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省考中国古代知识点(2)

时间:2022-10-05 22:58:48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省考中国古代知识点

  1.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管仲变法

  管仲变法指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其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3.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一方面是三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三冗”危机严重。三大矛盾分别为: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而“三冗”危机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

  王安石变法从五个方面去着手的:一是机构改革;二是税赋改革;三是兴修水利;四是军队改革;五是科举改革。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改革最终失败,其原因主要有: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具体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然而期后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仅经历103日就告终。

  三

  我国古代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四

  中国古代常考成语及相关人物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一饭千金(韩信) 焚书坑儒(秦始皇)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初出茅庐(诸葛亮)

  刮目相看(吕蒙) 一字千金(吕不韦)

  乐不思蜀(刘禅)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宝刀不老(黄忠) 七擒七纵(诸葛亮)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东山再起(谢安)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