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1-03-17 19:52:36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分析的论文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本人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一线服务了十几年,清楚地认识到声乐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阻碍声乐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现在各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运用“一刀切”的教学环节是非常普遍的。学校对现在幼儿教育形式发展的不重视,造成了所培养的幼儿教师不能达到教学单位的专业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严重妨碍了整个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另外,教师对声乐教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演唱技巧、发声练习上,对学生将来所而临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缺乏重视,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的目标相背离。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分析的论文

  1采用民美结合的教学内容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机结合直接推动了民族唱法的科学发展。在传统的民族唱法演唱中,气息的使用规范成度较差,歌唱状态的调整和运用也不是非常到位,共鸣腔体的运用不是很全而,整体感不强。在美声唱法介入后,上述一些缺欠得到了很好的填充。在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掌控上有了明显提高。从实际演唱中我们能清晰地分辨出气息的稳定程度明显增强,气息的利用率也有显著提高,气息的支持力也明显增加了许多。一改以前传统民族唱法声音轻飘的歌唱质感,增加了歌唱的稳定胜。歌唱状态方而积极借鉴了美声唱法的通畅状态,这种通畅状态能提升歌唱的开阔度,演唱声音增添了许多金属光泽,也有利于气息的流畅通过,气息的流畅通过就直接减少了歌唱负担,给歌唱的动力(气息)铺平了道路,气息可以直接作用于发声器官,从而较顺利的进入歌唱状态。民族唱法在与美声唱法结合后,民族唱法的歌唱共鸣也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传统的民族唱法所使用的共鸣是局部共鸣,美声唱法使用的是整体共鸣。局部共鸣与整体共鸣的共鸣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使用局部共鸣所产生的歌唱效果较为直白,音量不够宏大,声音的空间感不够开阔。在演唱高音区时,歌唱的声音效果不够柔和,听起来有一定程度上的尖锐感。整体共鸣的演唱效果恰恰可以弥补这些共鸣缺憾,运用整体共鸣来进行歌唱,音色圆润饱满,声音有稳定性和开阔感,音量的可调节程度远大于局部共鸣,在演唱高音时声音依然稳定坚实、饱满雄壮。民族唱法把西洋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术融入其中,用稳定的歌唱气息、开阔的歌唱状态、完整的歌唱共鸣把高、中、低三个音区的声音有效地掌控在高度统一的歌唱状态内,使歌唱声音稳定圆润、合理统一,尤其高音区,以往尖锐、扁白的声音质感被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开阔、明亮。

  2采用民美结合的教学方式

  唱歌即要唱声更要唱情,作为声乐教师,要学会自觉地引导学生从音乐出发,唱出很自然和谐又好听的歌声,重要的一点是正确的训练。我们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耳朵,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听觉艺术,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从事这项专业的人要有一副好的耳朵,耳朵里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美键!如何使学生鉴别正确的声音概念,唯有一个办法就是“多听”。男、女、高、低声部的歌曲都要听,好好找找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中国的,外国的作品唱得好的都要听。如果耳朵里没有丰富的听觉积累,就听不出好坏。听着都差不多,这个也行,那个也好,好在哪却不清楚,听着有毛病也说不清楚,那么如何建立正确和谐的声音概念只有多听。例如,我们学英语,谁的发音标准,谁的发音不标准,听上两年全是英国人说话,这样一来,你的耳朵里就有了听觉的积累,再听就有了标准,有了辨别能力,就知道哪个是对,哪个是不对的。音乐是听觉艺术,用嘴说很难说清楚,耳朵要有辨别能力,包括坏的,听了坏的要知道哪是坏的,别那样唱,只要是唱得好的声音,一定是自然的、和谐的。教师要训练学生多听、多区别、多分析,避免学生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走弯路,树立起自然、和谐的,正确的声音观念。当你唱出来的声音内行外行听了都满意,那就是好的方法,好的声音。沈湘老师曾说过“没有不科学的方法,只有不科学的`人”。好的声音都是科学的。总之,古今中外歌唱艺术的发展演变都是遵循着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的。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目的是要把握住歌唱观念中的共性原则,认识到人体歌唱机能的可塑性,要不断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并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严格训练声乐的基本功。在取长补短,相互吸收的原则下,让我们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勇于突破。进一步推动、提高和完善我国的声乐演唱及教育事业。以我为主,外为中用,艺术要有民族特征,但不应有国界,她是属于全人类的。必须牢牢记住“愈是民族的愈是国际的,

  3完善声乐教学评价

  声乐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价值,依据声乐教学目标的设定,实施的教学过程和所达到的教学成果是否有助于教学,判断声乐教学的开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是否达到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声乐教学评价分为三种。第一,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声乐实践进行反馈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可以表现为学生在教师抽查时,自主进行演唱的能力,教师对其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在学生接受较短课时所采用的教学评价。第二,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或者是整个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对整节课的综合评价。适合于一段时间的学习或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评价。第三,总结性评价是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评价形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接受完全部声乐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对学生声乐学习形成的总结性评价。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正引导着教学改革的步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现在,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稀缺、教学方法单一等都是阻碍声乐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多视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是我们每个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探索,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科学、合理、有序、健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分析论文08-24

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的关联分析论文04-05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08-31

学前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分析论文03-28

新型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3-2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论文10-3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论文08-28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有效性分析论文03-23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使用及意义论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