲座;利用电化教学的图、文、画、音多感官宣讲“球长盛不衰”发展奋斗史;利用校内大型乒乓球比赛活动和育文化节,用展板、墙报等形式,展现中国乒乓球队明星的采;利用校广播站、校报开辟“国球”文化专窗、专栏;利用校网络开设校园“国球”网站,开展“博客”论坛、知识竞赛和演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国球”文化的认识不断高,体育消费意识和行为也不断增强。

【国球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实践性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档案在校史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01-09

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论文02-11

文化传播与翻译论文04-02

试论文化传播与翻译文化论文12-06

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研究论文01-05

云南省文化视觉文化传播论文02-13

高校体育文化论文11-01

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02-07

立体实战演练法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