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感恩教育

时间:2022-10-08 21:49:43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感恩教育

  小学生命教育【1】

小学感恩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对生命教育比较忽视,许多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较差,生命观、价值观扭曲,生命教育形势刻不容缓。

  小学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现在小学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命教育的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少多样性,渗透生命教育的频率不高且带有随意性。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浅谈了进行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命 生命教育 小学

  一、提出本文观点的背景

  23年前,一位叫海子的年轻诗人躺在山海关的铁轨上,用残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全然忽略了给老母亲留下的疼痛,此后一生都用她的灵魂陪伴儿子入眠。

  这是来自《读者》的一个故事。

  我班上有两个女生也上演了荒唐的一幕。

  一女生因偷拿同学手机的事情败露,竟用小刀割手腕儿。

  另一女生由于父母闹矛盾想不通,用烟头在手臂上烫了触目惊心的伤疤。

  这些事情让从事教育多年的教师都震惊并且难过。

  面对海子的自杀,面对两个如花少女的自残,面对各地屡见不鲜的学生自杀等事件,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有思想的人?多年来,我们教育孩子感恩父母珍爱生命,如何感恩父母?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孩子心里,纠结成了空白。

  一个孩子对母亲最深的爱是什么?我想答案是唯一的:生命只有一次,好好活着就是爱!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学会关爱与宽容,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浅探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生命教育成效却不大。

  通过对周边小学师生及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发现影响生命教育实效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不良风气及低俗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不当教育,应试教育的观念也在阻碍生命教育的开展,同时生命教育的形式、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教师的素养还有待提高。

  结合多年来在一线上对生命教育这道课题的尝试,本文对进行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浅显的探讨。

  (一)在丰富的活动中感悟生命诚可贵

  珍爱生命是永恒的话题。

  归根结底,珍爱生命就是要在坦然面对各种挫折的基础上,学会如何生存。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形成关于生命的价值判断,达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可以结合教材和单元训练,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生命不可复制》、《经典伴我行》、《自救知识抢答赛》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学会生存的本领。

  (二)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抗挫折教育

  泰戈尔写过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多么坦然的一种心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竞争和挫折,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

  生命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作为语文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把生命教育自然渗透在教学中,唤醒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接受心灵的洗礼,精神上焕发的光彩才能照亮温暖他人的心。

  如教学《黄山松》时,先引导学生找出黄山松的三个特点:生命力顽强、一心向阳、团结。

  生长环境恶劣却保持乐观心态,一心向着阳光,团结同伴,努力汲取生命的营养,活出了一棵松的人生价值。

  探讨黄山松特点的过程,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

  面对苦难,想想身处劣境的那棵松,它是怎样把艰辛与沧桑写进生命里的。

  再想想像黄山松一样顽强的小草,在巨石脚底下,在黑暗中怎样艰难地跋涉,为生命谱写一首“绿”的赞歌。

  面对原本脆弱却活得如此灿烂的生命,我们难道不该肃然起敬?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即使不能接受生命的苦难,至少也应该学习它们从不放弃为生命而摇动的那份坦然心态。

  (三)爱与责任的初体验

  学生都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但不意味着他会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在人生道路上就懂得珍惜生命,活出价值与精彩。

  只有当他真正领悟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才会产生爱与责任的共鸣。

  我让学生做了护蛋游戏。

  每天带一只鸡蛋到校,并告诉他们,这鸡蛋就是一个脆弱生命,要小心呵护,看谁最有爱心,坚持最久!多数学生带的鸡蛋第一天就破了,有的走路不小心,有的碰到墙壁上,有的从衣兜里掉到了地上……几天后,班上就没有再拿鸡蛋到校的同学了,最多的也只坚持了五天。

  “带在身上不舒服,得随时想着。”“鸡蛋太容易破碎了!”……听着学生的抱怨,我语重心长地说:“这只鸡蛋就好比当初你在母亲肚子里那样脆弱,假若父母在养育你们时,不负责任,那你们今天能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吗?父母养育你们十几年多不容易呀!”好多同学都低下了头。

  这次活动时间不长,但学生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感悟到了父母的艰辛,延伸到体会老师长期培育自己的辛苦,从而引导他们体谅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并从关爱父母、老师以及身边的同学开始逐步学会关爱他人。

  (四)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的素质

  毋庸质疑,现阶段教师生命质量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教师的生命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调准了弦的小提琴才可以演奏。”这根弦就是教师的生命质量,只有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才能更有效进行学生的生命教育。

  作为学校来讲,应重视对优秀教师的表扬与激励,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优化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幸福,从而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和感染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关于生命教育的活动会取得成效,但是如果生命教育只停留在课堂上,不从家庭、社会多方面着手,显然力量是微薄的。

  应该全社会共同行动,让学生在生活的熔炉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心理素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

  让学生懂得要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美好空间,培养对所有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坚信,生命教育走进学生心灵,他们的情感世界会更加细腻和温柔;他们的思想世界会更加深刻和坚固;他们的价值观念会更加有个性化和文化内涵。

  让学生懂得感恩世界、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活着!

  参考文献:

  [1]刘 慧《生命道德教育》[D] 南京师范大学 2002年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3]肖 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 辽宁教育 2006年06期

  [4]陈 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 解放日报 2003年

  小学感恩教育【2】

  【关键词】感恩教育 途径 成效

  当今小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只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普遍存在。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的含义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投我以琼瑶,报之以桃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

  2感恩教育的内容。

  感恩教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旁人的救助之恩,以及感谢祖国、社会的关爱和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等,其中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点。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抓住中队活动课这个德育教育主阵地,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培养。

  然而,不少的德育活动课,让人在感叹课堂的气氛活跃、形式活泼、学生多才多艺之余,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套少先队仪式后,辅导员老师例行表态“活动按原计划进行”,接下来是学生完全按既定的程序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意义、同学们的表现作个简要总结。

  在这样的德育课套路下实施感恩教育,恐怕很难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笔者认为,感恩教育课型应该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

  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即要求设疑多向度;另一方面,要看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多向度。

  多向度越多,说明学生的思维越广。

  如果学生能把眼前的素材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就容易把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

  其中,实施感恩教育应经历这样两个阶段。

  过渡阶段:在筛选问题阶段主要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主要看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和对问题的分辨能力、筛选能力,同时也看教师的课堂调控水平。

  群体探究、主题扩张、立论与思辨阶段:主要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听说能力、交往说服力、敏捷力、顿悟力、批判和被批判的能力、发散细微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领悟知识能力,以及群体讨论技巧、答辩的艺术技巧和批判精神、团队精神、自信心、意志力、世界观、方法论等。

  感恩教育的实施,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

  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小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

  为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勇于实践,真诚地去报答身边的人。

  1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因为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

  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教育小学生报答父母之恩,可从下面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在双休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叠被、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或为父母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2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正是教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因此,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3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

  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这是因为同学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是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的好伙伴。

  朝夕相处,心有感激,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4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祖国、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帮助,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为他人有贡献的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5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

  大自然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富饶的土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保护大自然,节约能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志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家长与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立志回报社会。

  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学生家长及教师们的普遍好评。

  学生回家之后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真正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主动帮助家长做事,改变了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教师们也发现学生比以往更听话、更有礼貌,变得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了。

  (二)感恩教育从文明礼仪做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让小学生知道,从父母、亲人、教师、他人、社会那里得到的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

  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要让学生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有时就是一声简单的道谢也能给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

  所以,“感恩”当从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文明礼仪做起。

  这就要求学校善于创设语言环境,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写上文明礼貌用语,让小学生眼里、心里都时刻装着“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三)结合各种节日,通过班会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感恩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让小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如在教师节,让学生当着老师的面,说上一段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话,送上写有祝福语的自制卡片给老师;“母亲节”,让学生给妈妈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递上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写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使亲情的温暖在学生心中弥漫;“重阳节”,组织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为老人们送去欢乐和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升华小学生的感恩思想,提升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

  总之,感恩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意识。

  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整个班的精神面貌,而且使校园的感恩气氛更浓郁了。

  同时,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互动效应,大大促进了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小学感恩教育】相关文章:

小学感恩教育教案05-31

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教育论文09-30

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11-21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10-08

小学感恩教育活动策划方案11-16

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教学论文09-30

小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15篇03-15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6-16

感恩话题作文:感恩教育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