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淡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时间:2022-10-05 15:35:04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淡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淡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摘 要] 探讨改善池塘水产养殖水质的方法与途径, 从有害的水处理药剂向低毒无公害和物理、生态复合多功能的水处理方向发展,对于水产品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淡水养殖 水质调控

  一、水质参数

  1.生物因子

  包括野杂鱼及其鱼卵、水绵、饵料生物和微生物等。

  野杂鱼及其鱼卵随水源进入养殖池, 在生长与繁殖过程中, 轻者与养殖品种争夺饵料和生态位, 重者会残害养殖对象, 尤其是在养殖对象的苗种阶段。

  水绵呈丝状, 容易缠绕鱼苗, 对鱼苗的危害较大。

  水源中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

  饵料生物量的多少, 对养殖也有一定的影响。

  饵料生物丰富, 可以增加产量, 反之则会降低产量。

  为避免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养殖水体, 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 对于水绵的去除可以采取 0.001‰的硫酸铜或 0.001‰的石膏浆泼洒的方法。

  2.理化因子

  主要有 pH 值、溶解氧、溶解盐类和有害物质等。

  养殖水体的 pH 值对鱼类的安全范围为 6~9。

  鱼类最适宜生长发育的 pH 值范围为 7.5~8.5, 虾类适宜的 pH 值为 7.8~8.6, 河蟹适宜的 pH 值为 7.6~8。

  pH 值超过 9.5以上或是低于 4.5 以下都会直接造成鱼类的死亡。

  大多数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的溶解氧要求为 6 毫克 /升, 鱼种为 7 毫克 / 升。

  水中溶解氧高, 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饲料利用率, 促进鱼类生长发育。

  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主要有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等。

  如果营养盐类太多, 使水太肥, 耗氧量也大, 可能造成鱼类缺氧中毒的危险。

  因此, 采取施肥的方式要注意适当, 少量多次控制主要营养盐类的浓度。

  一般每升水中控制硝酸态氮含量在 2~3 毫克、铵态氮含量在 0.1~1 毫克、磷酸盐中的五氧化二磷含量在0.1~1 毫克、硅酸盐中的二氧化硅含量为 2 毫克时, 这样的水质条件有利于养鱼高产。

  二、水质理化因子调节

  水质理化因子包括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应建立在水质监测的基础之上。

  只有了解水质理化指标的情况,再结合水生动物生长所需要求,才能有效调控水质理化指标。

  pH:一般要求淡水pH为6.5~8.5,海水7.0~8.5,具体因不同水生动物而异。

  河蟹的最适pH为7.5~8.5,在养殖过程中,可适当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和底泥的pH值,在夏季高温季节,一般每隔10~15天撒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5~20千克。

  既能促进河蟹生长和蜕壳,还能起到消毒防病作用。

  溶氧:溶氧是养殖鱼类最重要的因素,实际养殖中,池水溶氧应保持在5.0毫克/升以上才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

  溶氧不足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摄食。

  溶氧充足可以使水体中有害物质无害化,降低有害物质的毒性,为水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

  实验表明,当池水溶氧低于4.0毫克/升时,河蟹食欲明显减退;低于3.5毫克/升时,几乎停止摄食,因而,关注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池塘鱼产量超过500千克以上必须使用增氧机,在河蟹养殖池塘定期使用“粒粒氧”来提高溶氧含量,每亩水深1米用“粒粒氧”200克,全池抛洒,每10~15天使用一次,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增加河蟹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在高温季节,当鱼类因缺氧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同时泼洒“富氧”来解救浮头情况,反之造成鱼儿泛塘死亡。

  氨氮、亚硝酸盐:氨氮、亚硝态氮超标会影响池塘鱼类生长,严重超标时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

  调节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通过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当池塘中氧气充足时,氨氮等有害气体可散逸到大气中,亚硝态氮可转变为对鱼类危害较小的硝酸盐,硝酸盐最终被水生植物吸收作为营养物质或经过水体交换从池塘中排除。

  二是泼洒沸石粉30~50千克/亩,利用沸石粉的吸附作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态氮,氨离子交换吸附于表面并沉降至池底,从而起到降氨作用。

  三是使用水质改良王、排毒养水宝、改水霸王、水体降毒素等,任选以上一种水质改良剂,亩用500克,可起到降解氨氮、亚硝态氮的效果。

  四是使用新研制的水质改良剂——速效底改、底必净,每亩水体用400~500克,直接撒施即可深入池塘底部,彻底改善底质,快速降解底泥中的氨氮、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

  五是使用微生物制剂——水博士或复合芽孢杆菌100~125克/亩·米,全池均匀泼洒,同样起到降低氨氮、亚硝态氮的效果。

  同时使用生物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时水温应保持在15~38℃;②用水稀释活化后,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使用最佳;③使用后正常情况下5天内不要换水,使用前3天、后5天内不要施用消毒剂。

  只有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剂,才能通过环境因子的作用来体现最佳效果。

  硫化氢:硫化氢具有毒性。

  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1毫克/升时就可影响幼鱼的生长和生存,当达到0.3毫克/升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

  控制硫化氢具体措施提高水中含氧量,严重的鱼池可施用底必净、粒粒氧、富氧。

  三、水生植物栽培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调节非常重要。

  一些水生植物不仅能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能作为鱼类的饵料。

  如在河蟹池底种植苦草、轮叶黑藻,水面设置水花生、水浮莲等水草,有利于改良水质,促进河蟹蜕壳和生长。

  当然,一些主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的池塘不宜栽种水草,以免因浮游生物量的下降影响产量。

  总之,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使用新研制的水质改良剂——速效底改、底必净及微生物制剂——水博士等水质改良产品,来营造良好的水生动物生长环境,结合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保障养殖生产高产高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兴龙,关瑞章,Claude E.Boyd. 应用矿物盐改良池塘水质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2009,(06) .

  [2]陈怀定,陈海冲,张乐,陈庆芳.池塘水体变化规律的生产应用[J].中国水产, 2011,(04) .

  [3]谢骏.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J].中国水产, 2010,(06) .

【淡水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相关文章:

肉羊养殖技术分析论文10-09

养殖技术合同09-09

有关水产养殖技术10-26

人工养殖黄鳝该如何精准学习其养殖技术10-09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10-26

情绪调控教案12-17

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10-11

养殖技术合同(5篇)01-12

养殖技术合同5篇01-12

水质污染调研报告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