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地下音乐”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

时间:2022-10-08 12:06:59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下音乐”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

  1.1 研究缘起

“地下音乐”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MP3、P2P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普及,国际唱片业开始走向衰落,“地下音乐”这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数字音乐对传统的唱片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唱片业努力去适应这股风潮的新经营模式,然而“地下音乐”却以它特殊的属性与特质逐渐地崭露头角。网络传播与各类演出的现场音乐会无疑推动了“地下音乐”的创作与宣传,“地下音乐”在以社交网络为基地的平台上培养出了大批的乐迷。虽然“地下音乐”只是在小圈子内的传播,但是“地下音乐”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年的时尚亚文化。

  笔者在高中一些音乐杂志中看到当时非常盛行的一些国外“地下”乐队介绍与采访。大学期间由身边的朋友介绍接触到了“地下音乐”,并被“地下音乐”的精神和内容所打动。自那时起便已各种形式频繁地搜索与收集“地下音乐”片段与信息。在这个地下音乐的受众小群体中,笔者已经算是起步较晚的受众了。大四那年去北京游玩,意外认识了几位在北京坚守音乐梦想的“地下”音乐人,当时很为他们顶着生存压力却依旧执着与坚定的信念所感动,因而萌发了想做“地下音乐”传播方面的研究。

  兰州被称为是“中国摇滚”的西雅图[1]。作为中国“地下音乐”一个重要的发展城市,兰州“地下音乐”反映了中国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地下音乐”作为亚文化的一个方面,与主流音乐支撑的主流文化圈共同谱写着中国文化的完整景观。然而现代社会有些人对“地下音乐”存在相当严重的偏见,导致“地下音乐”的真实面目模糊不清,甚至扭曲不堪。很多人认为,“地下音乐”充斥着狂、反叛、消极、与主流对抗的精神。事实上,那的确只是属于“地下音乐”的极小一部分内容。“地下音乐”的形式也并不仅限于摇滚乐,它有丰富的种类与内容。大部分的“地下音乐”,内容积极健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地下音乐”当然亦自有其存在发展的理由。

  1.2亚文化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 40 年代,以罗伯特·帕克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社会生态学”的研究范式,认为所有的大型社会都是由许多小的社群组成,这些小社群的文化相对于其所在更大的文化来说就是亚文化;而亚文化与社会中其它群体和社团的不同在于他们是(最普遍的情况是)背离或区别于现存社会规范的群体。[2]由此,亚文化开始被赋予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始针对当时英国青年对秩序与传统的叛逆姿态及各种生活风格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研究,亚文化的涵义得到了丰富和更新。他们认为,亚文化具有抵抗性、边缘性和风格化的特征。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约翰·费斯克等人概括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亚文化的理解:“正如前缀sub所示,(亚文化:sub-culture)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它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应”。[3]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伯明翰亚文化研究过于激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及它们赖于建构理论体系的阶级正从我们眼前活生生地消失,加之西方后现代理论话语在文化研究领域的迅速扩散,新一代的亚文化研究者们对此展开质疑,并试图发展新的亚文化概念和理论取而代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后亚文化研究理论认为,亚文化的研究需要从社会结构模式中脱离出来,更加注重亚文化的实践意义,包括亚文化个体和群体的商品消费行为,以及通过消费释放和建构起来的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行为。但是“亚文化群体生产出新的、对抗性的意义的方式,然后这些意义却被资本和市场加以整合和利用,当蔓延世界的商品经济把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利润丰厚的商品时,这对亚文化无疑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新型风格的创造与传播无可避免地和生产、宣传和包装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从而必然会导致亚文化颠覆力量的削弱。”[4]

  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的表征为: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蔑视限制,冲破旧范式,不断创新;等等”[5]。而这种立场无疑影响和塑造着青年亚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工业的崛起,其借助电影 、电视、广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使形形色色的亚文化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速、更便捷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以至于亚文化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以伯明翰青少年亚文化研究为主。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则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

  青少年亚文化在中国一直存在。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后亚文化现象的产生基本同步,20世纪 90年代开始,随着亚文化现象的不断出现及其影响不断扩大,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和网络这两个领域。

  1.青少年学校亚文化研究

  马信行老先生认为“学校亚文化就是对学校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的集体反应方式”。[6]邓彦等人[7]的研究从文化层面进行考察,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迷茫与失落都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应该以良好的机制消除负面效应。

  2. 青少年网络亚文化研究

  首先,充满对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同情理解和宽容,而不再是简单的排斥或批判研究成果显示,研究者们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价值判断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态的多样化经历了从同情理解到宽容的变化过程。比如,对网络火星文的评价,杨文虎认为电脑网民的用语,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时代特征。[8]欧阳友权等人则进一步认为这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语言形式,有别于日常的语言规范,正契合了青少年张扬自我,突出个性的表意追求。[9]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的研究者对网络青年亚文化持慎重的态度,采取不偏不倚的两分法原则,在充分肯定网络青年亚文化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指出其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对青年个体社会总体文化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为数不少的研究者担心网络火星文的使用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从而使正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下降,不利于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网络恶搞亚文化的研究者在充分肯定这种亚文化类型的解构权威、颠覆传统及其创造性的同时,也认为有些恶搞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闹剧,它们失去了对时代的深切体验以及社会责任,缺乏世界观性质的深度和力度。[10]这种两分法的青少年亚文化作为一类文化形式,其中蕴含着特定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

  1.3“地下音乐”的研究现状

  现今,在非主流音乐圈内,“地下音乐”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音乐形式,即使在主流音乐的领域,“地下音乐”这种音乐类型并不广泛为人所知。然而在因特网上随处可见关于地下音乐的讯息,如中国地下音乐网(又名“中国地网”:democn.com)、西安地下乐队(bbs.democn.com)、台湾地下音乐档案(lib.verycd.com)。音乐除了流派与流派之间的差异外,更多的则是音乐态度的差异,正是这种音乐态度的差异,才有了“地下”与“地上”音乐(即主流音乐)的不同类型。有一些音乐人,他们特立独行,拒绝迎合商业操作与大众审美,他们做音乐的初衷与意图,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呈现出音乐的本真与音乐相对的纯粹性。正是由于“地下”音乐人这种一直贯穿与秉承的保持头脑清醒的独立态度,才成就了现在的“地下音乐”。

  上个世纪90年代,“地下音乐”由国外传入并逐渐盛行,伴随着网络传播与音乐节的大肆推行,“地下音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地下音乐”却只属于地下文化圈的一个方面。“地下”文化圈包括音乐或者摇滚音乐,各种前卫艺术,比如美术,另类电影,行为艺术,小说等等。“地下音乐”是地下群体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地下”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与“主流”相对的一种音乐现象。“地下音乐”大都反对商业化包装、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追求音乐语言的原创和个性化。

  尽管在发达国家,“地下”文化圈非常的繁荣,具有非常完善的传播体系,有固定的受众群体,艺术的种类也很多。但在中国,成形的“地下”文化圈还没有形成,因此对于“地下音乐”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由于摇滚乐包含有一部分地下音乐,因此笔者从一些对摇滚乐的研究中探寻到“地下音乐”的研究踪迹。对于摇滚乐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兴起原因、产生的影响、最终的出路。

  崔茜与陈向华从心理学、时代环境、音乐的自身发展规律探索到摇滚乐兴起的成因,[11]“摇滚文化对唤醒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自由精神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12]也接受着被谈论,批评,谩骂的命运[13]。在《亚文化的本土化研究---以“有中国特色”的摇滚乐为例》[14]一文中,笔者指出,本土化给将为摇滚乐亚文化带来“增势”与“蚀本”的双重影响。其次谢力荣以南京“地下乐队为例”研究了它的产生过程与发展经历。[15]另外在对台湾“地下音乐”的研究中讨论了台湾“地下音乐”的经营模式。[16]这些研究都可更好地拓宽笔者的视野。

  目前,对于“地下音乐”的研究很少,只有网络上一些零星的研究与乐评人颜峻的评论与著书当中涉及过。因此笔者拟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入手,一方面呈现出地下音乐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也将“地下音乐”作为一个亚文化的现象对文化进行解读,希望读者能够对“地下音乐”有更全面的认识。

  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访谈的方法。由于这方面资料很少,笔者只能参考兰州晨报与一些杂志中的乐评作为引证。因此笔者采用参与观察与访谈的方法参与到地下音乐的内部世界,希望可以由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走进局内,以看到局内的世界,这有助于了解到“地下音乐”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1] 关注兰州非主流文化---地下摇滚的西雅图之梦[J].http://www.gscn.com.cn 2008,1-3

  [2]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3),第 48-50 页

  2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281页

  [4](美)弥尔顿·英格,反文化[M].高丙中、张林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第 6 页

  [5](美)约翰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 马信行. 教育社会学[M]. 台湾: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86

  [7] 王萍涛、邓彦,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规律与对策[J].2005年lO月宜春学院学报 李可,校园非主流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邓彦、王萍涛、钟添生,非主流文化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问题分析[J].理论界2005(10)

  刘妍,浅论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7(8)

  彭斌、杨艳莹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8)

  [8] 杨文虎,网语浅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6)

  [9] 欧阳友权,谭志会.火星文: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J].福建论坛,2009(6)

  [10] 胡疆锋,恶搞与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11] 崔茜,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J].新闻界,2008年第6期;陈向华,一代人的声音:记摇滚乐兴起的成因[J].电影评介

  [12] 姚娜,主流之外:80后文学与摇滚乐[J].河北师范大学

  [13] 林庆楠.对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认识[J].时代文学,2012,8上半月

  [14] 易蓉,亚文化的本土化研究---以“有中国特色”的摇滚乐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5] 谢力荣.南京“地下乐队寻踪”[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1

  [16] 数位音乐时代下独立音乐产业的新经营模式:以城市音乐网络平台为例http://www.doc88.com/p-505837314641.html

【“地下音乐”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相关文章:

先秦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探析10-05

互联网金融的传播学解读-以余额宝为例09-30

课例研究心得11-21

例说祝词的情感表达方式10-09

以“重复”手法为例研究艺术创作方法论文10-01

课例研究心得10篇11-22

川西藏族民居雕刻艺术研究以道孚传统民居为例论文10-10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10-05

课例研究活动实施方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