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信息素养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7:14 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素养论文

  在教育领域,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信息素养论文

  中学信息技术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而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培养意识

  目前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信息技术可注重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信息技术过程中,注重信息素养具有总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的信息技能。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信息素养培养,可以加强对计算技术以及网络的基本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意识,进而实现信息技能水平。

  其次,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再碰到难题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能进行解决,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才能够学好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所以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来,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Flash”动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的MTV、校园短剧等等。

  学生通过观看这些有趣的动画,自然就会对其动画制作技术产生好奇,然后主动地去探究动画制作的过程,掌握知识。

  又如,在学习“搜索引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学生喜欢的明星信息,然后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的有关“搜索引擎”的知识。

  学完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搜索有关你最喜欢的两个名人的有关信息”等,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信息获取能力。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了解,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能力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教学模式有许多种,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模式等等,其中任务驱动模式比较适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合理的设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难度不能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同时,教学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交流信息等能力。

  例如,在教学“Flash动画”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一段有关“家乡景色的Flash动画”,在学生制作之前,教师先为学生进行演示,并以“飘落的雪花”为例,

  让学生发挥想像都有哪些情境,有的学生说可以是山中飘落的雪花,有的学生说可以是湖面上飘落的雪花,然后教师选择一种,为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主要学习教师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你认为家乡哪些景色比较吸引你?利用Flash动画制作出来。

  ”通过这一练习,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的素养。

  (三)加强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项重要工具。

  学生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所以教师可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

  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搜索有关鲁迅先生的作品,了解鲁迅先生的更多的信息,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又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但是一些想像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时就非常的困难,此时学生在课下做练习题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解题,以此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对信息技术熟练掌握。

  (四)加强学生良好的信息品德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网络也越来越发达,但是网络既有利也有弊,网络的利处主要在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在网络上有许多的垃圾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极易导致青少年走上歧途。

  所以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还应加强学生信息品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制力,避免学生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错误引导。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网瘾少年”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造成的后果,让学生能够健康上网。

  此外由于网上的信息非常多,有正确的信息,也有错误的信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对信息分析以及评价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一项的重要技术,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手段,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合适的途径,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信息技术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中华.信息技术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5).

  [2]谢秋红.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9):248-249.

  [3]康曦月.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4(5):152.

  [4]黄发进.改进信息技术教育方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21-22.

  财务类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现状

  摘要:21世纪以来,会计核算、列报的工具和载体已向信息化发生根本性转变,信息素养成为财务类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我国的财务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首先论述了财务人才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其次对现有的财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内容分析,总结了信息素养培育的现状。

  最后结合四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创新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四维度财务人才培养方案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甄别、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赖以生存、学习的基本素养而备受关注,这种能力和素质被冠名为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定义源自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其后,学者们和实务界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延伸和拓展。

  xx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把信息素养定义成“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xx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包含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使用信息、探求信息、信息查询等技能和认识信息、履行信息道德规范等信息伦理在内的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对于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由注重信息技能转向更为综合的信息相关基本素养。

  学者们对于信息素养的内涵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主要有三要素论、四元素论、五元素论和系统论。

  三要素认为,信息素养由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方面构成,四元素论认为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五元素论认为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心理五大方面。

  系统论认为,信息素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划分不同领域。

  横向上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而纵向上又可划分为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等三个层次。

  笔者比较支持四元素论,将信息素养概括为四个维度,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其中,信息意识指个人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信息能力主要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信息伦理与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判断和辨别信息,正确传播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对于财务类人才的重要性

  21世纪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核算、列报的工具和载体已向信息化发生根本性转变,会计审计职能作用已向价值管理、资本运营、风险控制、决策支持等进行转型。

  Garg等人(2003)指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环境更为不确定,迫使企业管理者必须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决策”。

  而及时、有效决策的先决条件则是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因而“现在的企业管理者更加关注财务之外的其他信息,如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组织创新等”。

  随着管理者对信息需求的变换,会计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开始要求管理会计师将财务数据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来考虑,与关键的非财务计量手段相结合,并联系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战略规划进行分析”。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更是引发了财务管理环境的极大变化,出现了财务共享等平台的创新。

  数据的收集和加工越来越被计算机所替代,而会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等高端职能则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管理层对职业会计师最为重要的职业期望。

  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真正具备了从“报告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因此财务类人才必须完成从“核算型”向“决策支持型”的转变才能够具备新常态下的胜任能力。

  要适应会计师职业角色的这种转变,会计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能力结构,提升自身的通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一个复合型的能力结构,从而适应社会商业环境变革、组织变革和信息技术变革对组织价值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化的环境正在改造会计行业,信息素养成为财务类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这对我国的财务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财务类人才信息素养四维度分析

  (一)信息意识

  意识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养成。

  信息意识是信息在人脑中的集中反映,具有信息意识的人能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捕捉、判断、整理、利用信息。

  财务类人才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意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

  整个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中财务会计是对外的信息,管理会计是对内的信息。

  信息既是会计的产物,也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工具。

  其次,要有积极的信息需求意识。

  财务工作主要是围绕资金的运动展开的。

  会计核算是反映过去的经济事项带来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及其变化,其产生受一定的规范约束。

  内部管理相关的财务信息更多的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尽管其并没有严格的规范,但是,信息源及其处理以获得有用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

  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的资金的运作及其管理也是建立在前面两种信息的基础之上。

  其三,要对信息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

  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职能与决策职能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

  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得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获取或加工所需的信息。

  因此,会计人员要改变自己原有的只对财务信息负责的做法,扩展会计工作的范围,对于非财务信息具有洞察力,使可利用的信息更为丰富。

  (二)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包括人们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

  就财务人员来说,其需要掌握的信息知识包括:(1)通用信息技术知识。

  如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编程语言、基本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2)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如管理信息系统、财务软件、财务共享系统等。

  (3)财务信息知识。

  如企业经济数据来源、数据架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内在联系等等。

  (三)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主要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信息能力涵盖了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使用、处理、表达、创造新信息等全过程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

  这个完整的价值链上的信息流程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能力至少包括包括了;获取财务信息;分析财务信息;运用财务信息;创造新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相关的知识,还要能够运用各种信息处理工具,如熟练运用检索、统计、分析等软件,共同完成财务信息的价值创造过程。

  (四)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维护信息安全等。

  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信息道德是其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严格遵守财务信息生成及信息披露规范、不提供虚假的信息、保守企业财务信息秘密、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安全等。

  构成信息素养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则保证着信息素养的发展方向。

  四、财务类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现状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为了解我国目前财务类专业(会计学和财务管理)本科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育现状,本文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收集了42所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下文的各项数据来源于各高校的网站,并通过手工整理而得。

  (二)信息素养在人才规格中的体现

  为归纳现有培养规格中对于信息素养的体现,本文通过阅读培养方案的文字说明,主要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各个培养方案的财务类人才规格中对信息素养的定性描述现状。

  具体方法是,对于人才规格中出现的文字,按照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内容,进行分析鉴定,符合其中的维度要求的就归入汇总表格中。

  (三)信息素养在课程设置中的现状

  和前文类似,为归纳现有培养方案中对于信息素养的落实情况,本文也通过阅读课程设置,试图是对其中的具体课程进行分析归类。

  然而,和前文结果类似,直接关于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课程没有。

  而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光从课程设置中无法区分。

  因为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培育能力,两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无法截然分开。

  同时,除了信息技能以外,类似于分析能力等会贯穿在各种类别的课程中,无法单独区分。

  因此,本文后续的统计工作就将相关课程局限在狭义的“信息”类课程,并且不再区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

  (四)现状小结

  综上,我国财务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比较重视信息知识的传授,不仅在培养规格中明确提出要求,而且较好的落实到了课程设置中。

  对于财务人才的信息知识覆盖也比较全面,基本上能够满足本科财务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比较忽视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培养,在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中都是如此。

  第二,尽管从所有样本角度看信息知识类的课程较为全面,但是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信息知识,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不够全面。

  有些重要的信息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例如代表信息获取能力的信息检索类课程,只有1/3样本开设。

  第三,单科知识课程多,综合性的技能培养课程不够。

  例如,除了财务软件以外,没有直接将财务知识和信息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五、财务类专业信息素养培育提升措施

  (一)建立信息素养培育框架

  意识决定行动,导向的提出对于具体课程设置会具有引领作用。

  建议从培养方案中的人才规格开始,明确提出信息素养概念,增加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的素质要求,明晰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四种信息能力:获取财务信息;分析财务信息;运用财务信息;创造新的决策有用的信息。

  这样,即使后续课程不一定完全涵盖,也可以在目标上对老师和学生提纲挈领,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最好能够有一定的体现。

  例如可以设置1个学分的信息素养概论的课程,其中可以涵盖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以强化信息素养的基本框架。

  (二)完善信息技能培育课程体系

  首先,建议按照前文的财务人员信息知识的三个方面,即通用信息技术知识、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财务信息知识,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

  其次,从已有的培养方案看,分析和运用财务信息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涵盖范围较广,如信息技术基础、基本财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软件等,而获取财务信息的课程较少,约有2/3的学校缺乏资料查询与信息检索方面的课程。

  信息化时代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信息意识、发现有用信息并有效处理的能力,因此,各高校应该开设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开采工具或知识发现技术等课程。

  (三)创新融合财务和信息的跨界课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培养方案也要创新。

  现有的课程尽管涵盖各个方面较为全面,但是各自泾渭分明,缺少融合财务知识和信息工具的跨学科课程。

  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的结合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索,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

  结合财务专业和信息技术,建议至少可以创新两门课程。

  第一,开设“财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涵盖获取财务信息、输入财务信息、分析财务信息、应用信息做出财务决策等,将网络资源或者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操作、会计软件、财务分析工具等知识有机结合,最终完成规范的研究报告。

  第二,开设“财务数据与统计应用”,内容涵盖获取财务信息、选择经济指标、建立经济模型、输入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等,将高等数学、统计学、统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资源或者数据库等有机结合,最终完成规范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张亚莉:《信息素养内涵的建构》,《图书馆论坛》2005年第5期。

  [2]郭红霞:《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养成》,《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5期。

  [3]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4]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信息素养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医学生信息素养论文10-08

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分析经典论文10-09

计算机教学中的信息素养教育论文10-09

化学教育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10-09

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论文10-12

素养教育论文10-01

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养的提升分析论文10-10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论文10-08

研究生协同学习信息素养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