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特殊作用

时间:2021-05-30 14:01:19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特殊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有较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都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特殊作用

  摘 要: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因此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育和提高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爱国主义 审美情感 教化作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丰富的当代德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强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相应地得到了发扬和光大。近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涌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思想强音,进而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诞生就是爱国主义的产物。近代“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梁启超在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译印政治小说序》等论文中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可见他之所以提倡“小说界革命”是与他追求国家强盛、人民觉醒的爱国诉求联系起来的。在此思想的主导下,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政治小说。当时的梁启超认为小说可以起到改造民心、凝聚民意、再造文明的作用,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自然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而且近代文学革命先驱者们只是从文学的政治功能角度来认识文学的功用,此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政治功利主义的影响。五四时期,中国白话文学的前驱者同样也是如此,例如,在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章程中,他们就认为文学不再是有闲阶级的消遣,而是对于人生和社会至关切要的工作。周作人不久之后就提出“文学无用论”来修正自己的这个观点,他认为有些组织试图将文学纳入到自己的范围内,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工具,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无用的。他一方面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民族的、阶级的,而且还是人类的,文学的立场不应当受制于一个阶级、一个组织的狭隘利益和观念;另一方面,他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性情、人情而已,并没有什么政治的功用。但是,五四时代,爱国主义依然是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启蒙主义文学不管其外在价值形态如何,其骨子里几乎都是由“爱国”感情在支撑着。正如五四是一场爱国运动一样,五四文学同样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乐章。中国现代,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辱,然而对于一个生性刚强的民族,这也正是激发其民族凝聚力、战斗力,展示爱国主义情怀的.时刻。从芦沟桥事变到抗战结束,中国现代文学英勇地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无论是国x党统治地区(国统区),共产党统治地区(解放区),还是日伪区(沦陷区)、上海的特殊租借区(孤岛),尽管文学上的分歧也存在着,但是,在“救亡”这个最重要的旗帜下人们的文学热情是一致的。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关注的启蒙主题(“个性解放”主题),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暂时退出了中心位置,让“救亡”成为文坛焦点。“救亡”焕发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昔日因各种政治文学观点而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这时均捐弃前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

  随着1949年共和国的诞生,爱国主义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共和国诞生之初,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立状态,因此许多作家将爱国主义和反美反蒋结合起来,特别是中国出兵朝鲜之后,许多作家勇敢地走上前线,进行采访创作,他们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为代表,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鼓舞了一代人斗志的好作品。苏联解体之后,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消除了,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政治局势的主流,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文学的主导面也发生了转化,转化到呼唤祖国统一、歌颂祖国历史、赞美祖国河山、宣扬中华文化方面来。如台湾著名散文家余光中,他就写了大量的散文,抒写祖国分裂给孤悬海外的台湾人民造成的痛苦,表达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贾平凹虽然不是专写散文的,但是,他写的商州、静虚村等陕南风景、风土人情、文化生活情态,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方面张承志也有突出的表现,他的《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无缘的思想》等等就是这样的佳篇巨制,《清洁的精神》中,他浓墨重彩地勾勒了中国文化源头处(先秦时代)典范人格的意义,歌颂一种清洁的“士”的精神,他以深沉的笔调描述了荆轲、许由、高渐离等清洁之士,表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到的理解与缅怀。从这个角度讲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爱国主义“歌手”,他的爱国主义之歌不仅具有传统爱国主义感情的真挚,更有学者式的深刻与独到。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篇目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不再赘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对道德情感具有教化作用

  第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审美对象具有道德内涵。

  首先在自然美方面,我国社会学中自古就有“比德之说”,其实质就是强调自然美的特征能激发人的某种内在的道德情感。这其中最直接、最普遍的就是自然美能激发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有不同特征的自然美,有着不同的道德内涵,如驼之忍辱负重,竹之高风亮节,梅之铮铮傲骨,甚至一滴水也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社会美或者说生活美的本质就是社会伦理道德上的善,其内容是社会伦理的善和社会规律的真的统一。换一句话来说,生活美本质就在于善,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并从中能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活就是美的。《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一代代的读者,从而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有人说作者像陶渊明一样,为国人构筑了那一时代的“乌托邦”。因为多年以来,人们期待着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生活。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国破家亡,内忧外患,在风雨飘摇的特殊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边城》所构建的“乌托邦”最终幻灭了。然而,在这部作品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富含蕴味。纵然是最后爷爷的那份无奈的绝望,以及简朴的葬礼也富含水乡的阴柔之美。在这里我们体味到一种难以割舍的守望情结,无论是在爷爷、翠翠身上还是作者本人身上,都令人隐隐得感到那份情怀自始至终于心头萦绕难以拂去,并且千百年来,这种乡土情怀都归于一种对乡土虔诚的守望精神。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美、生活美抑或是艺术美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这样的教育,使学生都能够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萌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多做贡献,使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