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作文

购书的写作

时间:2022-10-09 06:48:01 写作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购书的写作范文

  我一向很少买书。虽然从认识了汉字开始就离不开书籍,十几年来也一直是像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阅读各种书籍,不过从未想过要将某本书据为己有。

  第一次有了强烈要购书的愿望,是在无意间借阅了海明威著、汤永宽先生译的《不固定的圣节》这本书之后。当时我就想,天底下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书,我怎么才读到?相比起海明威的其他书来,尽管我也附庸风雅读了一本又一本,不过都是匆匆忙忙,读完后就忘记了。《太阳照常升起》倒是耐心地读完了。像《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死在午后》等等,都只读了头几章。还有他的短篇小说,在我看来不是短篇小说,倒是中篇小说,所以也很少看完一篇,更不用说从阅读中获得巨大乐趣了。不知道其他读者是怎么欣赏海明威的小说的,我却是意外地很难得到阅读的乐趣。海明威的小说拍成电影,或许更能打动我。因为他特殊的写作方式,而我又是记忆力差,看他的小说时只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很多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我无法将这些句子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故事。这是我本人智力上的问题,与海明威无关。

  喜欢《不固定的圣节》这本书,一再提到它,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一本尽可能脱离虚构的书。书中写到海明威在巴黎度过的那些艰苦的日子,这才是最能打动我的叙述。

  接下来发生了更有趣的现象,我对小说已经彻底失望,便转向哲学。哲学同样也是考验我的智力和耐心,不过,叔本华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我记得那是一本厚厚的有些发旧的书,是一位老前辈翻译的。当我发现这本书之后,一个人在宿舍废寝忘食,将这本书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后来才知道,这是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叔本华是第一个令我彻底折服的人。不管媒体和过去的评论家如何将伟大的桂冠带在某人头上,我还是不敢苟同。当时我就想,如果新华书店有这本书买,我一定会买一本,随时带在身边读。

  在接下来就发生了一连串戏剧性的转变:我在图书馆文学类一栏,意外地发现了法国作家蒙田的一整套《随笔集》,后来又在哲学那一栏里读到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培根的随笔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我用笔记簿将这些书上的文章整篇整篇地抄下来,随身携带,直到两年前因为搬家才扔掉。

  另外一两本令我折服的书是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这不,我手头就有了这几本书:《不固定的圣节》、《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叔本华悲喜人生》、《十日谈》、《瓦莱里散文选》。我打破了之前不买书的戒条,不惜一切将这些书买回家,藏进抽屉里,作为常读书籍。

  至于小说类书籍,我从来就不感冒。作者们能在小说里保持真诚吗?或许鲁迅是个例外。作家们为了名声,或者是为了金钱,编造一些供读者取乐和幻想的书籍。我从来就不感冒。

  在此,我并不是刻意要拔高自己。因为阅读小说对我来说,不亚于刑罚。曾经一度我读《鲁宾逊漂流记》读得津津有味。而现在,我再也没有勇气将它再读一次了。这本书在我看来,有太多的细节,重复的叙述。我也没有勇气去读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无疑都是超长的,真的,太长了,无法忍受。

  我想,大概是我的生活经历使我偏爱智慧,偏爱沉思,对整篇整篇的废话,即使引人入胜,也不能打起精神去阅读。

  尽管如此,真正能够进入阅读而没有任何排斥心里的,恐怕只有《蒙田随笔集》、《叔本华的悲喜人生》、《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这几本书。近期又对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有了极大的兴趣。

  《帕斯卡尔思想录》、《培根论说文集》、《尼采文集》、《瓦莱里散文》等等,虽然思想隽永,富于魅力,但是太沉重了,必须集中精力,也就太不可爱了,我很难读得进去。

  当我身处新华书店,在一排排书之间走来走去,犹豫着不知道买哪一本书好时,匆匆买下了《瓦莱里散文选》。第二次买了《十日谈》。第三次买了叔本华这本书。本来想买伏尔泰的书,不过在书店里没有找到。在大学时代,我读了一本薄薄的伏尔泰的小说,被他那种文体风格吸引,异常向往。

  走进书店,身处书籍的海洋里,我感到自己没有立足之地。然而走了一圈,觉得没有什么读物可买,难免心生遗憾。感叹在这个商品经济渐渐发达的时代,优秀的和泛滥的文化一齐迸发,使我样的普通人能够享受到自己喜爱的读物,不得不因此赞赏这个时代。但是,要买到一本满意的读物,也实在是难。原因在于,我这个读者太挑剔了。在大学里,我乱读了五百本书,才读到四五本令我满意的书。其中,不乏附庸风雅而去读书,结果读得乱糟糟的,痛苦得要命。

  现在我变得明智了,学会了自己去分辨。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身处北方,那里的人说面食非常好吃,劝我多吃,结果我听从劝导,去吃面食,肯定会大大失望。由于我是南方人,吃惯了大米饭和辛辣的菜肴,到了北方肯定要水土不服了。

  看到这里,也就知道我是属于那种提倡要为了快乐而去读书的人。即使如此,我也很少去读侦探小说,更不用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如果说中国人民灾难深重,忧心忡忡,那么我作为其中一员,从来就没有获得消遣去读书的心境。要让我一个上午去读一本消遣性质的书,我在事后会异常懊恼,深深自责。

  我羡慕那些捧着一本武侠读得兴致盎然的读者,也羡慕那些捧着一本言情小说读得眼泪双流的读者。因此,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落伍之人,从出生到死都要带着深层的悲观主义,不懂得享乐,要悲哀愁苦一辈子。也难怪,我从小就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我的生存一下子陷入重重危机,受尽白眼,人间冷暖,世态人情,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试想,这样的一个我,还有什么闲心情去看那些纯粹消遣的书?正如罗素说的,如果儿童时遭受巨变,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就会过早关注生老病死等等一般人不愿意关注的问题。

  我对谎言和编织梦幻很是反感,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环境将我塑造成这个样子,我也无可奈何。我的同事常常说我不切实际,还生活在远古时代,想法乌托邦,理想主义,等等。我也常常哀叹,如果这个时代不让我这样的人存活下去,那么就让我饿死好了,我才不担心呢。即使我因为做人老实,不肯妥协,受到欺骗,我也不会怀恨在心。

  当我同事知道我在写文章,就问我有没有稿费。我说没有。他说,怎么不写东西赚钱呢?在大部分人眼里,写作就是赚钱。而我说,可惜得很,我写的那些东西赚不了钱。同事说,你可以抄嘛,能赚钱就行。这又回到了为达目的不折手段了。而我呢,我早就为自己立下了遗嘱:绝不为了钱而写作。就算是我无法发表任何作品,我也不会妥协。

  作为一种情绪化的宣泄,一种基本的立场,我认为很有必要提出了。因为我们太缺乏这种立场了。如果不坚持这种立场,我就沦落到了为了钱不顾一切,做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的境地。如果想赚钱,我根本就不会想到搞写作,只需学会建筑行业的潜规则,顺应时势,势必能够发家致富,靠搞房地产成为暴发户。

  我想到历史长河中,不一样的声音,民众的声音从来没有被记录下来。而我想让一个民众的声音凸现出来,这就是我写作的意义所在。

  不知道是谁评论《诗经》了,说诗可以“哀”、可以“怨”。我的写作,正是心中不平,情绪不满,一哀一怨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购书的写作】相关文章:

缤纷购书节的活动方案10-12

采购书面述职报告范文05-16

购书合同7篇11-14

购书合同6篇11-18

购书合同八篇11-13

购书合同9篇11-13

购书合同10篇11-16

购书合同8篇11-16

购书合同五篇11-16

购书合同九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