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与应用

时间:2022-10-05 17:38:5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与应用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中国传统美学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子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影响与应用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审美心理;审美文化;新闻实践;新闻报道;意境美

  论文摘要: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积淀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作品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也理应将新闻纳入自己的视野,研究新闻美,建构新闻美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予以解释。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

  “美”是—个诱人的字眼,它以其无法抗拒的美丽迫使们不懈地追求它,甚至不惜献身。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凡与美组成的词都能给人以愉悦的遐想和高品位的感受;凡以美作定语的事物。都是^们所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纵观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古往今来,人不分美丑、性不分善恶,都—致有对美的追求。

  当代社会的学术研究,由于方法的多样性和视野的多维性,人们对同一学科性质的认识总会有多种不同的答案。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进人社会学视野中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而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则无疑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

  作为新的学科研究方向,本文力从国人固有的审美心理探讨“美”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和应用,所以我们首先探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问题。

  1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形成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社会文化产品。中国文化从史前直到今天从未发生“断裂”,由此我们才能够对其整体(包括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做宏观的把握和查源知流式的审视。

  启蒙哲学有一句箴言:懂得了起源便懂得了本质,这对于中国这种“连续性文明”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作为—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个由若干民族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杨,它起着凝聚和联系的作用,从而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成为—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国特色的形成,是与中国人的进化及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相伴随、相始终的,我们这里要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或发生自然也不能脱离这一过程。

  按照心理学的理解,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形成,直接和大脑功能、体质特征、血统、气质争理发生的物质基础有关,而这些物质基础最初是由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民族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民族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演化与历史发展趋势。这一点越是在^类文化的早期越是表现得明显。

  2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

  2.1美学视野中的新闻实践

  运用美学的方法,进入美学视野中的新闻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或“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从美学的角度说,它又是一种审美对象”,“新闻作品也是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载体”,新闻作者总是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经历自觉不自觉地融进新闻作品中。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积淀成_种文化理指导并制约着新闻作者写作,使新闻作品写作遵循着“美的规律’’,有着美的内容、美的特征、美的性质。

  2.2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新闻实践的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道德修养、审美倾向、文章之用等方面影响着新闻创作的形成。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境美、语言美,作品的情感真实与语言真实,作品的情与理的思想也对新闻作品构成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如“忠恕”、“内省”的自我修身原则。新闻记者是为社会立言、为公众立言、为社会道德立言的社会观望镜,他首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其次要具备在工作和生活中以他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影响人的道德修养。

  其次,自古以来遗留下来的性善论、仁爱论、扬善避恶论等美学倾向对当代新闻作品仍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第三,儒家美学思想主张文章为政治道德服务,“兴、观、群、怨”,新闻作品要具有社会喉舌和时代鼓手的作用等等,这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及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的新闻理念至今仍然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薄循的职业道德。

  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新闻实践构成上的应用

  3.1新闻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并对书法、绘画艺术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那些优秀的诗词曲赋,无疑不是以其优美的意境赢得读者的喜爱。意境不仅是用来品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优劣高下的标准,也是文学家、书画家艺术创作追求的终极目标。

  新闻报道能否借用意境的创造,以提高新闻作品的品位,赢得读者的喜爱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作品,若能在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来,无疑会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更多的审美愉悦和启迪。因此,研究意境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对于总结我国新闻创作的规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史。

  3.2新闻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写文章同样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有文学语言、行业语言;有普通语言、地方语言。新闻语言和上述的语言类型都有所不同。它既有自己的个陛,又兼有各类语言的特点。因为新闻涉足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接触各种人物,所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规律;新闻报道在使用通用语言的同时,也兼用文学语言、地方语言和口头语言,有时在同一新闻作品中还往往运用多种语言形式,实际上这正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如果说要给新闻语言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应该是: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

  新闻报道是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这就有了—个美与不美的问题,不少新闻界的前辈都强调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要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孔子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教育后人写文章要注意文采,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就十分讲究对汉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新闻语言不同文学语言要讲究辞藻华丽,但是同样不能忽视语言表达的要求。

  3.3新闻结构美

  新闻结构,就是新闻写作中表达内容、体现主题的谋篇布局,或者说是一篇新闻报道组织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也可以说是新闻报道中事实材料的排列方式。它一般包括突出中心、处理详略、确定表述秩序、划分层次段落、设计开头结尾和考虑呼应、过渡等。世界上的任何—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不同,就构成不同的事物;新闻结构!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联系,才能准确反映今天的现实;新闻事实材料的排列方式不同,也由此构成不同的新闻文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越来越倾向于新闻实践,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影响与应用】相关文章:

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10-26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视频资源应用论文10-08

建筑论文: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探讨10-05

口腔修复中医学美学的应用论文10-08

建筑色彩美学应用研究报告10-07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论文10-08

生活中化学的应用与影响论文10-08

美学应用研究思想解读本科论文10-09

浅论民间艺术文化的特点及对当代国画的影响论文10-10

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