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文学鉴赏方法

时间:2021-05-30 09:00:14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文学鉴赏方法

  文学鉴赏方法有那些?文学鉴赏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着适合于自身特点的鉴赏方法。

  要想真正读懂文学作品,领略其中的妙处,获得美的享受,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

  由于后面各章在讲述不同体裁和类型的文学作品鉴赏时,会分别涉及具体的鉴赏方法,这里仅从作品、作家、读者等角度就各类文学作品的欣赏具有共性的一些基本方法加以说明和介绍。

  1. 直接阅读作品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

  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

  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

  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

  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著《文心雕龙·知音》)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征、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

  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

  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

  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后两意显然相去甚远。

  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

  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

  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于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

  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他认为,“本着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

  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后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

  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征的感受和把握。

  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

  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着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

  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象、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征意蕴。

  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征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林兴宅著《艺术魅力的探寻》)。

  象征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

  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于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于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2. 熟悉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于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

  因此,对于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

  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

  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

  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径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

  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

  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

  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后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

  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

  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后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后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征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

  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征,据说出现于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

  诗人为什么那么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征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于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征引,越来越不直接。

  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于以此象征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

  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征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

  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别强调时代精神对于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后记”的阅读。

  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

  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于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除了“前言”与“后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

  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于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鉴赏。

  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