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时间:2022-10-05 23:03:00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免不了都要写论文,下面文书帮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工业设计发展到了21世纪,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对人的关心并以实际行动即产品来证明和表达着产品的人性化是当代工业设计的一个趋势。设计师在把握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人群的特征,愉悦人的视觉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消费者自身的需求、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关心。本文从产品设计的精神、产品设计的文化、人性化的精神内涵、人的审美尺度等方面论述了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深层意义及其在产品内的具体表现。强调了“天人合一”这一产品设计的完美境界,倡导运用创新精神将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起来,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美的角度实现对人性的关心。

  关键词:产品设计 人性化 心理 情感 精神愉悦

  一、产品设计的精神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形式、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在这过程中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兼顾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消费者行为研究是工业设计研究的重要支持系统,但现在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大多数研究基础还停留在狭义的人性化设计,即对产品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上,关注的焦点是微观的人机界面,这是不全面的。

  人的使用需求贯穿了整个工业设计的研究,“人性化”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以人为本”中的“人”包含着不同层次和方向的理解,从心理学的基础出发看现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观念。面对产品,剥离了功能,剥离了形式美的法则,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决定了这件产品生命的长短。

  二、产品设计的文化

  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发人们对于产品更深层次的需要:产品的内涵。

  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善于根据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人群的特征,在愉悦人们的视觉的同时,关怀人的情感和社会生产的理性走势。这样的关怀即使是细微的或者片面的。也会令人感动,而感动本身也会产生美感。因此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设计中人的因素;分析产品语意中情趣的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人生活于世间,需要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表达他的情感、理念、信仰,即他的存在。对于设计师(狭义上)来说,设计是一种表达方式,他通过线条、面积、体积、色彩、质地、光影等语言表达一种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产品设计的好坏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产品流行性的趋势的形成是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和由此带来的生活状况的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文化和审美三者综合力量的显示。设计也是一种游戏,增加人机界面的互动性,让产品和人有情感的交流沟通,使产品给人亲近的意愿,达到人—物—人的沟通。

  三、人性化精神的内涵

  (一)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例如1988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的各种“RoBo”的系列录音机和收音机,采用了玩具化的造型,再配以鲜艳的色彩和粗大的按纽,使这种高科技、高保真的产品简单化,表现了人们轻松驾驭机器的思想,受到不同年龄消费者的青睬。设计师的产品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二)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些设计师已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1987年美国年轻的设计师莉沙•克罗恩(Lisakmhn)设计的被称为“电话簿”的电话机获取了当年芬兰造型艺术大奖赛的头等奖。该电话机摈弃了常见的电话机毫无特色的造型,而是借寓于日常生活,使之更简便实用。它看上去象一本打开的书,隐喻着它象书一样会成为人们“友好的使用者”,其造型强有力的表现出文化中的信息交流连续性——从昨日的印刷手段到今天的电子形式。

  科技的发展使许多电器具有更多更微妙的功能和更复杂的操作程序,如何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被消费者认同是80年代以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克罗思的设计给出了一种答案,通过一个熟悉的物品创造一种可视的比喻,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又符合超薄型设计的要求。克罗恩的获奖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意学的成功运用。

  (三)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

  设计师还在如何使产品更具个性化及适合人体体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产品能像穿戴的衣服和珠宝那样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使设计物与使用者融为一体。如手机的设计就需要充分地考虑使用者的情况利用人机工程学,促使“手”与“机”的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给使用着带来愉悦。

  (四)对弱势人群用品设计倾注热情

  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注已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由设计师文森特•哈雷设计的“残疾人用电脑操作器”,方便了手不方便的残疾人,其灵巧的造型、安详的色彩和适合口型变化的形式,为他们打通了一条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新时代文明成果的途径,是对人性平等正直思想的高扬。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使得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提高轮椅达到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像正常人一样使用酒吧台,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力。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五)设计师设计思维的人性化

  80—90年代的设计师还找到了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通过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反馈消费者信息,来达到设计物与使用对象的协调。强调设计师与消费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这实质上反映了设计人性化的潮流和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逐步转向人性化层次。设计人性化趋向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并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艺术性设计成为人与设计和谐亲近的纽带。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设计与人的融合状态。即中国古代哲人所宣扬的“天人合一”。

  工业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是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产品,工业设计可以说是人的需求的产物。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人性化已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不变准则,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作为生物体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既有来自生理方面的需要,又有来自心理方面的精神需求。人作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生物性的满足并不是唯一的需求,精神等需求有时会走到前列而占据重要位置。不同形态的造物,反映着人需要的变化和多元。从一般实用工具用具生产到艺术质的造物——工艺品,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这些不同层次的造物生产表现着人类上升着的需要和追求。

  四、人的审美尺度

  审美尺度即审美的价值尺度。审美价值属于精神价值范畴。人类的审美活动或者过程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方面,审美价值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是形成对象的外部形式、尺度大小。颜色、亮度、表面特征等自然性质。这种性质不仅为我们审美感知客体的纯自然现象所固有,也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现象如艺术设计产品、艺术作品所固有。第二是位于这种感性现实后面的东西,它来自于人的认识与感受、人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即审美价值的规律与意义,是人与审美对象关系所表达的意义。在工业设计中审美尺度是衡量产品“设计”方面好坏的标准,在产品的外部形式迎合大众的审美倾向,同时它又符合审美价值的自身的规律及意义,它才能算为设计成功的产品。

  在产品诸多的审美因素中产品的语意是尤为重要的。产品语义学实际上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只不过产品语义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视觉图形、图象与型态,与文字语言相对可称之为图形语言。产品的形态、构造、色彩、材料等要素构成了它所特有的符号系统,从整体视觉感受到每个构成局部的细节,通过这个记号系统,设计师传达出设计意图和设计思想,赋予产品以新的生命;通过这套符号系统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属性和它的使用操作方法,它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沟通的媒介。艺术作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创造出一种具有情感意蕴的形象体系,这种形象体系是一种视觉或听觉的审美存在物,是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审美反映,其中既包括对社会生活内容的再现,也包括艺术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艺术的美是反映美。而技术生产的产品设计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现实,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同时也具有精神功能,因此设计的美是现实美。有鉴于此,产品的形式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涵义。

  五、人性化设计的其他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物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物的功能及形态来传达的。人们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就如同它从此有了生命力。人们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这是人对外界事物产生的直观认识,一般称为认识的感性阶段。当设计使产品在外观、肌理、触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产品具有了“人情味”时,我们称之为感性设计。

  人是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审美取向。然而一件产品是面向所有需要使用它的人群,那么设计就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用不同的设计诉说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语意不同的精神。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人的精神和意志,决定着设计的思路,决定着设计的方向。精神是打动心灵的东西。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工业设计中人性化的关怀体现了产品设计的精神,即通过产品的外在形式从心理上对产品的使用者进行关心,满足他们对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要求,进而享受到产品带来的美感,设计是创新精神运用于实践,从而打动心灵的东西,让我们用人性化的精神感动着人。

【产品设计中的人性之美】相关文章:

浅析《边城》人性美10-05

人性之美作文06-04

浅谈建筑艺术中的比例之美论文10-08

自然之美10-06

和谐之美02-17

汉字之美10-07

美术之“美”10-08

永恒之美10-05

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之崇高美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