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时间:2021-04-10 10:14:49 研究生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一、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1、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该地区研究生培养、人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政府各级部门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十分的重视,不论在政策上、财政上都会加大对高校或科研部门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和扶持,雄厚的财政基础和支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因此在教育经费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都较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服务业所占比例不断的增高,促使该地区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职业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更加专业化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加,也成为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培训、实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发展前景。

  3、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本的知识溢出效应中,最显著的就是培养高层级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不仅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创新的氛围也会促进知识的快速扩散和溢出,这种知识共享的溢出效应,使得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其目标是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和规模必然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区域内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有着很大的联系,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是运用知识的主体,势必成为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的主力军。

  5、30多年前,中国各区域的发展是比较独立的,缺少环保的观念,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政府难以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和不断的深化,绿色经济、绿色增长和绿色发展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的出现,近年来逐步得到了社会各个层次群体和机构的广泛认可。转变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方式就是绿色转型,特别是区域的发展要将环境评价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即应该意识到环境管理制度必将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制度。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生教育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失衡情况

  1、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区域分布上同美国、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有明显的不同。

  (1)不同地区的在校研究生密度有很大的差异;

  (2)研究生招生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分布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程度不高。

  这两个问题,一个涉及的是关于公平问题,另一个涉及的是关于效率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想取得在经济上的发展,赶上经济比较先进的地区,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急速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地发展研究生教育,借以实现在速度上赶超研究生规模较大的发达地区,达到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但是这种不符合地区发展现状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无法承担而且也很难消化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所以无法保证研究生教育人才的质量。

  2、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研究生规模同区域经济规模之间的匹配程度低。研究生规模同区域经济的低匹配性给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果研究生的教育规模较大,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规模较小,那么研究生经费会相对不足,使得该地区的研究生教育较其他地区相比而处于劣势。由于经费的欠缺,使得培养研究生的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就导致该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影响今后的发展;反之,研究生的教育规模较小,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则较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目前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竞争,很大方面都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而高层次人力资本的竞争更是至关重要。那么,以上情况就会直接造成研究生教育的贡献较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得不到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3、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表现出了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随着就业趋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到研究生的考试和学习中。相比较欧美高等教育早发内生型的国家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后发外生型模式,其研究生教育规模自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来经历了补偿性增长路径。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这些举措都为招生模式的扩张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过大,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经济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生“严进宽出、低淘汰”的状态堪忧。区域经济已经超负荷地在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种局面会产生一个弊端:财政投入到其他方面的比例缩小,会影响地区其他产业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4、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还体现在高校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很多地区的高校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上,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造成了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无法更好地融入到地区经济发展之中。这样就降低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研究生教育或人才的需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1、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突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办学模式,此外在教学安排、目标培养方面都要切合实际,有目的地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高层次人才。这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贴近自身的客观实际。因此,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5]。

  2、地方政府一方面要适当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高校的政策扶持,以减少人才流失,保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高校从自身入手,积极拓展办学经费筹措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与相关产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为学校长远发展聚集更多优质办学资源。

  3、加强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研究所之间的协作,利用各种渠道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时,要加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和类别化发展。最后,要加快构建导师与学生科研交流平台,拓宽交流渠道,保证个性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生。

  4、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应吸引、协同各方人才,全力攻关。除了自身高校外,其他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优势。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导向聚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组织部门的优秀专业人员,吸引来自国内外各方优秀人才共同参与高校科技创新,提高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领域与产业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5、高校研究生不仅要注重培养,更要注重研究生的就业引导。地方政府要与高校合作,建立一定的学习、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和规划。作为培养院校,需要安排导师或教学来帮助研究生了解本地区的相关就业优势和就业形势,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心理素质、就业预期等方面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杨玉,赵哲、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关系及其协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2]宋芳、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3]方超,罗英姿、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3)、

  [4]刘鑫桥、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来自区域经济增长的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1)、

  [5]郑江英,陈芳清,刘敏,林畅、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论文10-30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11-08

试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货币政策选择论文10-21

浅谈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论文09-01

浅谈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论文10-20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教育论文10-25

循证医学与中医研究生教育论文04-14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论文11-13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