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什么是利改税

时间:2020-12-08 14:55:55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什么是利改税

  什么是利改税呢?下面由小编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利改税的简介如下所示:

  一、什么是利改税

  利改税是指将国有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纯收入由利润上缴形式改为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等税收形式,从而把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企业纳税后剩余的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支配使用。

  二、利改税的简介

  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

  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建立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以法律为依据的、稳定的利润分配关系,使国营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从1980年起,国家先后在18个省市的几百户国营企业中进行了征收所得税即利改税的试点工作,并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

  这项改革分两步进行实施。

  将国有企业财政缴款中的上交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

  中国在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以后,要求国有企业从过多的行政干预中摆脱出来,成为自主生产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资产所有权仍归国家,但企业拥有长期使用权。

  国家在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时,放弃以资产权力为依据的利润上交方式,改为以政治权力为依据的缴纳所得税方式,借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克服大锅饭的弊端,促进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并为财政体制的改革准备必要的条件。

  为此,1983年进行了国有企业利改税第一步改革,之后,又于1984年进行了第二步改革。

  利改税的理论观点尽管存在某些不妥之处,但对于在税收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破除非税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单一税制向复税制过渡,促成工商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以税收法律形式调整并固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当时外部经济条件和配套改革不尽完备,加上利改税从指导思想到制度设计都存在一定问题,这项改革未能全部达到预期目的。

  之后,人们通过实践,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对国有企业纯收入的分配,既应依据政治权力,同对其他经济形式一样征收所得税,又应依据资产权力,参与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

  这种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构成税利分流理论。

  利改税

  基本解释:

  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向国家缴纳所得税替代上缴利润的一种利润分配办法。

  利改税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税利并存,从1983年1月1日起实施。

  企业除根据实现的利润,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外,税后利润可按留利水平扣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留利,其余采取多种形式上缴国家。

  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从1984年10月1日起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

  1987年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则采用不同方式承包上缴利润数。

【什么是利改税】相关文章:

什么是简历01-23

什么是讣告?02-10

什么是优秀简历01-23

什么是自有住房10-05

什么是在线讣告?01-27

什么是仲裁协议02-16

什么是会议简报05-24

什么是婚育证明02-14

什么是户籍证明01-28

什么是学术营销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