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信息通讯安全技术

时间:2021-01-29 09:48:08 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通讯安全技术

  信息通讯安全技术

  摘 要: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信息通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另一方面,其自身存在着安全漏洞和隐患,因而有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在文章探讨并研究了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必要性,并阐述了影响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发展的主要诱因,最后进行了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分析,希望对我国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通信;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必要性;影响因素

  1 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必要性

  信息通讯技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它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使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成为可能,然而,信息通讯技术固然具有数不胜数的优点,但是对于任何事物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通讯过程中各方的安全,这个话题也是我国信息通讯行业一直以来都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有必要对信息通讯网络安全技术给予足够高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快捷和便利,同时,人们对信息量的要求也是越发得多,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需要把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成一个方便利用的整体,但是不论是信息的获得,还是信息的传输,都是依赖于各种网络平台进行的,而各种网络平台不具备真实性和稳定性,而且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开放性较强,但正是这些特点暴露了信息通讯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虚拟的网络环境使人们沉溺在不现实的生活之中,常常耽误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有一部分是被人刻意构造的,人们一旦对各种假冒的信息信以为真,很有可能为自己带来财产、人身方面的巨大损失,此外,网络环境极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扰,造成网络系统瘫痪,归根结底就是信息通讯的安全性得不到充足的保证。

  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建立健全信息通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势在必行。

  从宏观上来讲,我国信息通讯安全中存在问题是由于国家信息通讯安全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备,而如果从微观上来讲,就是个人的责任了。

  一般人认为个人不会对我国的信息通讯安全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殊不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信息通讯安全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2 影响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发展的主要诱因

  2.1 计算机硬件设备安全问题

  计算机的信息通讯之所以能够进行,得益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的存在,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也就直接影响着通讯的安全性,计算机的信息通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是否良好、是否安全。

  举例来说,各种微型、小型笔记本电脑的产生就是得益于PC机尺寸的缩小,尺寸的缩小使其具备了携带方便、自重轻的优点,但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其中的信息更容易被窃取和泄露。

  仍然以实例来说,人们把电脑中的某些文件删除之后,本以为这些文件就会彻底的消失了,但是电脑的存储区实际上仍然保留着这些文件,某些擅长使用计算机的人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能把这些已经删除的文件进行还原和整合,那么信息也就因此被窃取。

  2.2 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问题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影响计算机信息通讯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方便对计算机软件的后期管理,在一开始开发这些软件的时候,技术人员就特地设置了安全通道。

  然而,安全通道的.存在虽然有合理之处,但是也成了计算机的弊端所在。

  许多电脑黑客或者病毒都是通过这一通道入侵电脑并窃取信息的,计算机信息通讯的安全性由此受到了极大地威胁。

  某些软件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赋予了软件的修复功能,不论是自动修复,还是手动修复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安全性,但是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是很快地,信息技术一旦更新,就会使得旧的技术遭到淘汰,新旧替换之际就为病毒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的存在的不足影响了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的发展。

  2.3 计算机人为主观操作错误的存在

  在网络信息的传输过程当中,有些人故意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偷听,或者改变原有的信息,这就使得信息在源头处和传输过程当中发生改变,丧失了真实性,不利于建立健全通讯安全体系。

  此外,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足也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使用人员一旦不能加大对自己使用信息的保护力度,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就很有可能使得信息流向一些不法分子,并受到他们的利用,为社会和某些个人造成难以估量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最后,计算机管理人员也对信息通讯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技能不够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够为信息通讯的安全性做充足的保障。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可能引起通讯安全危机的人为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2.4 TCP协议的安全性能较低

  Internet的出现是联系着无数多个小规模局域网,并将各局域网的不同网络结构与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有效的集合。

  基于此,TCP 协议诞生了。

  TCP协议的提出使得不同网络结构与数据之间的传输有了共同的沟通语言,但这种协议的提出面向了所有的用户群体,并未设置一定的使用权限,因此其安全性仍受到质疑。

  3 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分析

  3.1 用户身份验证与识别体系

  为了保证通讯安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和识别,在用户使用相关信息之前,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设置权限,用户只有获取使用信息的权限,才能访问信息数据,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权限进行约束。

  在计算机中设置有问必答的身份识别体系,用户只有正确的回答出计算机的问题,才能证明其身份,进一步获得使用计算机信息的权利。

  这样一来,某些黑客、信息入侵者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容易窃取信息了,降低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所以说,用户身份验证与识别体系的建立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2 恶意入侵及时检测技术分析

  从字面上来理解,恶意入侵及时检测技术指的就是当计算机受到外部入侵遭遇病毒的时候,其能够依靠自身的防范系统予以精确的预测和有效的解决。

  这一技术对计算机的自身性能和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输节点是系统检测装置的常设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的实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3.3 网络内部协议运行模式构建技术

  信息通讯的实现是通过网络内部协议之间的协调控制决定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及链路传输的选择等。

  因而,对其内部协议的破坏就等于对整个网络通讯运行的整体性摧毁,主要表现为将原有协议数据进行修改后再进行传输或者截获正确信息的同时以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数据的再次传输等。

  无论哪一种对网络内部协议的攻击都严重制约了数据信息的科学传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网络内部协议运行模式构建技术是通过对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可靠性识别与验证,从而实现对协议内容的监督与重组,保证用户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优化了信息的运行环境,可以从更大程度上保证信息通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雨生,侯燕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2]王淑琴,海丽军.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0).

  [3]王丽娜.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4).

  [4]尹德成.信息保障体系及技术发展研究[J].现代雷达,2010(8).

【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相关文章: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论文12-25

RSA信息安全技术思考论文04-10

信息安全技术双语教学论文03-11

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论文01-14

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论文01-14

信息安全技术及教育论文12-31

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论文04-09

公司信息化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论文03-21

铁道通讯技术简历模板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