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教育

时间:2022-10-08 17:50:49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英美文学教育

  英美文学教育,下面带来的英美文学教育的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英美文学教育

  英美文学教育【1】

  摘要:在当代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英美文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认识等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作用及我们应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育进行阐述,旨在加强英美文学教育,促进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英美文学;必要性;人文素质;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并且文化多元的社会。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英美文学从其发展来看,经历了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文学是以语言文学为工具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是对人生经历与体验的文化体现。

  文学作品隐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

  人们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了解西方、习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展了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方面的教育。

  英美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的学习、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的提高。

  一、可行性

  首先,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为英美文学教育提供了条件。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面向世界。

  英语的学习也已经深入到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范围扩大,词汇量明显增加。

  因而具有文化底蕴的英语语言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学生希望在学校中开展英美文学的教育,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英美文学选修课,并且受到大多数喜爱英语、热爱文学的学生的欢迎。

  因此英美文学教育具有可行性。

  其次,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使英美文学教育有了切实保障。

  据我们所知,近些年大学英语教育的师资力量具有很大提升。

  每年各高校招收大量的英语教师,并且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部分教师都是研究生学历,还有博士学历的,其中很多教师的主攻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

  因此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具有可行性。

  二、必要性

  首先,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刻苦的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很费力,许多学生发音不准确,译义不准确等各种毛病凸现出来。

  这种现象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语言形式的教学,只注重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英美文学教育,加强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比重,扩大英美文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其次,英美文学教育对于语言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目前,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在背单词时往往是死记硬背,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低。

  而英美文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文学语言源于生活,语言朴实,易于理解。

  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词汇,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并且能体会具体的语境,这样就容易提高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在英语作品和电影中发音纯正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绝佳材料。

  有利于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实施英美文学教育具有必要性。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作用

  首先,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在英语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英美文学教育。

  而文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英美文化教育可以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道路,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次,任何一部作品都反映出这一作品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反映时代背景。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学习可以加强我们对于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加深对于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学习;正确地评判某种精神,如批评和赞扬。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镀金时代》,它标志着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人们希望的“黄金时代”化为泡影,出现的却是令人失望的“镀金时代”;19世纪五、六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勃朗蒂姐妹在她们的作品中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背景苗珊瑚社会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从而狠狠地揭露社会现实;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黑奴悲惨命运的忠实记录,描述了黑奴们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美国当时黑奴制的严重性。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或欣赏话剧、电影能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培养坚强的性格,合理分析事情具有深远意义。

  最后,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能过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塑造人的品格,在大多数的英美文学中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推崇积极向上的精神,提倡助人为乐的人文情怀,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极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他们的德行、品质进行文化熏陶培养,使学生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从而培养出特质体美各方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四、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学

  读经典作品。

  这里指的读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而最好是读名家的完整作品。

  在教学中加设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课,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并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指导。

  这样同学在认认真真读完一部完整的文学名著后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作品的特色及反应的社会现实,加上老师的指导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老师也应向学生推荐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

  如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许许多多的作品。

  在加强英美文学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也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扩展视野。

  例如观赏英语经典电影,听西方音乐歌剧,欣赏西方艺术作品,了解西方宗教及风俗民情。

  从而使我们的知识积累增加,在学习中感悟人生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民族自豪感等。

  结束语

  以上内容主要讲述了进行英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产生的作用及我们应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育。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祖国的栋梁面临着各种挑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英美文学肯定会从中受益匪浅,学习英美文学对于当代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学习它也可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文学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一种态度、一种认识。

  加强对英美文学教育至关重要,在其中体会人生价值,培养自我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为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文素质人才。

  英美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我们应好好利用这一门课程。

  既然我们能从中获得这么多好处,那我们有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常耀信主编: 《美国文学选读》(上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349。

  [2]唐祖敏,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

  [3]陈凌,思维差异:外语教学的新探索广西教育学报,2000(6):32。

  [4]杨叔子,人文教育:民族之基,人才之础―兼谈要重视办好文科[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

  英美文学的教学【2】

  摘 要: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课程的出现,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当前的形势,作者试图从兴趣着手,结合教学实践,对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看法。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英美文学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诸如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的出现,一直处于主干课程地位的文学课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许多学生还对其冠以“不实用”的称号。

  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当深思,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实施文学课的教学,并摆脱其尴尬的境地?我认为,任何一门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其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此,本着“兴趣”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课的教学通常都是以英美文学史及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两大模块为主要内容。

  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的大学生。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往年的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而毕业生的工作也从国家分配变成了自谋出路。

  所以说,知道浪漫主义时期是指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在此期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品;约翰・弥尔顿是哪一年代的人,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等等,对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并不能为日后的就业增添筹码。

  另外,即使有些同学想学好文学课,但是老师课堂上对于文史及作品时代意义的长篇大论,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兴趣。

  那么,文学课到底要如何来上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让他们有所收获呢?我认为,针对当前的形势,文学课的教授可以调整为“当代作品为主,经典作品为辅,同时并配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导入”这一框架。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以当代作品为主,经典作品为辅呢?因为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

  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经典作品,学生将很难把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产生共鸣。

  另外,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通常较为晦涩难懂,而这会导致学生望而却步,进一步失去兴趣。

  然而,近些年的文学作品并非如此,因为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它们都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投入。

  有人担心当代的文学作品不如以前的优秀,课堂上引入这些作品会导致学生不能欣赏最经典的语言。

  其实不然,因为现在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上乘之作,有很多荣获过诺贝尔奖(Nobel Prize)、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等各种奖项。

  例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的作品《最蓝的眼睛》、《宠儿》等就可以被选进文学课堂。

  另外,迈克尔的《时时刻刻》(1999年荣获普利策奖)也可以列入我们的教学大纲。

  同时,还有一些华裔文学作品,诸如谭恩美的《喜福会》,汤婷婷的《女勇士》等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而至于为辅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将那些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的,大众所熟知的《傲慢与偏见》、《简・爱》、《飘》等佳作带进课堂。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为什么要引入西方文学理论的教学呢?在我国高校中,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是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

  很多大学在文学课的讲授中根本不会涉及理论的内容。

  对此,郑州大学的郭英剑教授曾经指出:“文学理论的缺失是令人深思的。”“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经典作品,并使我们意识到经典作家要比过去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复杂得多。”确实,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到了20世纪后,更是百花齐放,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二、教学方法

  在中国,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授课方法都是“老师台上说,学生台下听”,文学课更是如此。

  这往往造成老师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

  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我们要去思索新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因为对文学的认知其实无所谓对错,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告诉大家他们的想法并进行诠释,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释放,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

  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运用。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刘润清,2000)

  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此现代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文学课恰是最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之一。

  因为文学课的信息量非常大,时代背景性也很强,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简单明了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很好的感官上的认识与了解。

  例如,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作者的图片,所反映时代的图片等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兴趣。

  不仅如此,在文学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大量运用由作品所改编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因为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分析文学作品。

  例如,我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著作的讲解,像《简・爱》、《傲慢与偏见》、《飘》、《哈姆雷特》等均采用了影片授课,而对于当代的一些作品,如《喜福会》、《时时刻刻》、《美食祈祷和恋爱》等也都通过电影进行讲授。

  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探讨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活动与行为。

  所以我认为,影视教学在当今社会的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大学生。

  所以,我们要从兴趣着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使得学生喜欢文学,重视文学,而不再使其边缘化。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02,(5):5-7.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英美文学教育】相关文章:

认知诗学下英美文学教育09-30

论文英美文学10-01

英美文学论文10-01

认知诗学下英美文学教育论文10-09

英美文学论文提纲09-30

英美文学的学习技巧10-07

英美文学的现代意义10-26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10-09

英美文学的研究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