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8 17:53:13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下面带来的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1】

  摘要:分析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契机,从知识、能力、德育、创新素质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方法,提出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一、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现状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当前学前教育声乐课,无论在授课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相对落后,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听课兴趣,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声乐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导致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进行系统的基础声乐教学。

  有些人只会唱不会教,有些人只会照本宣科,不知如何与幼儿互动沟通,甚至上课时只能用音响设备播放儿歌敷衍了事,或者干脆取消声乐课。

  因此令许多幼儿错过了基础声乐技能训练的黄金时期,也令许多有歌唱天分的幼儿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培养。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说老师是学生的伯乐,那么师范大学就应该是孕育伯乐的母体,每一个从师范大学走出的学生,都应该具有像莫扎特发现贝多芬或昆西·琼斯发现迈克尔·杰克逊一样敏锐的嗅觉和眼光。

  当前哈师大学前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与国家宏观教育规划及师范大学立校之本所要求的水准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大刀阔斧的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加以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改革传统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

  教学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两个问题,即:教什么?怎么教?所以,首先就要搞清楚学前声乐教学到底应该教些什么知识,传授什么技能。

  应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也不是培养舞台的表演人才。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该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应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改良,略去那些生硬、晦涩、应用范围小,甚至根本不会用到的理论性、技巧性知识点,将教学重点设在与师范相关的范围内,以培养作秀幼儿教师为首要目地来展开教学工作,目地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简单到深刻,从书本到现实。

  适当地留出相关知识的空白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综合能力

  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能够体现“师范性”的综合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让我们的教育付出最终能够满足国家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

  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很容易将“能力”解读为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演唱技巧等等。

  如前所述,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优秀幼儿教师,而不是歌唱家。

  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应该是幼儿声乐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应该把培养优秀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能力培训目标。

  要达到这种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内容就应与音乐专业课内容加以区分,不能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前声乐教学综合能力,学习内容应主次分明,以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主,以声乐表演、演唱技巧等能力为辅。

  由于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管理上都比较严格,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亲身感受幼儿教师的声乐教学工作。

  对于幼儿园缺乏感性认识,接触学前幼儿时感到紧张、陌生、尴尬,不知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知识与之沟通。

  往往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边干边学,无形中拉长了学生进入教学状态的时间,令许多学前儿童在一名“实习教师”的身边渡过了自已的幼儿园生活。

  甚至有些幼儿教师由于长期工作不顺利,找不到职业感觉,最终放弃了幼师工作,这是对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当前幼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践。

  理论知识掌握得再牢,如果不会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便只能是纸上谈兵。

  只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知识,夯实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知识,提高综合知识能力。

  (三)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如果把教师比喻成苍鹰,那么专业知识就是苍鹰的翅膀,而德育则是苍鹰的羽毛,这只苍鹰能飞多高,不光取决与翅膀的形态与力量,更取决于羽毛的健康和丰盈。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再强,综合素质再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再丰富,如果不具备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不能真正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满怀善意和慈悲地去爱孩子,自然也就无法真正贴近儿童的心灵,成为儿童的朋友。

  这样的幼儿教师,又怎么能够在幼儿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国家未来的优秀的人才呢?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要把德育教育与声乐知识课教学结合起来。

  声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地,是要让学生明白师德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言行在未来可能会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让学生懂得当一个人成为一名教师之后,他的德行与个性便不再属于他个人独有。

  幼儿惊人的模仿力要求教师必须慎言慎行;幼儿弱小脆弱的心灵需要教师悉心去呵护,用心去聆听;否则对幼儿教师而言,便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失职。

  (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中,特别应该加强对“创新素质”的培养。

  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是中国学生的通病,但这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凶残地扼杀中国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令中国在世界绝大多数领域都落后与那些发达国家。

  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必须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上多下功夫,改“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提高和展现创新能力的舞台,坚决地摒弃那些严重阻碍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古板教学方法,悉心呵护个学生头脑中一切与创新有关的“星星之火”,并引导学生,让这“星星之火”最终升腾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燎原烈焰”。

  这是当前中国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应背付的重大使命。

  前面已经谈到,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

  仅仅让学生提高声乐知识技能方面的创新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提高幼儿声乐教学方面的创新素质。

  如果一名幼儿教师只会自已写歌、唱歌,却不会教幼儿唱歌,不会因材施教,不能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那么,在创新素质方面,也是不合格的。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应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上课时不能仅仅是复制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启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

  所以,就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而言,注意培养和开拓学生在幼儿声乐教学方面的创新素质,必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去努力实现。

  三、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是一门与艺术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学习氛围相对松散的大学环境里,学习兴趣更显得犹为重要,没有学习兴趣做支撑,仅凭教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觉,很难让学生把一些重要但又深奥晦涩的专业知识掌握在手中。

  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必须发扬教育教学的艺术性,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中国,学前教育会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政府会把针对学前教育的改革方法纳入宏观教育规划的章程里,让学前教育成为社会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

  国家会更加注重从幼儿园里发现人才、发掘人才、发展人才。

  而对于高端人才的定位,也会从先前的单一型人才和领域型人才发展为复合型人才。

  未来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出的幼儿教师,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量在未来中国会不断根据需求而拔高,如果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就无法在未来的世界人才竞争市场上站稳脚跟。

  国家对人才的高质需求,无疑是对师范大学教学水平的严峻考验,但同时也为师范大学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教育改革将进入中期发展阶段,而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教育篇).

  [2\]哈尔滨师范大学.45341高效能大学教学模式.

  [3\]杨宝琳.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质与量\[J\].华章,2011,(17).

  学具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2】

  “学前班”教育介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是幼小衔接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学前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这种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地组织教育教学,教会幼儿求知,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学具的充分、有效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具,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幼儿学习的辅助工具。

  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就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动小手操作,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研究。

  一、更新学具,激发学的欲望,使幼儿想学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合理的运用学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我准备了足够的毛绒玩具和自制各种智能玩具作为学具,让他们用这些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学具从事数学教学中“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操作学习。

  他们对这些学具的兴趣十分浓厚,从满足感性需要入手,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并为他们动口描述学习结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数字4的分解时,先把4只智能小鸭子放到水池边,然后让1只游进池塘里,操作学习之后总结时,孩子们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说:“我有4只可爱的小鸭子,有1只游进了池塘里,有3只在池塘边,说明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再让一只小鸭子游进池塘里,孩子会说4还可以分解成2和2,以此类推”。

  这样孩子们感到有话可说,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具体、形象的学具效果比过去常用的“计算棒、小卡片”好很多。

  二、自控学具,提供学的机会,使幼儿会学

  在幼儿心灵深处有一种探索、发现的需求。

  因此,教师要安排幼儿动手操作的环节,给幼儿提供一个自学的机会,引导幼儿操作直观学具,以手、脑、眼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自学能力。

  例如,在演示讲解“2、3、4 ”的分解与组合后,幼儿基本上“模糊”的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操作学习有了方向性,于是让幼儿自学“5、6、7、8”的分解与组合,幼儿就能够脱离教师的讲解而凭借头脑中潜在的“经验”,按教师引导的思路进行自学,把自己手中的学具按顺序分成两组,并得出学习结果,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三、开放学具,体验学的乐趣,使幼儿爱学

  当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后,便会激起对学习新知的渴望。

  所以,让幼儿自主选择喜爱的学具,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幼儿由“会学”逐步变为“爱学”。

  在幼儿操作自己喜爱的学具边思考、边发言的同时,教师就某一环节逐步提出问题,这样幼儿能够通过直观可操作的学具较容易思考出问题的答案,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方向发展、幼儿边观察。

  边回答问题,这样既动手、动脑,又动口的学习让幼儿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又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和语言。

  实践证明,“学具”在学习的起步阶段,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易于接受的学习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学具进行自学的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了求知的欲望。

  也就是说,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的,而是自己通过观察、触摸、拆装、研究等各种途径获得的;而学具是最具体、最直接、最初步的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的航标灯。

  幼儿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好了准备。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论文10-08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论文10-08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09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10-07

浅谈学前教育与声乐课的衔接改革论文10-08

浅析学前教育与声乐课的衔接改革论文10-08

关于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的论文10-08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10-01

有关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