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浅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时间:2021-02-03 13:41:58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毕业论文,多少人心中的痛,过来人都体会过那种滋味。为了表示小编对毕业生们的无限同情,在这里直接送上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一篇!

浅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论文摘要: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博取名家之说,融会贯通前人思考的成果,逐步形成并确立其独特的唯美主义思想。他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王尔德 唯美主义 《道连·葛雷的画像》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写作涉及到戏剧、诗歌、小说、童话、散文、论说文等,几乎每一种体裁都给世人留下了佳作,堪称唯美的经典,体现了其对于纯粹美的执着追求和把握艺术美的非凡能力。本文尝试探讨王尔德的唯美理论和实践及其影响。

  19世纪的欧洲,各种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而唯美主义以其鲜明强烈的艺术个性、一反常规的美学主张和特立独行的生活姿态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唯美主义把美作为最高理想,崇尚“为艺术而艺术”。

  《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自序包含着王尔德对美根本看法的议论,他认为“艺术除了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

  生活和自然具有不完美性,必须经过艺术的加工。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是将生活和自然上升为理想的结果。生活和自然有时候可以用作艺的部分素材,但是在它们对艺术有任何真正用处之前,它们必须被转换为艺术的常规。艺术一旦放弃它的想象媒介。也就放弃了一切。作为一种方法,现实主义是一个完全的失败。每一个艺术家应该避免的两件事是形式的现代性和题材的现代性……生活比现实主义跑得快,但是浪漫主义却总是在生活的前头。(杨东霞,杨烈,译356-357)

  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张介明(P43)筛选出四点王尔德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思想:第一,是“以感性为美”。王尔德认为艺术是面反映“照镜者,而不是生活”的镜子。强调艺术的自主性。第二,是“以趣味为美”。王尔德在序言中表述只有“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这种人有希望。”“有教养”就能发现美的“趣味”、理解美的“趣味”。第三,是“以想象为美”。如果说“以感性为美”是着眼于艺术家赋予作品的形态而言,那么,“以想象为美”则是着眼于艺术家运思创造的过程而言。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他说:“一切艺术都是一种行为方式,它试图在某些想象的平面上实现自我人格”(赵武平P191)第四,是“以形式创新为美”。王尔德认为 “In every sphere of life is the beginning of things”(形式都是万物的开端)“Form is everything.”(形式就是一切)。在他看来,内容只是材料,“艺术家总是从风格之美和描述之美的角度不定期看待艺术品”(赵武平 P462)故形式创新势所难免。

  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道林·格雷是一个单纯、善良、俊美的贵族青年,在看到画家贝泽尔·霍尔渥德为他画的肖像后,他被画中自己的俊美深深吸引,他许下了一个荒唐的诺言:“要是永远年青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像多好!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意给!是的,我愿意献出世上的一切。我愿意拿我的灵魂交换”(赵武平 15)。不料一语言中,画像不但承载了他相貌的丑陋,同时还记录下他道德堕落的痕迹。在文本的结尾,艺术与现实的最后冲突出现了,道林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青春则成了笑柄。青春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时期,充满了浅薄的见解和不健康的思想。他何苦老是穿着这身号衣?青春把他惯坏了”(赵武平)。所以,外貌依然青春俊美的道连,在对画像的极度厌恶与恐惧中,用一把匕首刺向画像,但倒地中刀的却是他自己,“他一脸的憔悴、面目可憎,皮肤皱缩”。而“墙上挂着他们主人的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同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时一样。奇迹似的显得那么年轻,那么英俊”(赵武平 P194)。

  由于画像是艺术和美的象征,显然在文本的最后,王尔德揭示了作品的唯美主义主题:艺术战胜了生活,艺术和美,是永恒至上的。虽然生活中的道连是美丽的,画像中的他却在慢慢变丑变老。可见画像正是他灵魂堕落的写照。他的外表虽然很美,但他的思想却很丑陋,邪恶,而承担着这一切的画像正是他丑恶的内心的外化。他对艺术本身的损害和扭曲又表明,艺术越是反映现实生活,它就越远离美,而与此同时,艺术也在无情地反映现实。可见画像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的完美人格,并对道连镜像式地进行反映。作品似乎表现出了现实主义特点,而现实主义正是王尔德所排斥与贬低的。所以,画像恢复了本来的状态,即美战胜了丑,从而表达了他的唯美主义观点。这恰恰体现了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观点,即“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以感性为美”。王尔德对美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非凡的领悟力,真正具有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他曾经说过,人都是戴着一张张的面具,随时可以变换,只要具有美感,真实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把人生看作舞台的他总是极其信赖外观的美。“唯有表面的特征能够长存”。(赵武平P488)反映在王尔德的作品中,美的内涵也是丰富复杂的,求美的小径上,既可以有夜莺的歌声,天使的光环,又可以有女妖的艳舞,放纵的享乐。

  纵观王尔德的创作,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对各种外观美的精细刻画,又有对精神美的热情讴歌,还有对感官享受之美的细腻描写。在他的戏剧《莎乐美》中,剧中暗含的希律王对其嫂希罗底美色的贪婪,再到莎乐美对先知约翰的身体的渴望,甚至希律王对莎乐美的那种过分的喜爱,无一不是追求感官刺激的具体体现。莎乐美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而换取爱人的头颅源自她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为了美而不惜付出生命的炽热感情。在他惊世骇俗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唯美主义对感官美的明显的偏爱,对感官享受毫不掩饰的追求,“通过感官治疗灵魂的创痛,通过灵魂解除感官的饥渴,那是人生的一大秘密”(赵武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