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技巧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时间:2021-02-16 12:30:40 学习技巧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也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1】

  (1)、数量

  包括数和量两大部分,数中最基础的就是计数。

  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正着数、倒着数、隔着数、跳跃着数等。

  这种咱们做家长的是比较重视的。

  我个人补充的是:一是数的分解和组合,10以内的实物、数字的分解和组合需要家长多多配合着练习。

  二是基数和序数要在玩中、生活中逐步的渗透和感知,部分入学早的孩子的对这两个会混淆。

  如第5个和前5个。

  量,我觉得包括比较和测量,比较就是纯粹的比大小、长短、粗细等,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

  不妨抽空带孩子拿自然物测量过渡到标准工具。

  自然物简单,如用一个棍子,量量跑道有多长,或拿橡皮量量铅笔盒有多宽,让他知道测量是用一个个单位去量,并且这个单位是统一的,让他能在最简单的测量中理解和感受单位。

  慢慢过渡到标准数量的单位,如经常玩积木,摆摆小立方体,小正方形、慢慢感知一立方米、一平方米。

  这样做,孩子在小学学习单位名称就会轻松些,尤其是四年级下的名数改写。

  9月入学的家长最好本着“快半步”的原则,在生活中以游戏的方式(如买卖东西、股票等活动形式)渗透人民币的转换和时间互换问题。

  这是一年级的难点。

  (2)、计算

  相信多数家长肯定是以实物教孩子算加减法的,补充的是,实物感知一定要大量的,超级大量的进行,在算的过程中,更多地让孩子去理解道理,让孩子在大量的表象中自发的发现规律和特征。

  这一点在20以内退位减法尤为明显一些。

  又比方说,小明有10颗糖,毛毛有8颗,小明比毛毛多了几颗?毛毛比小明少了几颗?豆豆有20颗糖,他分给小朋友8颗,还剩几颗?虽然都用到减法,但实际不同,前者是比较型,是二年级的重点,后者是剩余型,家长重要的是帮孩子去理解两者间有什么不同,而非算出最后的结果。

  补充:计算的一般程序化过程是:

  早期是孩子搬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数的分解和组合。

  过渡到分解是减,组合是加的关系训练。

  实物操作感知计算(可以用凑十法,注意多向思维2+1=?7=几加几或者几减几或者几加几再加几等等诸如此类)。

  心算练习(大脑中做动作来操作)。

  速算训练(要本着简单、有趣、花样多的的原则)。

  这些在蒙氏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好。

  没有的或者感兴趣可以淘宝购买部分数学区的东西或者自己用废旧东西做学具也行(尤其是建议让孩子跟着一起做,锻炼各种的能力,如粘立方体,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就慢慢有了。)

  (3)、分类

  想让孩子思维发展,必须重视多元化分类。

  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你会把三角形归属一类;除了按形状,也可按颜色,质地、价格等等多元化分类,它能更好地锻炼孩子思维的清晰程度。

  也为孩子一题多解做意识层面上的准备

  (4)、时间

  除认识钟表,让孩子知道这个针走到哪儿是10分钟,要让他感知时间,亲身感受一下多长时间是10分钟。

  这是一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咱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多陪着玩。

  可以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教孩子的。

  另外,即使孩子不会,没关系的,三年级后所有孩子都会看时间了,一来是在生活中和作业中重复的次数多了,二来是孩子的大脑自己也可以学习,完善的,消化的。

  “孩子啊要慢养,精细化耕作的。”

  (5)、空间

  除让孩子感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方位词,还要培养孩子的空间建构能力。

  从立体到平面,一定要两者结合着感受,让孩子从中找到面在体上的初步的感觉。

  如,小正方体是有6个面围成的。

  每个面的特点是什么?有几个尖尖(顶点)?还能发现什么?

  咱们常常带孩子进行的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

  拼积木是随意的、创造性的、立体的空间建构;拼图前事先就想好要拼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是有目的、平面性的空间建构。

  建议多动手操作,多玩玩,这对以后初中学习几何做点儿数感上的铺垫。

  空间想象力差的孩子初中能够很麻烦的。

  就像我一样,面对图形,辅助线根本看不出来。

  呵呵,当然,除了拼积木、拼图,还可以剪纸、折纸、手影、画图形、简单的图形性推理等等方式来加强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平时,要在游戏中努力让小孩子分清楚以物体为中心辨认空间关系和以别人为中心辨认空间关系的不同。

  两者不同的。

  一定要在操作中体会,一定。

  (6)、对应

  小猫对应小狗、小狗对应动物等等,找相同、找关系的对应,是家长常给孩子布置的连线游戏。

  除此以外,空间对应就比较欠缺。

  事实上,老师排座位,在黑板上列一个座位表,下面的同学根据排表找到自己座位,这就是空间对应。

  六年级会有数率对应的分数应用题。

  渗透好了,到时候就方便了。

  (7)、排序

  小孩子好理解的是循环排序,比如一说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你就知道下面跟着的是三角形、圆形。

  还有另一种排序的能力是“第几”,比如小朋友们排排队,从左到右第几,从右到左第几,以及让孩子把一些东西从大到小排序或从高到低排序,这些能增强孩子对序数的感知力,和以后数学学习密切相关。

  再高一级就是一行小朋友,小名从左边数是第10,小张从右边数是第6。

  小张在小名的前1个,一共几个人?

  (8)、抽象

  抽象思维的意义就不再多讲了,怎么培养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看爸爸今天和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孩子就要通过思考,在提取一个个信息比较后,分析出不同在哪里。

  (9)、解决

  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它绝不像语言那样是用来背的,更多地体现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过程最重要,结果不是最重要。

  因此,让孩子去解决一个问题时,你要给他留下一定空间,让他去思考,自己去琢磨,不求结果。

  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招数我觉得有:多角度分类、排序、比较、各种关系的训练(因果、假设、条件、举例子等,这些以后就是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了。)

  同时,在入学之前,家长要格外注意的是方面是(这重于知识本身的):

  观察力,是小孩子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

  (在玩中学是培养小孩子学数的观察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说的玩是一种状态,不完全是大家狭隘理解的纯粹的形式上的玩,还包括轻松的环境、放松的心态、简单的操作、有趣的过程等等。

  玩是大家做推崇的探究式学习的雏形,是多感官体味知识形成全过程的有效方式。

  小孩子在初期学习数字3时,最容易使这一概念模糊的是小孩子总是认为只有完全一样的3个物体才是3,而对形态、颜色稍有差异的3个物体,就不能确定它的数量,这因此引导小孩子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学习。)

  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2】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

  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

  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

  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

  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

  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

  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接到一些学生来信,说平时学习勤奋,请家教、上补习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实基础知识,可考试时还是感觉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

  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

  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

  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

  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

  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成为孩子探讨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一些伤及孩子信心的话语,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样,看看其他孩子,我怀疑你是不是亲身的,这道题都不会?快别上学了……。

  我承认,思维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觉对没有超笨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与平时对孩子训练不够。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辩越明。

  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