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0-03 01:32:1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编为各位艺术类专业的同学推荐的论文,欢迎阅读!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广西高校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并肩负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从而归纳出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倡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民族地区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将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充满商机的市场推动着多种设计门类的发展,为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经受着改革的考验。艺术设计教育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标准模式,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孕育出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大相径庭,设计的服务对象与市场变化多样,因而本着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建立起动态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而特色办学将成为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定位

  专业设置既是市场需求动向的折射,也是学校服务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体现,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办学中高度关注的重要理由。在市场经济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之下,广西的艺术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得以蓬勃发展,不仅艺术院校开设了门类多样的艺术设计学科,甚至工科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各大高校纷纷创办艺术设计专业,这在数量上极大填补了设计人才的空缺。

  而横向审视后,不难发现广西各大高校中的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设置是很相似的,具体表现为一所院校增设一个新专业,其它院校很快效仿增设,这显然不利于形成各院校之间的学科专业特色,而一所院校、一个学科的办学特色,是有意识的向逐渐个性化、特色化、系统化的趋向行进。广西各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缺乏总结、调整、更新的过程,对于同等类型专业的办学情况和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缺乏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以至于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区分具体专业的重要标志,一定程度上体系出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与规格,为高校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提供了基本依据。广西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一些共同理由,即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对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其培养目标还停留在技能型的打造,各高校之间培养目标缺乏特色始终拉不开距离。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优化,可以完善专业建设。在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时 ,应加强专业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把课程设置从传统的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在本专业学科基础之上寻找和其他专业学科的契合点并融合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学科复合后的综合课程,将复合型人才所需多学科知识整合为全新的有机整体。

  1、转变传统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创造性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多边性。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更应该注重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原创力 ,激发发散性的、 灵活性的及独创性的思维,善于用创造性的策略来解决理由,加大原创思维训练量,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模仿性设计到创造性设计的模式变迁。目前在广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创造学课程的并不多,“ 创造学”课程也大多是开设在传播学专业之下。

  而像图形创意、产品创意、创意思维表达等创造学类型的课程零散地分布于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或课程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在创造学课程方面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尚未形成通识培养的平台。此外,现代设计的物化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多方人力物力合作才能最终达成,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方式也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应用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将学生带入社会项目、虚拟课题等设计实践中,以设计团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把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实践项目结合起来做研究。另外鼓励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竞技性,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设计和组织策划的能力,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区域民族文化的植入,深化与民族地区经济的互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世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彝、仡佬、水、同、京等十二个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历史因素的制约,广西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而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源 ,在特定的区域世代相传,历史上民族地区的传统艺术以其特有的视觉方式表述着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 ,体现民众对物质 、 精神的需求取向。

  将区域民族文化的设计元素吸收、再创作,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材料工艺来表达,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产品,不仅能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市场需求,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更肩负起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处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理应在课程教学、 媒体传播等平台植入区域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体现民族地区的艺术设计办学特色,使设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价值,发挥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

  市场运作的时代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族地区的新型旅游经济开发需要文化来支撑,如桂林阳朔的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刘三姐”正式运营商敏锐地抓住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商机而成功运作的典范,可见民族文化是具有较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模式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地民族文化作基础,而教育是最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方式 ,艺术设计教育更是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实现着民族文化的视觉化、形象化。民族地区的艺术人才培养应注重地域特色的开发,以民族文化为沃土,从教材、 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等方面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族文化的样式和内涵 ,不断调整知识文化结构,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

  广西高校中开设广告、包装、室内装潢等设计课程较多,当然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但调查得知,一些依靠传统手法的工艺品及手下制品也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如娃仔背带、头饰等民族特征鲜明的商品有着独特的经济文化价值,外商不惜重金购买,而广西在民间工艺品设计、民族服饰设计等课程的开设较少,普通培养模式产出的设计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对此的需求,因而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上将更注重专业课与市场合作的内容,把市场信息与需求带到课堂中,实现市场教育互动。

  结 语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地域民族文化为沃土发展特色办学,像广西这样的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迎来的“设计生机”,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是一种考验,如何把握市场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让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区经济动态发展,使艺术设计人才更符合于市场需求,是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深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刘锁.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途经[J].艺术教育,2009.

  [3]张鑫月.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之互动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章: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06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0-11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0-05

关于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的论文10-08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1221”人才培养模式10-08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0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08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10-09

新时期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0-08

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