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张姓的来源

时间:2022-10-05 20:14:28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张姓的来源

  张姓是怎么来的?来看看小编给你带来的张姓的来源吧。

  中华姓氏族谱之“张”姓的来源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张挥为该姓始祖。

  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王朝。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

  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

  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

  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

  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得姓始祖 张挥

  郡 望 清河郡、范阳郡等

  堂 号 清河堂

  代表人物 张仪,张衡,张良,张飞

  起 源 解邑张城(今山西临猗县西)

  起源源流

  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

  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

  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

  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

  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

  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

  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得姓始祖

  张姓始祖-张挥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

  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

  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

  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迁徙传播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

  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

  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

  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

  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

  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

  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

  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

  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

  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

  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

  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

  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

  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

  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

  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张姓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

  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郡望堂号

  郡望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堂号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