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时间:2022-08-21 18:35:29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本质性障碍,那么我们怎么样引导孩子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篇1

  (一)言语前的训练

  1.配合能力的提高

  ⑴ 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儿童,在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上往往会较差,例如: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上课;坐在椅子上后,脚乱踢、手乱抓等。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呢?如果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上课,我们应先告诉儿童要“坐好”,并根据儿童的配合能力设置目标——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多长时间(例如:5秒),当儿童完成我们的要求后,及时给予强化,然后逐渐提高目标——延长配合的时间。

  如果儿童经常会出现脚乱踢、手乱抓的行为,我们应该先要求儿童“手/脚放好”。当儿童不能完成我们的要求时,可以通过辅助让儿童完成指令,完成指令后及时给予强化,然后逐渐做到辅助的消失。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可以逐渐提高儿童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

  ⑵ 目光注视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面对孤独症儿童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让他/她看什么,他/她就不看什么!那么,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儿童不能按要求看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的方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①用手挡住儿童眼睛的余光(但不要和儿童发生身体接触),让儿童朝前看,确定儿童看了以后,及时给予强化。

  ②对于那些对周围的声音很感兴趣的儿童,我们可以尝试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确定儿童看了以后,及时给予强化。

  ③对于那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能听懂“拿、放”或“指”的指令,并能跟 随指令做出正确反应的儿童。我们可以尝试给儿童发一个“拿、放”或“指”的操作性指令,在儿童完成指令的过程中,家长要确定儿童看了以后,才让儿童成功。儿童完成要求后及时给予强化。

  ④如果前面三种方法都不能成功,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要求儿童看的东西出示在儿童的面前,确定儿童看了以后,及时给予强化。

  注意力的习得是通过强化所习得的。因为任何能力的习得都是通过强化所习得的,所以当儿童完成了我们的要求后应该及时给予强化。

  ⑶ 情绪的改善

  当我们要求儿童学习时,有一部分儿童会出现比较激烈的情绪问题,例如:哭、闹等。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儿童的情绪,使得儿童不再拒绝学习呢?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在孩子配合不好的时候就会怨气冲天,自哀自怨或者是抱怨孩子,更有甚者在孩子配合不好的时候责骂孩子、殴打孩子,往往这样下来的结果是家长和孩子都不开心,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使孩子惧怕类似的情景——任何的学习情景,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糟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进行教学呢?我们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忽略孩子在教学中出现的我们所不期望的行为,其次还要做到用心发掘孩子的长处,最后发自内心地赞美孩子好的方面。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先了解儿童的能力的基准线,再根据儿童的能力设置目标,当儿童完成了我们的要求后,及时给予强化。我们还要学会在儿童比较愉快的时候结束课程,让儿童知道与老师/家长在一起学习并不困难,并通过不断的强化让儿童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感,逐渐改善儿童的情绪问题。

  2.倾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听”是“说”的基础,不会“听”的儿童必然不会“说”。“倾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包含着听的兴趣、听的态度、“听”与“看”的结合(即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和“听音辨音”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倾听能力。

  ⑴ 语音刺激

  因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是功能性障碍,而不是生理性障碍——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生理机能正常,所以他们都具有正常的发音能力及听力。但是,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儿童存在障碍,经常对别人所说的话听而不闻,或者听了别人所说的话后也不按要求做。所以,家长就认为跟他说了他也不听,或者是他听了也不懂,慢慢地就什么都不跟孩子说了,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多跟孩子说话,平常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做语音刺激训练。

  我们在给儿童做语音刺激时要面对儿童,把物品/卡片放在嘴巴下面,要求儿童看着物品/卡片,当儿童按要求看了后,我们应该及时说出其名称。一般每个物品/每张卡片说三次,每次之间间隔5秒钟,当确定儿童认真地听我们说话后应该及时给予强化,若儿童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发出声音应该给予更高强度的强化(区别强化)。在给儿童做语音刺激的过程中,如果儿童对某个物品/某张卡片特别感兴趣,那么可以用这个物品/卡片多做两遍语音刺激,但是要注意——同一个物品/同一张卡片最多说5次,避免因为太单调而导致儿童对语音刺激活动失去兴趣。在给儿童做语音刺激时,语言要亲切,口型可以夸张一些,语调要柔和一些,但声音不要太大。

  给儿童做语音刺激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儿童“听”(听声音)与“看”(看物品/卡片与口型)的能力的结合、听音辩音的能力及对词义的理解,并通过有效的强化引发儿童对“听”的活动产生兴趣,通过正确的训练使得儿童用积极的态度去“倾听”。当我们明确了语音刺激的训练目的后,我们就不会把语音刺激训练与仿说训练混淆。

  ⑵ 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儿童听他人说话时要眼睛看着对方,不要随便乱动,要安静地听对方把话说完。

  当然,以上的要求对于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不应要求儿童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就能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而是把它作为长期的目标去逐步塑造儿童的行为,通过训练帮助儿童逐渐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

  3.模仿意识的建立及模仿能力的提高

  因为言语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要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必须先建立儿童的模仿学习意识。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使用物品、模仿粗大动作来建立儿童的模仿学习意识。

  通过训练帮助儿童建立起模仿学习的意识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儿童的模仿能力。逐步对儿童进行精细动作模仿训练,按节奏模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训练,嘴部动作的模仿训练,为儿童有意识地模仿说话打好基础。

  在以上模仿能力的训练项目中,对于非专业的辅导者而言,辅导儿童模仿嘴部动作是最难的一个项目。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4.把说话和情景(实物和动作)紧密结合起来——理解语言

  把说话和情景(实物、动作、活动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是使儿童理解语音的主要方法。儿童理解词义是和语言情境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儿童要喝水时每次都代替儿童说“我要喝水”,让儿童明白要喝水时应该说“我要喝水”;儿童要吃东西时每次都代替儿童说“我要吃…”,让儿童明白要吃东西时应该说“我要吃…”;儿童需要帮助时每次都代替儿童说“请帮帮我”,让儿童明白需要帮助时应该说“请帮帮我”等。

  我们除了在儿童有需求时把说话和情景结合起来外,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进行训练,例如:当儿童看见汽车时,我们可以及时地对儿童说“汽车”;当儿童看见有人在踢足球时,我们可以及时地对儿童说:“他们在踢足球”等。

  通过以上的训练帮助儿童理解词义,让儿童明白不同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当儿童习得语言表达能力后,他就能在不同的情境使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了。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阶梯

  虽然语言有其复杂的大脑生理基础,但是任何能力的发展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出来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阶梯式发展,语言发展也要遵循一般规律。在此我将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以供大家对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时参考。

  1.模仿(仿说)阶段

  ⑴ 模仿发单音,如:啊、屋、一、哎、到、要、不、我等。

  ⑵ 仿说叠音,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谢谢等。

  ⑶ 仿说词语,如:苹果、草莓、斑马、天安门等。

  ⑷ 仿说短句子,如:我要喝水;我要吃等。

  ⑸ 仿说长句子,如:我要出去玩一会儿等。

  ⑹ 仿说复合句子,如:因为我累了,所以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可以吗?

  我们在对儿童进行仿说训练时应该把握以下原则:1.从你所教个案最容易发出的音节开始进行训练。2.教导儿童仿说功能性的语言(如:是、不是、要、不要、帮帮我、……),以便儿童能稳定、准确地仿说之后,他能够使用口语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2.应答阶段

  本阶段是指儿童对他人的问话能做出回应/回答。

  ⑴ 听到他人叫名字时,能主动答应“诶”或“到”。

  ⑵ 回答四类问句

  ①特指问句:“这是什么?”

  ②一般疑问句:“这是xx吗?”

  ③是非问句:“这是不是xx?”

  ④选择问句:“这是xx?还是---?”

  ⑶ 抽象性语言

  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a、一因一果;

  b、多因一果。

  ②回答“如果”的问题。

  a、一因一果;

  b、一因多果。

  3.主动表达阶段

  ⑴ 情境性的表达

  ①表达生理性的需求。

  ②表达社会性的需求。

  ⑵ 情感的表达

  ①表达自身的情感感受。

  ②感受他人的情感并表达。

  ⑶ 使用问句

  学会使用“这是什么?”“xx在哪里?”“什么时候…?”“谁…?”等问句,向他人寻求帮助/答案。

  ⑷ 描述性语言

  ①用一句话描述图片/物品。

  ②用几个形容词描述物品。

  ③不用形容词描述事物。

  ④描述怎样做一件事情。

  ⑤描述一个话题。

  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交流阶段

  ⑴ 交换信息:“我有……”“我看见……”“我叫……”等。

  ⑵ 按要求转述信息。

  ⑶ 情感交流。

  以上的言语能力发展阶梯是按顺序性排列的,那么我们对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问我:“吴老师,我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是不会主动表达,你说我应该怎样教会他主动表达?”我问:“你的孩子会仿说吗?他会不会回答问题?

  他有需求时会不会使用身体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出来?”家长答:“不会。”那么我一般会这样解答家长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不能有意识地仿说,那么我们就应该先建立他的模仿意识,然后训练他的言语模仿能力。你的孩子学会仿说以后,我们再循序渐进地训练他的言语能力,逐渐教会他主动表达。”

  我们在对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时,首先要了解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阶梯,然后根据儿童的能力设置合适的目标进行训练。我们不要盲目地要求孩子,而要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训练,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我们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请大家谨记:任何能力的发展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发展出来的(阶梯式发展)。

  (三)引发儿童沟通的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任何行为的出现都是由相关的动机引发的。如果我们想通过训练让儿童学会使用语言与人进行交流,那么我们在对儿童进行训练或交往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发儿童的沟通动机。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发儿童的沟通动机:

  1.辅导者与儿童共享食物/饮品,或与儿童一起进行他所喜欢的活动时,引发他主动与别人沟通。例如:在做“蚂蚁上树”的游戏时,当辅导者的手指爬到儿童手臂的一半时突然停止,待儿童提出要求(说:“往上爬”)后才继续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