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时间:2021-07-30 11:25:04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入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篇1

  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基础心理学广义上是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狭义的是指普通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

  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人格(个性):需求和动机(倾向性动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静态的)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

  有了动机才可能去行动。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

  气质: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三、心理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监床事实,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心理是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是有能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心理支配行为,行为表现心理,按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思维和意识(人类特有)四人阶段。

  四、心理学流派及当代研究取向

  1、构造心理学

  冯特和铁钦纳采用实验内省法(被试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自我观察),分析意识的内容和组成,以及意识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例如哭、笑、思考背后的心理元素。

  后来看来内容太狭窄,太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将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

  华生研究人的行为,查明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规律性,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组合。

  3、格式塔心理学

  是德语的音译,又称完形心理学。

  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等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4、机能主义

  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连续的整体,不应分解成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应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潜意识(人的本能冲动,出生以来被压抑的人的欲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中间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结构分三层: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健全的人。

  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心理和人格的影响,这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仍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人本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7、认知心理学

  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反人看作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8、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解剖,大脑的物质变化与机能定位等。

  五、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下,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个案法,实验法(其中有自变量,因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篇2

  1,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敏感化和习惯化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但这些变换是暂时的。

  敏感化是指有机体对环境中的某一特定的刺激更容易作出反应。

  习惯化是与敏感化相反的过程,它指当一个特定的刺激单纯地反复出现时,有机体对这个刺激的反应将逐渐减少。

  但当敏感化和习惯化是由复杂刺激引起的,而行为改变成为持久的改变时,也可以称为学习。

  2,学习的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从简单到负责分为八类。

  包括:

  信号学习,即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信号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的反应。

  刺激-反应学习。

  系列学习。

  又称连锁学习,将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按一定系列联合起来。

  言语联想学习。

  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学习理论

  一般学习理论分为两个主要的流派:联结主义学派与认知学派。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中的刺激和行为反应,因此叫做“刺激-反应”理论;而认知学习理论注重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

  联结学习理论的两个主要理论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巴莆洛夫和桑代克,斯金纳;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苛勒和托尔曼。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

  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行为的结果-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的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停止。

  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通过对强化进程的不同安排,可以精确地控制学习行为。

  除了强化以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做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在两种条件作用中,都存在消退,分化,泛化,二级条件作用等现象。

  认知的心理学家指出,联结学习确实可以解释一些简单的学习行为,但是在解释学习者,尤其是人类的复杂学习行为时并不令人满意。

  认知心理学家们更关注刺激-反应的中间过程,即学习的内在机制。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苛勒用“顿悟”学说解释学习行为。

  “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通过迷津学习的实验,提出认知地图的概用以解释个体在空间内的为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根据不同的纬度,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动作技能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动作技能在形成的各个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已经形成的技能具有几个特点:意识控制弱;整个动作趋于自动化;反馈方式主要是内反馈;动作稳定灵活;建立起了协调的运动模式。

  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

  练习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技能学习进程中,学习初期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有时会出现成绩提高停顿的“高原现象”;练习进程不均匀,练习效果呈波浪式;练习存在个人差异。

  确定练习的目标、灵活运用整体和分解练习、恰好安排练习时间,注重获得练习的反馈。

  在这样的条件下,练习的效果才可以达到最好。

  先学习的技能对后学习的技能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叫做迁移。

  积极的影响是正迁移,消极的影响是负迁移。

  当不同的技能之间有着共同的成分或由相同的原理支配时,容易发生正迁移现象;当两种技能在结构上很相似,但其中某种成分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容易发生负迁移现象。

  心理学入门知识点 篇3

  1.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其含义是: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

  他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

  加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五种结果是: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3.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

  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