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时间:2022-10-08 21:09:20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1】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摘 要】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

  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语文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语文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评价 激励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互动性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

  这样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评价氛围民主化,注重和谐性

  重建一种民主的评价文化。

  评价不应是惟考试论的、标准化的、惟一的,而应该是个性思考的、开放的,是一种文化氛围。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去评价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孩子的点点滴滴,一切为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民主式的评价,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有一位教师这样说:“我佩服你!你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老师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3 评价时间灵活化,注重成效性

  评价还是一种潜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的给予评价。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助长其学习上的依赖性。

  而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因此,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

  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价处理赏识化,注重激励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

  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在评价的技巧上,注重人文关怀,减少横向比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新的成功。

  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这样学生会增强学习动机,主动探索而不畏困难。

  5 评价方式科学化,注重形成性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语文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语文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2】

  【摘 要】“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金钥匙。

  如何借用这枚钥匙,练就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这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探究

  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亟待发掘的情感世界,而“情”就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金钥匙。

  可以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要使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让师生情感的满足行走在语文天地间,让语文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一、让点化渲染成为推波助澜的媒介

  语言既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工具和载体,又是文章的血肉。

  语言的“点化”如同中国画之“渲染”技法,能激发情绪,创设情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叶圣陶先生曾言:“……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可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开头就勾勒出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纤夫》的画面。

  在教学时,可这样导入课文,课件展示《纤夫》挂图后,并做深情的渲染: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地方,苏联的伏尔加河畔。

  在很多年以前,船上还没有安上蒸汽机,在没有风或者顶风的时候,因为不能前行,只有靠岸上的人背着纤绳向前拽行。

  这背纤的人就是纤夫。

  船行几十里,几百里,船夫就日夜不停地一步一步地沿着河岸背几十里,几百里,就这样长年累月的背呀,背呀……读这篇课文,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曲,接着哼几句沉重的号子,动情的语言渲染和低沉的曲调,可以使学生一下子浮想联翩,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让合理想象成为渐入情境的捷径

  叶老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其实,他所强调的就是想象,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就能把已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或创造种种新形象。

  运用合理的想象可以激活语言刺激,加深阅读印象。

  教学中,只有善于在有限的课堂内展开无限的想象,那么学生才会因为身临其境最终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首先强调的是“遵路入境”,抓住课文的描写,诱导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情境。

  如上《草原》一文对草原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首先要学生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轻轻流入云际”等短语,想象草原辽阔的特点,对草原获得整体印象;然后,提示学生根据“一碧千里”中的“碧”,“无边的绿毯”中的“绿”“绿色渲染”等词句,想象草原无边的绿色;接下,诱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四面都有小丘”,因而“并不茫茫”“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以突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想象。

  最后让学生把草原的这几个特点联系起来想象,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辽阔与美丽。

  教者趁兴问学生:“如果你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情绪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三、让理解感悟成为启迪心智的钥匙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审美称作“充满敏感的观照”。

  在阅读观照中深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内核,才能获得审美快感,情感愉悦。

  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所以教者要独具慧眼,在关键处,层层启发,披文以入境;在疑难处,启疑导思,化难为易;于无疑难处生疑,化平淡为神奇。

  小语教材《月光曲》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一首曲子,还要再弹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疑点,也是一个难点,人们多采用“激动”说和“知音”说,参考书上就说“他在此遇到了知音,很激动,因而弹了一首又一首。”说贝多芬激动,倒是事实,诚如文中所言,那位盲姑娘不仅酷爱音乐,而且还蛮在行;说他是因为遇到了知音,由此激动而想再弹一首,理解未免肤浅甚至谬误了。

  教师在此激疑设问:“贝多芬再弹一首是由于遇到知音吗?”必会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其实,贝多芬的乐曲、演奏享誉世界,知音可谓多矣,何至于在此遇到知音而激动呢?我们应该抓住“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句话来理解。

  贝多芬从姑娘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到,这位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也看到她“爱听”自己的演奏,为使盲姑娘得到最大的满足,他便想为她再弹一首,以满足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的强烈愿望。

  你看,这样理解,不就使学生感受到同贝多芬的真实情感、美好心灵了吗?

  四、让朗读表演成为激发情感的催化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真谛。

  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

  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含义。

  朗读能整体把握课文,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辞、句子进行品味与琢磨,于不知不觉中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成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如《桂林山水》是一首流动的诗,一幅凝固的画,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所激荡起来的情感。

  一位特级教师就是通过师生精彩的朗读完成的,效果出奇的好。

  教者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初步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体会,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仿佛在跟随作者游览,一起观赏桂林的山水。

  为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教者还展示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渲染情境,学生心中的美感渐渐被激发起来。

  中间,还通过精彩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的美景之中。

  为了使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并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教者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朗读技巧的指点。

  比如讲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几个句子,把“真静、真清、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词加以强调,同时注意读准这些词后缀的语气词的音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语文教学就是用饱含喜怒哀乐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诗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当然,情的运用是否恰当,则要看能否将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论文10-08

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的深思10-05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探讨论文10-11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语言艺术思考论文10-10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10-08

音乐、美术等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03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研究论文10-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初探论文10-11

语文版《科学与艺术》教学教案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