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08 08:31:07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摘要:英美文学课不仅是学好语言的最佳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鉴于目前普通高等教育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急迫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必须大胆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活文学课的原动力。

  重点探讨更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英美文学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增强文学鉴赏力、提高审美素养、熔铸人文情怀的重要任务。

  虞建华教授指出:“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虞建华,2002)当今外语教学的趋势是把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真正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很多高校只注重实际应用英语的教学,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市场上衡量英语能力的标尺是英语四、六级和专业英语四级等其他考试,而英美文学对提高考试成绩似乎帮助甚微,因此,学生也不重视英美文学课,这直接导致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降低,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弱。

  除却社会和市场的客观原因,英美文学教学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

  现在,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等。

  从课程设置看,各高校大多看重技能训练,而对文学课不够重视。

  各高校的文学课程内容多为知识性介绍,由于课时有限,学生课后没有时间去阅读和欣赏作品,课上没有机会参与阐释和评价文本,也就无从谈及提高人文素质。

  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仍然依循“八股式”的灌输法,教师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照本宣科,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延伸到教育领域,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既能增长知识又与每个人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切合文学的学习规律,符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顺应了现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新潮流,对当前英美文学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和课外学习,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与互动。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郭英剑教授在他的《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中说道:“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各样权威的或是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郭英剑,2002)英美文学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地欣赏和创造性地理解英语文学名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转变教师角色,加强教师素质。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必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外,还要尽量结合具体文本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将其主导作用融入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和深厚的英美文学素质。

  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教育的实施者,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实现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要求教师认真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时代特色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

  在教材建设上也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适当增加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文学课程的课时数有限,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基础上,必须教给学生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能,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巧妙结合起来。

  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阅读作业,查阅相关信息资料,作研读报告,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发散式思维,互相交流个人观点等。

  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分组讨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活,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形成个性学习的习惯,增加其合作意识。

  一方面,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接触到了前沿评论,或是传统文学教材中缺少的文学理论知识,开拓了视野,拓宽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新思路、新视角,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如举办英语辩论赛,英语戏剧表演等。

  4.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

  教师要打破传统授课方式,将教学中心从“教”转向“学”,增加师生互动,并综合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手段,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可及时补充教材中缺少的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信息,使枯燥的文学课生动起来。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文学资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升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还可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学习。

  对于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的考核不单以笔试为准,考察学生对文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各高校还应对考核方式加以适当调整,对学生课外进行的研究型,探索性的文学实践活动进行评分,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考试内容的创新。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成果

  1.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增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极大的发挥了学生“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抓住了学生求学的基本动机,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通过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体验,学生逐渐培养起对语言的欣赏能力,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美学修养,陶冶了情操。

  2.学生探索意识增强,个性得到发挥。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得到锻炼,特长得以发挥。

  课堂上,教师只作简要介绍,既节省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又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主动参与体会文学作品,进行发散性思维,尽情分享和探讨个人见解。

  3.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加强,专业技能进一步巩固。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课极大地巩固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

  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形成量化指标,不但能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了解到相应国家的背景知识,阅读英语水平也在得到相应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

  课外作业锻炼了学生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结束语

  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社会,弘扬人的独立思维和主体性,现代英语教学更是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英美文学课作为同时肩负着培养外语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课程应该积极改革和探索,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平台。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思辨和创造能力,不仅可以改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帮助学生提高文学欣赏水平,拓宽人文学科知识,使英语专业毕业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国际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2]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3]王守仁,赵文书,等.网络环境下的英国文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3,(1).

  [4]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5]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0,(7).

  [6]Martin,Briddy.Teaching Literature,Changing Cultures.PMLA,January,1997.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10-05

英美文学教育10-08

英美文学的学习技巧10-07

英美文学的研究论文10-08

英美文学论文范本10-08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10-09

英美文学的现代意义10-26

英美文学教学模式10-08

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联系10-26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