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02-14 16:36:50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请看下面: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创造性的培养【1】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比如,在学业测试中,可以增列少部分无固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其创造性。

  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时,也应考虑其创造性的高低。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具体做法表现在,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

  比如,尽可能多地说出别针的用途。

  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比如,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

  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比如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完成的事情,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

  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比如,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办什么事。

  

  (2)推测与假设训练

  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

  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想象、比如。

  假设你当校长你如何管理这个学校等。

  (3)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 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如贺卡、图画、各种小模型等。

  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此项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4)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做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创造性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

  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之:先行组织者策略【2】

  (一)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有时认知结构中缺乏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适当观念,或是虽有适当的观念,但是由于它不稳定、不清晰,难以成为新知识的固定点。

  在这种情况下,新旧知识的同化就会受到阻碍,这个时候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为了避免这种机械学习的出现,奥苏伯尔提出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抽象概括水平普遍高于新知识,但又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引导性材料。

  通过这种人为的措施,将最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高度概括的观念“移植”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顺利地利用这些观念来掌握新知识,确保新旧知识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由于这种引导性材料呈现在正式学习之前,并能帮助学生组织和把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所以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具有教学定向的作用,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要领或概括的框架,并把这节课的内容、观点、概念和事实,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放入结构框架之中,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

  先行组织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并提醒学生要注意该课的中心内容。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程序

  在提出和讨论先行组织者后,教师就为本节课做好了准备。

  该策略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曾写道,如果他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地写成一条原理的话,他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在每一节新课前,教师应该具有讲授这节课的宏观把握,知道如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

  那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正确掌握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所具有的背景经验。

  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身一无所知,那么,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目的的'确定也多半取决于学习者的背景,学习者的背景会部分地影响课程的范围,也会较大地影响学习活动的类型。

  如果所分析和叙述的这些抽象文字是学生熟悉的,那么,课程的范围可以比较大,而对于补充学习活动的需要则较少。

  但是,如果所叙述的概念和概括对学生来说不熟悉,就必须多补充有关的课程内容了。

  如,教师在讲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课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反证法的思想方法。

  那么,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知道“平行”的概念、“直线与平面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教师确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诊断测验,在进行下一节课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测验,通过测验的情况来判断学生对有关知识了解的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另外,平时作业批改也是了解学生目前状况的有效方法。

  教师布置的作业除了要能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反映出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准备情况。

  课上、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专项知识检查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关键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广泛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

  另外,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必须了解所教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2.选择与确定先行组织者

  设计的先行组织者是介绍随后要教的材料的,这个陈述应该足够广泛以包含有关的信息。

  先行组织者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概念定义,类推,概括。

  既可以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以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以通过陈述形式介绍,也可以利用问题式、图式、图表等其他形式引进。

  因此,对于适当的先行组织者的选择也是良好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首先,先行组织者的呈现不必详细,但它必须能被学生意识到,因此,先行组织者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观念呈现。

  如在上述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六种线与面的关系,归纳出直线与平面的三种基本位置关系,既激发起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又实现了认知活动的第一次提高。

  其次,根据先行组织者的分类选择恰当的形式。

  按照先行组织者本身与所教内容的关系,可以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当学生对新知识完全陌生时,教师可以采用说明性组织者。

  当学生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但是新旧知识之间差异性可能被相似性所掩盖,为了防止新旧知识的混淆,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性组织者。

  如在化学课上学习CO的性质时,因为它和上节课刚学的CO2性质差异较大,学生们对此比较陌生,可在学习CO前复习一下H2的性质,作为先行组织者,通过已熟悉的H2的性质和CO的性质进行比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同化。

  再如学习电池一节的电解时,学生对在两个电极上哪些离子先放电感到困难,则可采用从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入手,比较单质的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和其离子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强弱,以此作为先行组织者,学生对新知识就很容易接受了。

  (杨文斌:《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载《化学教育》,2003(4)。)

  最后,先行组织者可以分成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和并列组织者三种情况。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时称为上位组织者。

  当教师要教的内容是比较分散的下位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

  比如讲解铁、铝等金属元素的性质,教师就可以先给出学生金属的一般性质。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称为下位组织者。

  同样,如果讲解的是很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熟悉的下位概念开始。

  比如,要说清楚宗教,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他们听说过的佛教、伊斯兰教等。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和当前教学内容是并列关系的时候称为并列组织者。

  实施该策略时应注意的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并不是只呈现在学习材料之前,也可以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性、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性、概括性上低于学习材料的材料。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分析融入茶文化内涵的教育心理学应用体系教育学论文11-25

英语知识点总结11-29

动量知识点总结10-23

非洲知识点总结10-22

儿科知识点总结10-22

积极心理学在大专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探析论文03-20

轴对称知识点总结11-29

大学极限知识点总结12-22

函数的知识点总结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