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性(2)

时间:2021-02-10 12:29:54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性

  2、黑人音乐

  黑人音乐是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黑人的生活,并在黑人间得到广泛流传。为了使作品像黑人音乐一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莫里森将许多黑人音乐元素应用到《最蓝的眼睛》中,其中较典型的有布鲁斯和宗教音乐。

  布鲁斯通常表达了在种族歧视下黑人们的悲伤和绝望。在《最蓝的眼睛》中,随处可见其踪影。克劳迪娅多次回忆起母亲通过唱布鲁斯来追忆往昔的艰难岁月,她说“每周六,母亲都喜欢唱歌”。母亲的歌声不仅给女儿带来了乐趣,也将歌曲中的智慧与价值观传递给了女儿,使她免受扭曲的价值观的迫害。另一个布鲁斯的歌唱者是波兰,她借其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这为佩科拉所不解。正因佩科拉不懂歌声中所传达的悲伤及对自由的向往,和无法用布鲁斯来表达自己的苦闷才使其成了沉默的羔羊并走向了疯狂。

  宗教音乐也是黑人音乐的一种。《最蓝的眼睛》中,在讲述波琳的故事时引入了一首宗教歌曲――“亲爱的主,亲着我的手,引领我...。”听完此曲,波琳心怀感恩仿佛得到了救赎和重生。这表明宗教歌曲对黑人有治愈功能。

  可见,黑人音乐是黑人的精神支柱。其歌唱者通常是黑人文化的传承者和在白人文化霸权下的幸存者,那些否认自己文化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结语

  通过分析《最蓝的眼睛》中的角色和黑人文化,可发现那些否认自我、摒弃本民族文化的黑人终将迷失自我。只有那些认同自己的黑人性和文化的黑人才能获得反抗文化霸权的力量,找到自身的价值与美丽,从而获得幸福与安康。

  参考文献:

  [1]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M]. London: Pan Books Ltd, 1970.

  [2]陈融.论黑人性[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31.

  [3]胡以仁. 从自我憎恨到自我肯定――评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J]. 知识经济,2010,(08):58.

  [4]梁婷. 《最蓝的眼睛》之佩科拉悲剧[J]. 文学评论,2007,(9):43-44.

  [5]章汝雯,刘益.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形象[J]. 外语教学,2008,29(3):55-59.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性】相关文章:

黑历史中的烦恼事件1200字作文03-17

人性? 文明?-论《呼啸山庄》中的爱论文01-03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中的实用性论文03-17

关于人性的自我觉醒01-29

浅谈人性的自我觉醒01-13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的论文03-16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的论文04-16

眼睛的作文素材06-08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论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