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

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

时间:2022-10-06 00:49:46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

  我们知道大学要毕业之前会面临一件事情,就是写毕业论文!没写好不能毕业!这就苦恼了不少大学生了,毕业论文到底怎么写呢?好了,话不多说,小编直接上范文,大家赶紧看看吧!

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

  【摘 要】 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教材为蓝本,统计分析326 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与中药药性(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总结规律,拟为深入探索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研究思路。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四性-五味-归经-作用趋向”(药性系统)构架,与功效有着必然联系,且具有规律性。因此,主张以功效为线索,按类把握药性系统构架特征,探索各个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关注每类药物的物质基础在药性系统中其生物效应表达的特异性、层次性,以科学阐释中药的“性-效”内涵。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功效分类;药性系统;规律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先辈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吸收了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学术思想及思维方式,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表达出的各种生理、病理信息,尤其是药物产生的临床效应,不断地加以提炼、升华,进而总结出来的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随着历史发展,用药经验不断积累,新的药性理论也在不断产生。功效理论的诞生,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今各类《中药学》教材均采用功效分类方式对药物进行相对划分。本文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1]教材,对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讨论,探索其规律。

  1 基于《临床中药学》对“功效-药性”内在规律探索的依据

  《临床中药学》是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的主办下,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主编,全国11 所中医药大学参与,共同完成的供七年制使用的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其在以下两方面具有代表性。

  1.1 功效的系统研究《临床中药学》首次将中药功效作为中药理论专列成章加以论述。不仅探讨了功效的含义、分类,并从中药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记述中的不完整性、局限性、记述上应遵循的几点原则等进行了研讨。尤其对功效分类,重点强调“对证功效与证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和明显的对应关系”。

  1.2 功效与药性间的关联性初步探索该教材在讨论中药分类时明确指出,中药的性能分类,是与功效分类同时产生,而且并行发展。唐代《本草拾遗》的分类属于性能分类范畴,金元以后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立足于四性,将药物分为寒性、温性、热性、平性四类。《医学启源》则以升降沉浮为主体,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又以归经为纲进行药物分类。实际上,功效分类术语,多数是以药性作用特点加以表达,故明清以后的医药学家,大多继承其思想,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多层次分类。笔者曾在“审视中药药性在功效分类中的表达”一文中已予以了分析和阐释。可见,该教材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家之长,在中药分类及对各药功效和性能的认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进行了相对规范。

  中药按功效分类,即反映该类药在主要功效与主治方面具有共性。故本文以《临床中药学》为蓝本,研究功效分类与药性整体间的相关性,探索其间的规律。

  2 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关联性归纳

  本文以该教材为依据,分析、探索326 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规律性。所谓规律,指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广泛存在具有共同性的性质)和稳定性[2]。每味药物均标注有性味归经及毒性,意味着各性能并非独立存在,也可将所有性能即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视为一个药性整体系统。

  2.1 数据采集方法除统计每章节药物总数外,再统计各药寒热平药性、五味、归经、毒性出现的次数。将出现频率较高者纳入统计表。又因一味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在五味与归经标注上并非单一,常呈现多种表达,故原则上将占章节药味总数的50%以上者纳入统计表。升降浮沉则依据章节的共有主体功效予以反映,并非指单味药物。另外,本研究系主要因素关联分析,故重点按照寒、热、平三性进行统计,不再进行层次区分,即将大热、微温出现的次数计入温热性;大寒、微寒、凉则计入寒凉性项。若某个性能仅占章节药味总数的30%以下者,则视为个性,不纳入统计表。如13 味发散风寒药中,唯防风1味标甘味,仅占1/13,则不纳入表中;在归经方面,归膀胱、心、脾、大肠等经,均未超过30%,也未纳入表中。

  2.2 归纳结果对每章节药的药性系统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对比。

  3 讨论

  综合各表可见,大多数类别药物的功效与药性系统“四气-五味-归经-作用趋势”构架组合(3 种以上)间,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和规律。

  3.1 基于功效分类的药性系统特征表达解表类药物具有“辛-肺-升浮”药性系统基本规律,又因其影响的寒热病证不同,“辛-温-肺-升浮”构架为发散风寒药的药性系统特征;“辛苦-寒凉-肺-浮”则属于发散风热药的特征。清热药具有“苦-寒-沉降”药性系统构架,又因清泻里热作用部位不同其归经各异,清热泻火药多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药多归心肝经。泻下药中的攻下和峻下药有“苦-寒-大肠-降”规律,峻下药几乎有毒。祛风湿止痛、通经络药有“辛/苦-肝肾-浮”特征;化湿药有“辛-温-脾胃”规律;利尿消肿、通淋药有“甘淡-寒-膀胱-降”构架;温里药多具“辛-热/温-浮”规律,归脾胃肾经;行气药有“辛苦-温-降”基本构架,主归脾胃肝,少数药物药性偏寒。消食药有“甘-脾胃-降”共性,药性有温,有平。止血药中,收敛止血、凉血止血药多具有“苦涩-肝-沉降”构架。化痰药中温肺化痰药“辛-温-肺-浮-毒”,而清肺化痰药则有“苦-寒-肺-沉”特征。止咳平喘药有“苦/辛-肺-降”规律。安神药“甘-平-心肝-沉”,平肝潜阳药有“咸-寒-肝-降”,开窍药有“辛-温-心-浮”规律。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药、补血大多具有“甘-温-肾肝”共性。收涩药“酸涩-温/平-沉”。涌吐药有“苦-寒-胃-升”规律。

  驱虫药(胃小肠-沉)、熄风止痉药(肝-沉)在归经与作用趋势少数药性有共性;活血化淤药(辛苦-肝/心)在药味与归经方面有共性。而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的功效与药性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3.2 特定药性系统组合规律在药性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不同功效的药物,具有其特定构架的药性系统组合特征。在任何一种构架中,几乎含有药味,可见五味是药性系统中的基础。在“性-味”构架中,“辛-温”与“苦-寒”类别的药物最常见、最普遍。其次是“辛/苦-温”“甘淡-寒”“甘-温”基本构架。而“辛-寒”“苦-温”结构类药物相对偏少。可推测,以上“性-味”组合在表达效应方面存在着潜在关联,其产生的生物效应或许有交叉。五味是前人认识最早的药性理论之一,最初主要依据药材实际滋味加以概括。尽管人类味觉差异大,但若被明显感知的某“味”,理应反映其所含有的主要大类物质。不同的药味,也应当产生其相应的生物效应。如甘温之补气、补阳药,有可能是由其所含甘味物质产生促进脏腑功能活动,进而表达温性效应的。苦味之泻热、泻下作用与寒性改善热证也存在着交叉。那么相同药味为何在改善寒热效应方面又有差异呢?推测: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特征上存在交叉重叠;另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上可能有层次上的差异。故开展药性理论基础研究,可将其作为一个综合因素考虑,有目的地考察其差异性,不可忽视二者的关联性。

  即使“性-味”构架相同,为何各类效应又存在差异呢?由表可见,不同类别药物因归经不同,与性味及作用趋向结合所共同表达的功效各异。如同有“辛-温-浮”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则表达发散风寒效应,性热归脾胃肾则表达温里祛寒效应,归心经(辛-温-浮-心)则表达开窍醒神效应。“辛-温-归脾胃”为化湿功效特征;而“辛-温-肺-有毒”药性系统则为温肺化痰药特征。同有“苦-寒-沉降”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为清肺化痰效应特征,归大肠经的则表达攻下、峻下效应;若主归肺胃则多表达清热泻火效应,归心肝经多为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药的特征。同为“甘-温”之品的补气、补血、补阳药,也因归经不同,其作用各异。可见,归经在药性系统构架中占有核心地位。因而开展药性研究,除关注性与味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分层效应外,则很有必要与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范围)相结合共同探讨,关注相同或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部位,其呈现的效应特点。若单纯探讨归经,而忽略研究载体自身存在的“性-味”特点,亦难全面阐释药性的科学内涵与用药规律。

  此外,药性系统中,作用趋向与其他性能之间也有关联、交叉。一般具有辛甘之味与温热药性药物,多表现为升浮;具有酸涩苦咸之味与寒凉药性之品,多数表现为沉降之性。反映出多数药物的性味与升降浮沉具有的共性和关联性。毒性在药性系统中不具有普遍性,少数类别如化痰药、攻毒杀虫去腐生肌药多数具有毒性,而峻下药全部有毒。

  有学者用统计法对《神农本草经》中所含药物的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也有对中药性能-功效关联性进行分析,认为功效与性能相异而相关;并有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清热药的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可见学者们均在关注“性-效”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药性系统构架,且与功效存在着必然联系;开展药性理论研究,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按类把握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特征,探索各个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关注每类药的物质基础在药性系统中,其生物效应表达的特异性、层次性,以科学阐释中药“性-效”内涵;通过基础研究,可修正药性认识的偏差,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

【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相关文章:

中药桑葚的功效与作用09-05

中药木瓜的功效与作用07-03

高校学报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关系论文10-09

MBR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10-05

跳频通信系统的仿真研究10-26

关于研究报告分类范文10-07

硕士研究生分类10-06

外表与内在作文04-08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11

中药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