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3)

时间:2021-02-15 09:07:32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61.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其及教学原则。

  如何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

  (1)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2)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62. 布鲁纳的贡献

  布鲁纳的贡献: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烃,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

  缺陷: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总结到这里,然后明天继续帮大家总结奥苏贝尔与加涅的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回复评论,谢谢,新春快乐

  相关文章: 奥苏贝尔

  63.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奥苏贝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64. 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有意义学习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65. 有意义学习的机制

  有意义学习的机制:同化。

  奥苏贝尔提出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序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66. 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2)整合协调原则;

  (3)先行组织者策略;

  (4)接受学习。

  67.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

  先行组织者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

  (二)程序。

  (1)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边形的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边的时候,则是四边形。

  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2)呈现新知识结论。

  (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

  )(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

  (精确分化,融会贯通。

  )

  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2.教师指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行是四边形的一种。

  * 相关阅读看今天发的推送内容

  相关文章: 加涅

  68. 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重要的结构:上方的执行控制(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和期望(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两个部分。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

  了解阶段;

  获得阶段;

  保持阶段;

  回忆阶段;

  概括阶段;

  操作阶段;

  反馈阶段。

  69. 认知学习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结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70. 什么是建构

  建构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知识

  71. 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

  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72. 知识的种类?

  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根据知识的功能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

  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是可进行操作和实践的知识。

  73. 知识的作用?

  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

  (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由目的决定。

  (2)任何活动者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要求的变化。

  74. 知识的表征存储: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

  (4)认知结构。

  75. 知识的表征存储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

  (4)认知结构。

  76.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学生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77. 知识学习的分类

  (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序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生、命题学习;

  (2)根据相互关系分归属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78. 知识学习的意义

  (1)知识学习是学习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79.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过程分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80. 理解

  理解是个体逐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联系直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教材的概括是主体对具体材料的抽象认知,是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

  分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知识理解的标志: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二,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即能正确地执行动作。

  81. 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

  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82.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包括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

  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3)学习材料的内容。

  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加题目;

  列小标题;

  提问题;

  说明目的;

  总结或摘要;

  画关系图或列表。

  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可采用: 举例;

  类比与比喻;

  证明;

  复述;

  解释;

  推论;

  应用。

  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1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

  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3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83. 概念

  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要素:名称;

  内涵;

  外延。

  概念学习的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84. 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概念分析;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4变式。

  5比较。

  85. 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顺序观察法;

  2素描观察法;

  3连续观察法;

  4实验观察法;

  5操作观察法;

  6比较观察法。

  (2)运用变式与比较;

  (3)知识的系统化;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86. 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概念,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

  知识巩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3)合理地组织复习。

  复习要及时合理;

  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87. 广义的知识

  广义的知识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知识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知识的应用又称为“知识的具体化“。

  88. 知识应用的过程

  (1)审题;

  (2)有关知识的重现;

  (3)课题的变化。

  影响因素:旧知识的干扰;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

  学生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89.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前提条件)

  2智力活动水平;(重要因素);

  3课题性质

  技能

  90. 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91. 技能的种类

  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序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和粗放型;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和断续型;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序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徒手型和器械型;

  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