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幼师如何活跃课堂

时间:2024-03-15 23:25:08 王娟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师如何活跃课堂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说想要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势在必行的。整个活动充满气氛,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也会十分顺畅,幼儿兴趣也会变得浓厚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师如何活跃课堂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幼师如何活跃课堂

  幼儿教师活跃课堂的4个技巧

  一、甜美

  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爱抚”。

  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师的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所以,在教学中都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例如,大班讲《认识萤火虫》一课的开始部分:“小朋友们,教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小白兔去采蘑菇,在回来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来。几只萤火虫飞过来了,对小白兔说:‘别着急,我们来帮助你。’说着,他们把身后的小灯点得更亮了,很快地帮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们想一想,萤火虫身后那个发亮的小东西,真的是灯吗?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好,今天啊,我们一起来认识萤火虫。”我认为,教师这样讲,语言就达到了一种“甜美”的要求。

  使语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

  1、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纯真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

  2、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

  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同时还可采用形容词叠用、摹声等修辞手段,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

  3、为了增加“甜美”的效果,可适当用些“呀、啊、呢、啦”等语气助词。

  二、童趣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容易为兴趣所左右。

  所以,教师要用生动、形象、具有儿童情趣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如在自主性游戏时,给"汽车"涂上颜色。

  可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再造想象力,如"今天,老师给汽车穿了一件漂亮的红衣服(可用其他颜色),可是汽车太多了,老师一人穿不了,请咱们小朋友一起帮忙穿吧!看谁穿的衣服最漂亮!"老师边说边涂色示范。

  这样,把枯燥乏味的涂色概念变成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

  因为小朋友都争着给汽车穿漂亮的衣服,所以涂色时就很认真,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由此得到启示,教学用语童趣性的基本要求如下:

  1、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的“内视觉”,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2、把枯燥乏味的词语概念,通过编拟儿歌,故事,转化为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

  三、短小

  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短、瞬时记忆不发达。

  因此他们对较长或复杂的语句理解较困难。

  如果一句话超过了8个词,那么幼儿就会听了后面而忘了前面。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用短小、富有节奏感、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才会乐于接受。

  下面请看教师对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提示语:

  “这首儿歌,写春天的景物可多啦!像花草、树木、山水、风雨、蜜蜂、蝴蝶啦……小朋友们要一边听一边想:春天到底在哪里?从儿歌中把春天找到。”

  短小,精悍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有:

  1、多用“散句”。

  即将一个长句拆零为几个较短的词语单位来表达。

  但是要注意语法和语言规范。

  2、多用儿童熟悉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与句式,避免过多生疏的附加成分。

  四、灵活

  课堂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增强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譬如:

  1、正在上计算课,突然一架飞机从教室上空飞过,声音震耳欲聋。

  “飞机,飞机!”一个小朋友尖叫起来。

  紧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转头东张西望,边看边嚷。

  有的还想离开座位到室外看看。

  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好呀,飞机,也来听我们大班小朋友数数了。

  我现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来数数,给飞机上的飞行员叔叔听听,好不好?”“好!”按照平时养成的习惯,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2、一名胆小的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轻,小朋友都听不清楚。

  教师笑着说:“说给谁听的?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说给大家听呢?”巧妙地指出了不足,提出要求,委婉而亲切。

  幼师活跃课堂的技巧

  1、提问要围绕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因此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可积极利用。

  2、多设计开放式的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它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像和思维的空间,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进行分析推理,有效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3、提问要考虑幼儿年龄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言语水平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相适应,要小朋友说出跳跳糖在嘴里跳,应该怎么问?错误提问是跳跳糖在你嘴里是怎样的?正确提问是跳跳糖在你嘴里干什么呀?

  4、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所提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

  5、提问要灵活应变

  幼儿由于年龄小,思维的目觉性还较差,还不能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思维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常常会出现跟风现象,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提问策略,例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6、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

  有研究者提议,老师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至少应有5秒钟,有人甚至建议应保持12-15秒,等待时间越短,回答的学生就越少,给出的答案也越短,应给予多数幼儿思考的余地,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不冷场的状态。

  7、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

  8、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

  这是提问的延续,对保证提问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认可和接纳所有幼儿的回答,不一定是赞同,但要让幼儿明白老师知道了他的想法,提问——回答——反馈,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反馈,是促进幼儿自信、健康成长的关键。

  10种幼师常用的经典教学导入法

  一、谈话导入法

  幼儿老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主题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活动。

  如儿歌《下雨了》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当你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这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呢?你们想知道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下雨了》。”

  二、谜语导入法

  通过猜谜语能够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常识课《认识青蛙》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动物?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青蛙!”

  三、情境表演导入法

  通过情境、舞蹈、手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活动,这种情境表演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故事的情境中。

  如礼仪活动《小手真干净》的导入形式:“今天,老师听到毛巾架上有哭泣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宝宝对我说:‘看,我身上好脏啊!谁的小手没洗干净?’小朋友们,你们会洗手吗?”

  四、故事导入法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如音乐活动《粗心的小画家》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欢画画,他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只兔子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你们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呢?对,今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仔细观察,千万不能马马虎虎。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五、悬念导入法

  采用悬念的形式导入活动,可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如故事活动《每一次》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你们的妈妈吗?你们和妈妈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出示熊宝宝头饰)”有一只可爱的熊宝宝,它最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是怎么玩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六、演示导入法

  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活动,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

  如音乐欣赏活动《糖果舞会》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袋,你们猜里面有什么?”(出示糖果袋)“你摸到了什么?这颗糖果宝宝摸上去什么感觉?”老师接着说:“新年快到了,硬糖先生和软糖小姐举办了一个新年舞会……”

  七、实验导入法

  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活动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又对幼儿理解、掌握活动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常识课《认识水》的导入:教师提起水壶,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后提问:“你们看老师把什么倒在杯里?水有颜色吗?(估计有的幼儿会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儿会说没有颜色)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你们看完了就知道了。”

  八、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故事活动《为什么不能》的导入方式:老师将各种动物的头饰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再请幼儿进教室进行寻找,找到后,就模仿这种动物的动作,并说一说它有什么本领。如:幼儿找到小兔的头饰,就戴上并模仿动作,说:“我是小兔,蹦蹦跳跳。”

  九、回忆导入法

  让幼儿回忆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来引入活动。

  如故事表演活动《虎大王照相》教学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虎大王照相’的故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你们愿意吗?”

  十、观察导入法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幼儿会留心注意事物。

  如科学活动《认识小蝌蚪》,导入时可以这样说:“小朋友,老师在桌上准备了许多盆,盆里装了许多小蝌蚪,他们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要请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还要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通过观察的形式导入活动,能使幼儿对所学知识理解快,掌握牢。

  导入环节虽然不是活动的主体,它所占据的时间也较短,但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决定了导入方式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只要老师站在幼儿的角度,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就一定能设计出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方法。

【幼师如何活跃课堂】相关文章:

让游戏活跃在课堂中10-05

关于高效思维活跃的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10-07

小班幼师课堂随笔02-25

幼师课堂反思随笔12-04

如何记课堂笔记10-26

浅谈活跃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之我见的优秀论文10-08

关于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06-06

课堂教学如何导入07-22

如何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