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评论小说

时间:2021-11-19 08:33:27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评论小说怎么写

  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小说文学评论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评论小说怎么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评论小说怎么写

  评论小说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谈《潘虎》的结构艺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这句诗,指的是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把人们带进一个美丽无比的自然天地。

  如果这句诗可以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结构的话,那么《潘虎》的结构正好可以与这种自然美景相媲美。

  在这个作品中,作者以其高超的技艺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个极为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产生在我们头脑里的是一个个令人费解的疑团,作用在我们心理上的是一串串扣人心弦的悬念。

  它把我们带进一个神奇的境地,置身于此而流连忘返。

  其中虽然没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美景,却有着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意味。

  其对读者的吸引力绝不亚于陆游诗中所描写的大自然的美景。

  作品一开头,在简单交代了“我”的身份及经历后,便出现了一系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明身份的农民跟踪“我们”;他们的队长叫“我们”去谈谈;去了后是对“我们”进行不明不白的一顿吊打;当“我”亮出共产党员的牌子时,得到的是更严厉的斥责,他们的队长还威胁说要请“我们”“直架”;直到“我”说出自己是有组织的,并说出保人潘绍桃时,他们对“我们”的态度才稍微好了一点,给“我们”松绑,请“我们”吃饭;但吃过饭后又将“我们”绑了起来,拉着“我们”往深山老林里钻;住宿时还派人监视“我们”,还问“我”“还有什么话要说”……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个接着一个。

  伴随着这惊心动魄的场面的一个个出现,读者心中的疑团也一个个产生:不明身份的农民为什么要跟踪“我们”?他们的队长请“我们”去干什么?他们是怎样的一帮子人?他们要把“我们”怎么样?……旧的疑问消除了,新的疑问又产生了。

  一个个疑团接踵而至。

  同时,由于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决心搞清这些疑问的心理作用,伴随着这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一个个急待解决的疑问的出现,读者的心里必然会一阵阵紧张,由此产生一连串的悬念:担心着“我们”会不会碰上土匪,担心着“我们”会不会被杀害……正是由于这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个个令人费解的疑团以及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悬念,紧紧地抓住了读者,所以它即使没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景色,却能牢牢地吸引住读者,从而下定了不搞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的决心,在作者人为的神奇世界里尽情遨游,觅奇探胜。

  使这作品具有了艺术的魅力。

  当然,作品的成功是与作者在结构这个作品时所下的功夫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个作品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而且要了解作者在结构这个作品时采用了哪些艺术的手法。

  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首先,在结构这个作品时,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层层剖析的手法。

  作品在所述事件的开端部分,写了一个不明身份的农民在跟踪“我们”,他们的队长还请“我们”去谈谈。

  我们素不相识,他们邀“我们”上山是什么意图呢?这是第一层设疑;他们的队长自称他们是红军游击队,为什么不懂红军游击队的联络暗号呢?为什么对被迫为土豪推车的贫苦农民不寄予同情,反而加以刁难和责打呢?这是第二层设疑;潘虎身为游击队的队长,为什么态度那么粗暴,蛮不讲理?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是第三层设疑;他们既然知道了“我们”的身份,为什么还要绑着牵着“我们”往深山里钻呢?他们到底安的什么心?这是第四层设疑……

  如果作者只是罗列这么一个个疑点,而不对此进行剖析的话,那么读者就会如坠烟雾,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样,即使把疑点设得再多也是徒然。

  作者贵在不仅是层层设疑,而且是层层剖析。

  即使读者感到不可思议,又使读者感到原来如此。

  如作品写到“我们”被“请”上山,见到他们的队长时,队长便朝“我们”吼道:“你们是探子!……我们昨天卜了卦,说今天有两个探子来!”这两句话便剖析了第一层疑问:原来他们卜过卦。

  而碰巧“我们”是在这天来,又刚好是两个人(“我”和李春生),因此他们派人跟踪“我们”,把“我们”当作探子也就理所当然了。

  当“我”质问队长他们是什么游击队,归哪里领导的时,队长潘虎说:“我们是红军游击队,我自己领导的。

  ”显然,这是一支农民自发成立的武装力量,和党的组织还没有建立必要的联系。

  这就剖析了第二层疑问: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和党的组织建立联系,因此也就不懂红军游击队的联络暗号。

  由于他们大多出身农民,有缺乏党的政策的影响,因此犯了一些政策性的错误(如刁难责打为土豪推车的农民)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下面有潘绍桃向“我”介绍的潘虎的有关情况:“大家都叫他潘蛮子”“他在国民党军队中呆过”“他是个文盲”“人可是个好人,又公道,又爽直,胆量又大,说干就干”“看到国民党部队尽做些摧残老百姓的事,他气愤不过,开了小差”,这就剖析了第三层疑问:因为潘虎是个粗汉,加之缺乏文化修养,又多少沾染旧军队的一些恶习,所以他的态度粗暴、蛮不讲理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潘虎毕竟与旧军队的军官有所不同,与迫害、摧残老百姓的旧军队势不两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正义感。

  而后来他们绑着牵着“我们”去深山老林并宿营一节则回答了第四层疑问:原来他们是拉着我们去宿营,以防敌人偷袭,并不是想加害于“我们”;至于将“我们”绑着牵着,乃是对“我们”未敢轻信,生怕“我们”逃走泄露军情。

  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警惕,别无他意。

  ……通过这一层层的设疑,一层层的剖析,便把读者的思路和注意力吸引到一个比一个更美好的境地。

  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突然间“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而感到前境幽暗曲折,突然间又感到前途豁然开朗。

  这样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描写,难免会激起读者无限的阅读兴趣的。

  其次,在结构这个作品时,作者采用了推波助澜、自然衔接的手法。

  在作品中,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者是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方才是风平浪静,突然间波涛陡起,由此产生了一种波澜起伏、高低错落的气势。

  在作品中,“我们”被他们抓住绑吊一阵后,“我”说出了自己是共产党员,是有组织的,他们才把“我们”放了下来,请“我们”吃饭,但并没有消除对“我们”的戒心,吃了饭之后又将“我们”绑上了。

  这里一波尚未平息,又冒出他们责打刁难被迫为土豪推车的农民一节,引起“我”对他们将怎样处置“我们”的担心,一波又起了。

  当“我”拉出潘绍桃做保人,并且从潘绍桃的谈话中了解到潘虎的为人时,“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至此,一坡稍有平息。

  但紧接着而来的是他们又绑着牵着“我们”往深山里钻,还问“我”“有什么话要说吗”,使“我”疑心他们终于要对“我们”下毒手了。

  一波陡起了。

  ……

  当然,在作品中,前一波与后一波,此一波与彼一波之间并不是互相脱节,而是紧密关联、自然衔接的。

  前一波是后一波的基础,彼一波是此一波的发展。

  正是由于“我”被他们绑吊的余惊未息,所以有看到他们责打农民时内心引起的恐惧;潘绍桃的介绍是对造成“我”惊恐的原因的解释,而他们的反常举动则是对潘绍桃介绍的内容的证实。

  这样一波接一波,一环扣一环,波澜起伏,环环相扣,方见“山重”,又见“水复”;才过“柳暗”,又见“花明”,奇卉异景,琳琅满目。

  使读者得以在作者人为的艺术境界里尽情浏览、目不暇接。

  最后,在结构这个作品时,作者还采用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手法。

  在作品中,作者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紧张的场面。

  如果读者是对事态的发展和作品中人物命运关注的话,那么伴随着作品中险情的一个个出现,读者的心里必然会会发生一次次紧张的跳动,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悬念。

  当读者看到潘虎沉着脸喝叫将“我们”绑起来时,他的心必然为之一震,担心着“我们”是否碰上了歹人;当读者看到潘虎吼着“叫你直架”的场面时,他必然为“我们”的命运而担心:哎呀,这可不好了!特别是看到他们不走大道,偏往小路,把“我们”绑着牵着往深山老林里拉,并问“我”还有什么话要说时,读者的心必然会提到嗓子眼上:哎呀,这下他们可没命了!正是由于读者对事态发展和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的心理作用,正是由于这一连串的悬念,迫使读者把目光和思路深入到作品中去,不管它是“柳暗花明”,还是“山重水复”,总之,不到山穷水尽,不弄个水落石出,读者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然,《潘虎》的结构在其他方面也有特色,比如脉络清晰,条理清楚、疏密有致、详略得体等等。

  由于它们都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也就没有阐述之必要。

  评论小说 2

  怎样写文学评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自己意见的文章称为评论。

  就内容来说,评论可分成多种。

  适合中学生撰写的评论有两类: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影视艺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的评论属于文学评论。

  写文学评论要注意以下几点:⑴,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

  要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⑵,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⑶,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

  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

  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开头: 1.梗概复述。

  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 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

  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

  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 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

  *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

  *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

  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

  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发出感慨。

  评论小说 3

  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

  写作者通过写作评论,表达自己对该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对作品的作者提出正确而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

  (《论批评》)这种评论,“是一种洞察过去,启发未来的礼物”。

  “只有当评论是苛刻的、有破坏性的、不辨是非的或使人误解的时候,它才是有害的。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欢迎评论,并且接受有益的(富于建设性的)评论”。

  (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

  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等。

  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所谓美学标准,指的是艺术规律和美的原则。

  别林斯基指出:“确定作品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应该是批评家的第一步工作。

  当一部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也就不值得对它作历史的批评了。

  (《关于批评的话》)美学标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分析作品要从分析艺术形象体系入手,才能完整地把握住作品,考察它是否真实、生动。

  这里讲的真实性,不仅包括“客观真实”,也应包括“主观真实”。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把人写成一条虫,仍是来自对现实的人的思考。

  它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变形反映”,渗入了作者“主观真实”的成份,仍然是真实地揭示了现实关系中人的本质的某一方面。

  二、典型化的程度。

  典型性是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标记,要考察作品在典型化上所达到的高度,看是否达到“以一当十”的境界。

  典型化不仅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包括典型情绪、典型心理等。

  三、形式的完美性。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的优劣好坏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高低强弱。

  要考察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探求,看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达到完美的程度。

  忽视形式美的观点是版面的,因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互为表里、相依相存的。

  四、作品的美感效果。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发挥不了文学的特殊功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创作,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

  创作需要激情批评也需要激情。

  没有激情,没有审美感觉,就无法进入美学的批评。

  所谓历史标准,指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把作品放到它所产生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历史实际中去考察。

  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就无法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说明。

  这就要求我们把作家、作品放在历史的发展中,放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

  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知人论世”。

  用历史标准去衡量作品,要考察作品产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方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程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新鲜的现实感。

  此外,还要考察作家主观方面的情况,研究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创作个性,弄清作家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这部作品的,他的思想、性格、气质如何等等。

  总之,要把这一切作综合分析,而不能抓住一点,以偏概全,任意褒贬。

  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两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分离开来。

  前面分开来说,是为了表述的方便。

  如果把批评标准表述为“美学——历史”标准,就更贴切。

  总之,文学评论作者应该把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评论和写作。

  文学评论的写作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

  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

  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

  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

  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

  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

  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

  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

  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

  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

  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

  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

  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

  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

  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

  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

  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

  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作品,这是有标准的。

  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

  一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

  (《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

  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

  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

  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

  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

  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

  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

  其次要定好中心。

  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

  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

  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

  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

  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

  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

  对一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

  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

  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

  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

  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

  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

  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

  二是甄别。

  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

  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