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总结

时间:2020-12-06 10:44:56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总结

  同学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总结

  方法一:学会学习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

  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

  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

  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

  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

  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

  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

  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

  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

  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

  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

  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

  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

  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

  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

  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

  ②每章开头的“引言”。

  “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

  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

  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

  ④原始资料。

  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

  ⑤表格、图画。

  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

  ⑥思考题和练习题。

  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

  ⑦学术争鸣。

  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

  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

  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

  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

  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

  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

  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四、总结基本观点。

  通过以上步骤,总结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记牢。

  什么是重要的历史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对教材做出评价。

  这是对读书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课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应该大胆质疑。

  方法二: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记忆就是如此。

  方法三:学习升华,培养能力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

  实际上,它们是点、线、面的关系。

  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

  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

  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

  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

  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

  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

  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