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说”好数学

时间:2022-10-08 08:43:34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说”好数学

  【摘要】数学语言表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让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简洁性、逻辑性、启发性,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从底年级抓起,让低年级学生“说”好数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说”好数学

  【关键字】小学数学 低年级 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表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出:1-3年级学生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在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①为了让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简洁性、逻辑性、启发性,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从底年级抓起,让低年级学生“说”好数学。

  一、营造宽松,包容氛围,鼓励“说”。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更容易因为紧张、激动、不自信等原因导致说得太小声,表达不清,有的甚至忘记要说什么了,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应该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如:“你讲得挺好的,要是能大声一点更棒了!”“不急,你慢慢说,我们都会等你的。”“忘记了,没关系,咱们下次想清楚了,还举手,好吗?”…… 除此,创设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课堂情境,对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和实践欲望,让学生保持“说”的热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快乐家园》(1~10各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认数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各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户、几个房间;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其中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这些题目的设置都是借助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当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存在,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表达的乐趣,表达的成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指导方法,多管齐下,训练“说”。

  “说”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数学语言有三大特点:一是准确;二是简炼;三是严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应该通过训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指导方法,训练“说”,让学生能用准确的简炼的语言来正确表述。

  1. 利用插图,激发“说”。

  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插图: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还给枯燥的数学融入了生活气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如:教学《背土豆》(7的加减法)时。有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三幅图编出三道应用题:(1)有两堆土豆,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多少个土豆?(2)一只老鼠把这7个土豆放袋子里背回家,路上掉了1个土豆,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3)回到家里,袋子里一个都没有了,路上掉了几个土豆?像这样通过根据一幅图,说出这幅图的图意根据这幅图编出应用题,再列式解答,这种形式的说,不仅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 示范模仿,帮助“说”。

  数学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它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这要求我们在“说”数学时,语言要准确、简洁、严谨,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的限制,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阻碍了其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但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教学中,由于初学加法,部分学生对图意的表达不完整,尤其是不会提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做好示范:图中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几只熊猫?学生通过观察的情景图,在教师的示范下,能复述以上内容,并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就要把在吃竹子的3只熊猫和在玩球的2只熊猫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通过这样类似的示范训练,反复几次让各层次的学生来讲,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根据课本或练习上的图,用语言表述图意,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准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合算式,促进“说”。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数学概念、法则的学习相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通过实物展示、教具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含义外,还可以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例如:在9的进位加法中“9+6=”这一题,在学生回答出“9+6=15”,我追问:“你是怎么算的呢?”学生回答“我先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加上5就等于15”。通过这样的数学语言训练,让学生说在的过程中,知道9加几的计算方法,从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和计算能力。

  4. 实践操作,强化“说”。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应以形象思维为主,多使用学具,在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化》(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折、剪、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操作过程,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从而渗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