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

时间:2021-02-06 14:39:18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

  【关键词】 小儿高热; 布洛芬混悬液;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小儿高热是临床儿科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不仅能够极大程度的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对患儿的中枢神经造成损伤。

  因此,小儿高热问题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中治疗小儿高热的药物有很多,但其中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的药物之一,能够有效、快速的改善患儿的高热症状[1]。

  本研究小组为进一步研究布洛芬混悬液对于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特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入院的高热患儿12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本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儿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12岁,平均(6.35±2.03)岁,体温38.6 ℃~40.6 ℃,平均(39.15±0.62)℃;其中25例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9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16例患儿为肺炎;研究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12岁,平均(7.02±1.98)岁,体温38.9 ℃~40.8 ℃,平均(39.75±0.76)℃;其中24例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8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18例患儿为肺炎。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进行治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每毫升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为0.01 g,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1.0 ml/kg,口服;研究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布洛芬混悬液每毫升布洛芬的含量为0.02 g,布洛芬混悬液0.5 ml/kg。

  用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0.5、1、2、4 h的体温情况,并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及多汗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用药后4 h内体温下降在1 ℃以上,此时退热效果评分为3分;有效:用药后4 h内的体温下降在0.5 ℃~1.0 ℃,此时退热效果评分为2分;无效:患儿用药后4 h内的体温为下降或下降值在0.5 ℃以下,此时的退热效果评分为1分[2]。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4.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效果评分较对照组患儿高,且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

  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0.5 h体温开始下降,对照组治疗后1 h体温开始下降。

  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发现,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小儿惊厥,其对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临床中认为,发热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对免疫细胞的刺激,继而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进入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并激活环氧化酶,然后在下丘脑产生前列腺素,继而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内控反应,进一步调节体温。

  患儿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可导致其机体耗氧量以及心输出量增加,加重患儿的心脏及肺的负担[3]。

  由此看来,及时对患儿的发热症状进行控制,对于患儿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小儿的机体免疫系统还尚未成熟,因此用药安全的检查在小儿的治疗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证实布洛芬混悬液对于小儿发热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有研究者对其收治的200例发热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儿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轻度皮疹、腹痛以及出汗等,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约占所有不良反应的80.6%。

  上述的不良发硬均比较轻微,患儿可自行缓解或药物减量后缓解,由此证明布洛芬混悬液的用药安全性[4]。

  布洛芬的半衰期较短,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不会对患儿的机体产生进一步的损伤,随意其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常规不需要予以任何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对高热的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布洛芬混悬液是临床中的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环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在临床中不仅能对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的释放,并且还能调节白三烯的含量,继而降低机体代谢率。

  布洛芬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率,增加散热,继而达到退热的效果,其作用的过程中产热的过程并不受抑制,所以对患儿机体的体温不造成影响[5]。

  有研究表示,布洛芬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同时小儿发热也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因此,患儿服用药物后出现的胃肠道症状有可能是患儿发热导致的,而非布洛芬所致[6]。

  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布洛芬混悬液对于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显著。

  布洛芬混悬液可口服,还可肌注,但患儿可能会出现出汗的情况,对于出汗的患儿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及适当的电解质等,以免患儿发生水电解质紊乱[7]。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经过各自的治疗后,体温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患儿的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8.33% vs 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0.5 h体温开始下降,对照组治疗后1 h体温开始下降。

  综上所述,布洛芬混悬液对于小儿发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306.

  [2]江英,朱绿绮,李丰,等.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5):308-309.

  [3]竺益.小儿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后降温体温测定时间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8.

  [4]楼雁.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的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45,1259.

  [5]孙玉琴,程洁琼.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3):233-234.

  [6]张园海,李伟,陈敏,等.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5):44-46.

  [7]廖莉,文政.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36):3879-3880.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观察】相关文章: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02-07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02-12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03-08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现况02-2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疗效观察03-07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防控与中医治疗观察03-07

小儿低钙的临床治疗分析02-07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03-07

活血通络法治疗小儿创伤性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