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1-02-03 16:02:30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健康又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比身体健康还可怕,可是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但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觉得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农村 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一、加强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健康又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比身体健康还可怕,可是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少年儿童频频犯罪要么自杀,要么杀他人,孤独症、抑郁症在不断的上升,这些无形的杀手在向少年儿童袭来。

  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少年儿童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家长、和教师的共识。

  但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觉得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二、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

  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多么美好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少年儿童来说这是一种奢望。

  1、因为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联系的时间相对较少,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变得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悲观、孤僻、冷漠。

  没有家长的监督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没有自我约束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内心有矛盾,缺乏安全感,心里话无处倾诉,内心变得脆弱,性格发生偏差。

  2、家长给予丰富物质生活,使少年儿童得到的宠爱和照顾远多于锻炼和体验,以宠爱甚至溺爱代替关爱,孩子娇生惯养,如要什么买什么;家长关注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应试的成绩的程度,传统教育“黄金条子出好人”如打人骂人;还有部分家庭家长自身就有严重的行为或心理问题,双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没有树立良好榜样,甚至还以其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如打牌、喝酒等。

  (二)学校教育问题:

  1.农村的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只对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忽视少年儿童德育、人格、心理等全面发展,从而误导少年儿童心理和智力不平衡发展。

  2.目前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少年儿童解决心理问题,致使许多少年儿童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存在有人格的缺陷也不知道怎样解决。

  (三)社会的责任问题:

  少年儿童面对日趋激烈的学习和就业竞争,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幼小心灵中感受到难以摆脱的压力和困惑,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这种心理负担很难得到有效宣泄,出现自我意识混乱、青春期适应不良、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孤独症、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三、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

  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的特点,父母采取怎样的养育方式都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家长不应当只担负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职责,更要担负起对少年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

  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2.以身作则,为少年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父母应改变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为少年儿童做出正确的表率。

  3.全面了解少年儿童,注重因材施教

  父母应全面了解少年儿童的性格、情绪等特点,发现少年儿童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采取赏识教育。

  (二)教师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员

  教师,教书育人,还要当发现者,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歧视,平等地对待他们。

  首先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三)社会是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大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打工潮流直接影响农村的少年儿童,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对少年儿童心灵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因此,改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积极净化居住环境,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成长空间。

  总之,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有赖于以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让少年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接受一致的教育,才能形成稳定的健康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2】

  摘 要:为了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成立心理咨询室对应辅导和跟踪收集矫正效果,提出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揭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推而广之的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外出务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无法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便成为留守儿童不得不跟随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照管,由于教育管理不当,心理沟通不及时,进而呈现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1.“亲情饥渴”,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亲情呵护严重缺位,临时监护人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他们只是注意儿童的吃和穿,对孩子的学习无法监管,孩子也由于心理畏惧而无法正常交流,于是孩子的喜怒哀惧等情绪长期得不到向信赖的长辈倾诉而变得孤独压抑,甚至造成抑郁自闭。

  2.孤僻内向,长期少与外人交往,既缺乏倾诉也缺乏倾听的正常交流,孩子往往沉默寡言,渴望与人交往又害怕与人交流,于是不愿意敞开心扉,做事也畏手畏脚,造成性格孤僻内向。

  3.冷漠乏信,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和呵护,认为父母重利轻亲,生下孩子却不管而远离他们,为了赚钱而背井离乡抛弃他们,他们由对父母的怨恨导致对社会的愤慨,于是世界观发生偏移而对社会产生冷漠,看不到人间真情和积极的一面,总是感觉社会的消极和世态炎凉,同时孩子没有得到及时鼓励和肯定,心灵缺乏依靠,总是怀疑自己干不好和干不成事情,做事瞻前顾后、畏缩胆怯,学习和做人缺乏自信。

  4.心胸偏隘,由于长期缺乏亲情互动,总是没有人进行合作与配合,长时间得不到爱和关怀,常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宽容和忍让,因缺乏心理依靠而常常想到需要自卫,总怀疑被人欺负而尽量考虑不吃眼前亏,长期便形成心胸狭隘甚至造成偏激。

  5.生活缺乏激情甚至轻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关爱和呵护,孩子常常感觉生活索然无味,周而复始的平淡生活,让孩子感觉不到希望而对生活缺乏激情,经不起挫折磨砺和困难的打击,稍有不顺便自暴自弃,抑郁及不良情绪长期不能及时释放和排解,便出现心理症结甚至产生轻生的可怕念头,学生中孤独的留守儿童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应措施建议

  面对复杂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目前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通过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1.家长高度重视,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子女。

  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

  现在许多外出务工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等挣到了钱以后再说,可惜大多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有的家长错误认为,我在家里又能有多大作用,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又教育不好孩子,只能看管他,供他吃穿,让他爷爷、奶奶看管不一样吗?有的家长说每月我不是都打电话吗?出现违纪违规我不是在严格遥控管教吗?

  千叮咛、万嘱咐,唉!到了这一步是没办法的事啊!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的问题就必须要家长多关注孩子心灵,真心走进孩子心里,和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把外出挣钱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的道理讲清楚,但现在必须要先渡过难关,不能让父母失望,在孩子愉悦接受后才能事半功倍。

  2.多给予亲情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不能是溺爱也不能是一个电话几句话就了事。

  其实书信作为传统通讯方式,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会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亲子间久未见面,笔墨的余香和父母的真情实意的语言流露,真心走进孩子心里,通过文字最能流入孩子的心田,孩子会把父母的书信作为亲情缺失时的甘霖,给孤寂的心灵无比的慰藉。

  家长要多给孩子写信,并且要情真意切走进他的心灵而发自肺腑,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一直没有离开他而心里始终有依靠。

  3.学校应主动站出来,责无旁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围绕关爱工程,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是否出现心理不适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

  其次确定帮扶队伍。

  这里的帮扶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同时学校应多方求助,建立亲情电话和水平聊天室,让孩子与亲人定时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行之有效的是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和配备心理老师对应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笔者在黔江、酉阳的中小学分别开展这方面工作取得过很好的效果。

  4.建立代管家长队伍。

  选择部分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留守孩子的代管家长,既能增加师生情谊,又能让孩子感到亲情般的师爱,时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使他孤独的心灵得到亲情的呵护,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另外可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开展表彰留守孩子评比等行之有效的办法。

  5.建立部分寄宿制学校,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聘请有爱心懂专业的生活老师,从吃穿用住行诸方面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亲情般的关爱和呵护,让孩子心里不感觉孤独而感受到温暖。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关后备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奠基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这项工程能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无限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创造力,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3-28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09-08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07-13

心理健康教育会议记录07-27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篇)05-07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01-2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05-07

农村高中艺术教育研究论文10-29

农村学前的教育论文04-01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