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中国乐器

时间:2022-10-07 06:10:12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乐器

  中国乐器

中国乐器

  摘 要: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文章主要探讨古筝的起源,各个时代筝的发展,筝的流派,并以浙江筝曲《高山流水》进行分析。

  关键词:筝的起源;筝的流派;筝曲结构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

  其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演奏上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可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

  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自古以来,人们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圣洁的象征和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对古筝进行分析。

  一、古筝的起源

  早在西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秦、越等国。

  古筝真正的起源,具有许多种版本。

  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

  1.筝源于瑟

  在史料中,可看到多处皆有因争瑟一分为二而成筝的记载。

  2.筝筑同源

  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指筝和筑皆是由简单的竹制乐器所演进而生的。

  3.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二、各个时代筝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经在秦、越等许多地区流传。

  到秦、汉两代,古筝已经有相当普遍的发展。

  三国时期,筝作为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人雅士的普遍重视。

  东晋、南北朝相继和乐而起的清商乐中,筝更为广泛的用于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

  隋唐,筝乐艺术在中原地区呈现出“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琴筝”的繁荣景象。

  虽然宋、辽、金、元时期历经战乱,而唐代的许多传统音乐也都已散亡,但宫廷燕乐中仍有筝独奏、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

  明代,筝作为主奏乐器参与诸宫调、杂剧等综合性艺术。

  清代,筝的音域扩大。

  三、古筝的种类

  1.《传统筝》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这、十五弦筝、十六弦这。

  河南传统筝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身长。

  2.《改革筝》上海二十一弦筝、扬州十八弦这和二十一弦这、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

  四、筝的流派

  (一)河南筝

  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其形成与河南大调曲子及河南曲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河南筝曲的音阶构成中大多多用变�找舳�很少用清角音,近乎于三分损益律的七声古音阶。

  河南筝曲包括版头曲和牌子曲两部分。

  代表人物曹东扶。

  曲目有《上楼》、《下楼》等。

  (二)山东筝

  山东筝曲主要流行于山东菏泽地区,主要由山东琴曲、山东琴书唱腔曲牌以及民间小调组成。

  有“山东尚为齐鲁地,东有扬琴西有筝”之说。

  这个地方的筝曲数量比较少,而传统筝曲主要是金灼南先生和金以埙先生留传下来的。

  山东筝曲分“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

  代表人物高自成。

  曲目有《汉宫秋月》等。

  (三)潮州筝

  潮州筝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

  潮州筝乐主要采用朝州音乐的二四谱记谱方法,在演奏时用得最多的是食指,以二、四、五三音为调式骨干音。

  乐曲十分讲究板式变奏。

  潮州筝曲中的八板体筝曲的来源是潮州音乐中的以琵琶、古筝、小三弦为主的“细乐”。

  潮州十大套曲和连套曲都属于这类曲目。

  代表人物高哲睿。

  曲目《寒鸦戏水》。

  (四)客家筝

  客家筝源自于广东汉乐。

  客家筝的形制与潮州筝大致相同。

  客家筝曲目中的大调筝曲皆为八板体。

  客家筝曲有一部分乐曲来源于汉剧的戏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曲牌。

  曲调比较明亮活泼,因为常用于戏剧中的串场音乐,所以叫“串调”筝曲。

  串调筝曲中,凡是曲中有中板者,其演奏顺序和“大调”的一样,也是先奏慢板,再接中板,由慢而快。

  代表人物罗九香。

  曲目《崖山哀》。

  (五)浙派筝

  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或杭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

  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身长110厘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五声音阶定弦。

  浙江筝曲的一部分与杭州流行的一种说唱音乐“杭州滩簧”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还有一部分浙江筝曲来自江南丝竹音乐。

  一些曲子从琵琶曲中移植而来的传统古曲。

  代表人物王巽之。

  曲目《三十三板》《高山流水》。

  (六)福建筝

  福建筝乐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山东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地区,习惯称福建筝为“闽南筝”。

  清朝至民国初年,在诏安、云霄、漳浦、东山一带,古乐演奏极为盛行。

  欣赏《蕉窗夜雨》

  (七)陕西筝

  陕西筝,又名秦筝。

  陕西筝曲是在“秦腔”、“道情”、等陕西民歌、民间乐曲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而成,由于充分运用了秦声的调式和旋律特点,因此其风格独特,与别的流派迥然不同。

  代表人物周延甲。

  曲目《姜女泪》

  五、以浙江筝曲《高山流水》进行分析

  (一)《高山流水》的取材及版本

  《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取材于典故“伯牙鼓琴遇知音”。

  有多种谱本,其中浙江筝曲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流传较为广泛。

  其曲调优美,韵味深长,八度,花指,刮奏等演奏技巧,描绘出一幅“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美丽景象。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该书在解释中说:“《高山流水》本来只有一曲,到了唐朝分为二曲,而不分段数。宋代分为《高山》四段,《流水》八段。”这首曲子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并且有着高超的琴艺,但是身为楚人却侍奉晋主。

  有一次,他在路过汉江时,看见当时的景色,忽然有感而发,拿出琴开始弹奏,未曾料想到,一曲未了,却弹断了琴弦。

  其实,当他抚琴的时候,就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一直在观望,他便走过去和那人交谈,在言谈话语之间,伯牙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人其实修道很高,于是,他俩相谈甚欢。

  这个人便是钟子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一个善于弹琴,一个善于听琴。

  随后,伯牙又开始弹琴,当琴声低沉有力的时候,子期说:“巍峨壮丽的高山绵延不绝”,当琴声清淡舒缓的时候,子期又说:“涓涓细淌的流水蜿蜒不断。

  伯牙为遇到这样一位懂他的知音而感到非常的激动。

  两人相约第二年再次相会。

  可是,当俞伯牙如期来到相约地点的时候,却迟迟不见子期的身影,后经打听,才知道子期在不久前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伯牙来到子期坟前,弹琴一曲以告慰知音的亡灵,随后他砸断琴弦,发誓再也不弹琴。

  自此之后,便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样的说法。

  《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有琴曲和筝曲两种,虽然名称相同,也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觅知音”,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曲子,本文着重谈论的是浙江筝曲《高山流水》。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有三个最普遍的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曲,一个是河南筝曲,还有一个便是浙江筝曲。

  这几首《高山流水》虽然名称相同,但却是三首完全不同的曲子。

  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以山东老八板筝曲创作而成,乐曲情感较强烈,速度较快。

  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是河南曲子板头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之一。

  乐曲结构严谨,旋律流畅而起伏多变。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是二首筝曲中近人研弹,表演最多的一首曲子,曲风较为柔美,感情也更加柔和,细腻,速度适中,快慢相宜,有着很深厚的意境。

  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

  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

  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

  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二)《高山流水》的筝曲结构

  浙江筝曲的《高山流水》是由王巽之传谱,范上娥整理改编的。

  “高山流水”一词是指大自然壮丽的景色,它与乐曲有机结合,将现实生活中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作为乐曲的表现内容,借景抒情。

  这首曲子有着古朴典雅,浑厚细腻的特点,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它是中国传统器乐曲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还选入了《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并且成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被选入《古筝教学法》。

  《高山流水》全曲共有五个乐段143个小节,由“高山”和“流水”组成,分为三个部分,五个乐段。

  前面3段表现“高山”,第4段表现“流水”,第五段是乐曲的尾声。

  整个曲调呈现了“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气势。

  第一段“高山”中,技巧上面主要是对双八度指法的掌握,而且古筝是件弹拨乐器,如果没有摇指是无法表现长音的。

  在这段音乐中,要求把音“拉”得很长,要把弦在无形中提起来,不但要在手指方法上加以控制,还要用气息来贯穿,因此在演奏中需要把心情控制得沉稳,这样才能表现出空灵悠远的感觉。

  “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法,我认为是这首乐曲最难演奏的一段。

  首先是就在刮奏中要把旋律音弹清楚,在技巧和指法运用上要注意二指的用力,在刮奏时要轻,在旋律音时要用力把音勾出来,左手的上滑音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还要注意右手在刮奏时不要断,将水流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

  (三)《高山流水》的演奏技巧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为G宫D调,是一首旋律优美难度较大的作品。

  演奏该曲需要有较好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

  所以演奏这部作品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要有丰富的情感。

  弹奏《高山流水》,首先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投入,起始一句,便将人拉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我们好像已经神游在三山五岳,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

  所以,抓弦的低音部分要空旷,具有深度和广度,突出空间感和稳定性。

  滑音要中正平和,使古风古韵油然而生。

  抓弦中间的同度按弦弹奏,左手下按速度不宜过快,应徐徐而进,好似看到雄伟的山峰时的内心感受。

  2.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高山流水》有“高山”也有“流水”,在实际弹奏中对乐曲的整体把握要有分也要有有合:首先,就是要把“高山”和“流水”这两个部分分开,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通过音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来获得乐曲直观的感觉;其次,就是要把“高山”和“流水”合在一起,从而才能达到演奏风格和表现情感的一致性,最终才能达到完善整体音乐效果,表现乐曲内容,深化音乐主题的良好效果。

  3.要有技法技巧。

  其实要把《高山流水》演奏好,它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对音准把握、力度掌握、节奏处理、音色提炼、左右手协调以及颤弦、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的处理上。

  第一乐段第十二小节至第十八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抓弦套同度按弦的弹奏,二是颤弦的弹奏,三是花指的弹奏,四是前倚音下滑弦和本音按弦上滑弦的弹奏。

  第二乐段,乐曲的感觉和第一乐段已经有所不同。

  第一乐段速度较慢,运用了大量的跨八度抓弦来渲染高山雄伟的姿态,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而在第二乐段,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加强了旋律性,整体感觉类似白描,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山峰山谷的景色。

  一开始的两个小节,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在音高上相差了一个八度。

  这种不同音高的对比,好似回声,在山谷之间回荡。

  比如曲中的几小节,在演奏的时候,右手中指加重音,向下压弹,而左手要不断地上下滑音,这样听上去的感觉就好像是把石子丢在水中从而形成一层层的水波,这样达到音乐形象是非常的生动的。

  第4段“流水”部分是这首乐曲最难演奏的一段,水在大自然中变化万千,仿佛小溪流水的潺潺声,或者更有大江东去磅礴气势,放眼望去有瀑布倾泻的奔腾景象,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这段的演奏上要注意情绪变化的把握。

  演奏时要注意谱面上强弱的标记弹好旋律音,在演奏时技巧和指法的运用要注意二指的力度,刮奏时要轻,弹奏旋律音时要用力把音勾出来,但刮奏时不要断音,这样水流的声音才会不断,生生不息的意境通过技术的运用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乐曲第5段是全曲的尾声,仅有九小节,它的组成短小而精悍,在处理乐曲时要注意它的意境,声音不仅浑厚饱满而且要有底蕴,同时要与前面两个部分联系起来达到统一。

  弹奏时右手的抓弦部分是高山的主题,左手刮奏代表流水,象征高山的低音抓弦和象征流水的刮奏要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山水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演奏完《高山流水》之后,留给我们的是余音袅袅,意犹未尽,联想不断的美好感觉。

  我们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学会了一首乐曲,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弦的感悟。

  我们不仅追求技巧的娴熟,乐曲韵味的优美,还要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产生对人生乃至真理的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

  参考文献:

  [1]白庚胜.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王天一.古筝名曲句句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3]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黄姗姗.悠悠古音[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中国乐器】相关文章:

神奇的乐器作文02-19

安徽出土的先秦乐器10-05

乐器店的对联集锦10-10

音乐与民族乐器的教案10-09

乐器租赁合同06-23

关于乐器的谜语有哪些08-08

女生适合学什么乐器02-02

人声乐器的制造过程10-05

乐器店创业计划书10-08

乐器买卖合同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