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如何面对考试

时间:2022-10-05 18:45:13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面对考试

  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我们不仅要当好一个学生,还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高考秘籍分享: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如何面对考试


 

  学习面面观【1】

  学生,应该以学为主。

  但是现实情况以及学业压力迫使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还要做一名会考试的考生!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

  虽然很多同学因为考试,因为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学对高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学习为主,往往“主动出击”的很少。

  高考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得不面对题海战术,因此,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尖子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喜欢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试题),并把钻研上升为一种兴趣,他们这种主动钻研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学生”转变为“考生”的过程。

  多做题≠会考试

  但是,会考试还不等于多做题!真正的考试,即在临场压力状态下,在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

  我来列举一下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方式,你自然就会想到该怎样考试了。

  例如,大家做错题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把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得出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或者有的同学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哪儿犯的错误。

  再举个例子。

  大家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多半会研究答案。

  大多数同学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解题思想”,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懂了。

  但实际上,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做。

  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回头来看试题,怎么想都对,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大体了解情节了。

  大家都知道,高分同学比例非常低,如果都按照以上所说的解题思路答题,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才是,但现实却是,即使在很好的学校,一班50个人,也只有5~10个人是高分生,为什么不能达到30~40人以上呢?显然,决定分数的关键不是同学们的“研究”。

  比如前面的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對的,B、C、D是不對的,至此好像学会了全部知识。

  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

  你掌握某道题對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用是肯定有一点用,因为有的同学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

  但我们并不能确保高考时碰上的都是熟练的题,不能确保都能照猫画虎“画”出来?

  善于关联与思考【2】

  很简单,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

  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关注问题本身。

  作为“考生”的思考步骤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

  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

  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这是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善于关联与思考。

  可是大家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老师讲解,然后强记,没有做总结,没有提炼里面解题共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

  每次拿到新题的时候,依旧在想以前怎么做的?该用什么方法?该从哪里入手?做得多了,简单的题自然可以做出来,但是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

  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把任何题都当做第一次做,去验证你的思维,形成一种解法,解决大多数题,这才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對,并给下面做铺垫。

  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看到考题,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

  道理很简单,当大家每次都能够从题目题干和设问中寻求解题方法时,哪怕临场压力造成不清醒状态,也能做對。

  即使题目不熟悉,平时没练习过,反正做任何题都一样,都是跟着题目走,到最后也能做出来,即使不能全對,也能拿下许多步骤分。

  科学做“考生”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

  尤其是理科、英语和各科的选择题。

  什么是客观性?就是假设别人没说,你就不知道。

  尤其是英语阅读,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反而是正确的。

  比如说我出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

  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选项:一天没吃饭,我饿了:B选项:我正在大吃一顿;C选项:我一天至少吃一顿。

  问这三选项选哪个?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但并不表示我饿了,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對;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因此选C。

  还有语文选择题,只要本着客观审题原则,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这才是符合命题者考查你的意思。

  很多人做选择题时题目完全看得懂,但是一主观联想,就错了。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

  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

  目前同学们的能力水平并不差,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

  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

  那些考高分的同学,之所以会取得高分是他们的思维對路了。

  当然,前面提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想表达一个概念:科学做“考生”。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考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单纯地认为是“检测知识点”。

  作为一个“准考生”,我们怕的是不敢想、不敢写,凡事都“事后分析”“事后明白”“恍然大悟”。

  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凭的自己思考。

  最怕错了一次后听了讲解、看了答案忽然“会了、明白了”。

  作为一个考生,我们要奉行“无知无畏”的精神,要养成给自己找碴的习惯。

  将“我这么去想怎样怎样,我这么去理解如何如何”作为主体思想,其余“标准答案”与老师讲解,一律作为参考或验证自己的思路,这才是一个考生该干的事。

【如何面对考试】相关文章:

如何面对挫折英语作文10-08

如何面对失败-英语作文10-07

面对考官如何回答常规性问题10-26

考试后如何反思?10-26

面试时,如何面对无条件拒绝10-26

女生面试应该如何面对尴尬问题?10-07

如何面对压力的英语作文(通用28篇)11-21

如何面对情绪 How to Face Emotions-英语作文06-20

名企HR教你如何面对挑剔的面试官11-21

考试前如何上好复习课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