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6:01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

  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变,为高校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面对这种新形势,高校声乐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声乐人才。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

  摘要:声乐教学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严重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如何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是现在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看法和解决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育;改革;建议;创新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极为迅猛。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声乐专业等音乐课程,帮助学生们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声乐教育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提高声乐教育效果对改善音乐教育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声乐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声乐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不断完善声乐教学,推动音乐教育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进行高职院校声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在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再适应现代的声乐教学,非常不利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正因为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才要去变革,正如xxx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一个国家才能持久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只有不断的变革,不断的将高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使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持久发展。

  二、高职声乐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高职声乐教学的改革,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声乐课的重要性。

  并且新的改革不断影响着各大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模式等。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一个通过专业的训练提高技巧,理论知识提高修养,多项教学课程与内容并重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元声乐教学课程体系。

  (一)声乐演唱基本理论与声乐教学法课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培养中,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只是一方面,另外他们以后要作中小学老师,就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要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还能使学生具有真正的声乐教学课外辅导能力。

  (二)通过声乐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声乐教学能力

  声乐作品多如繁星,风格也大不相同,学生们要想全部演唱是不现实的。

  学习声乐作品赏析这门课,通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声乐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认识,这对他们的声乐教学是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的。

  (三)通过开设声乐艺术实践课,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知识要运用到实践当中,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完成正常的音乐教学任务,还应该搞好第二课堂的声乐活动,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声乐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增长和提高音乐修养和文明素质。

  三、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端正声乐教学的位置

  在现阶段的高职音乐教学中,许多的老师并没有把声乐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这个现象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这是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加强教师对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把声乐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进行应付,认真负责的教好每一节课。

  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他们的声乐学习能力,要从思想上对声乐教育改革加大重视程度。

  (二)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在高校建设发展中,不断要加强师资力量,同时对于硬件设备也要有所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先进技术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所谓一举两得。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大大吸引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进行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观看影碟、教师示范,为学生们解除疑惑,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进行学习。

  教育工作者们要为学生们的学习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们才可以更加自由的学习知识,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思维便开始跟着活跃调动,在越快的课堂氛围中,充分的展示自我。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产生属于自己独有的思维,打破传统思想,发展处理新事物关系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不单单去满足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用崭新的理念来处理问题。

  我们要培养创造型人才,不断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就需要在声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

  所以,不断进行声乐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学方法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拓宽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

  (四)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不管是哪一科目的教学,都需要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在高职声乐教育的改革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将设置教学目标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只是单纯的去应付作业,机械地完成老师的任务,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这对不利于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的放矢,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声乐教学。

  (五)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声乐学习中,多多与他人交流对音乐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鼓励学生们团结协作,引导他们探究式学习。

  老师可以用分小组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配,使学生们之间可以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这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的讲解,并且在教材的使用上,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对于一些难点的部分,采用合适恰当的形式便于学生们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提升自我,发展自己,并且培养与吸收一批年轻的教师团队,壮大教师力量,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不能固步自封,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潮流,

  留给自己充足的时间用于学习和补充,对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的思想不断跳跃与发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减少保守,在有限的书本知识上扩展想象,更好的展示自我。

  改变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更不能宣扬迷信思想,努力的为学生们打开思想的大门,让其心灵达到释放,创新意识得到发扬,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好的蓝天。

  (六)加强声乐师资建设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比较薄弱的,这不利于声乐教学的长期发展。

  因此,要想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就要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因此,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让他们有能力胜任,还要加强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只有这样,声乐教学才能持久发展。

  四、结语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要重视声乐教学的改革,并且给它合理定位,不断的创新,不断改进,让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国勋.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5]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民族声乐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进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关注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质,结合先进的民族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探索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愉悦性,促进学生的中国民族声乐学习,使中国民族声乐这颗现代艺术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与艺术表达,因其节奏鲜明、音调感人、上口顺耳、讲究音韵的美学特点深受广大听(观)众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对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立足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质,在现代民族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以期使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民族声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升华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憧憬和向往。

  一、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质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拓宽,由此带来的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超越传统、清新迥然的心理特质。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反感人云亦云,喜欢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处理各种问题。

  二是求新、求变的心理强烈,不喜欢陈旧的、模式化的教学或学习方式,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好奇心,渴望对未知的社会、文化、艺术有更多的了解,喜欢在探究中破解疑问、获取新的知识和认识。

  三是情感和情绪尚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还比较差,面对各种刺激和压力,容易过度兴奋或消沉,使得得情绪忽高忽低。

  四是意志力还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颓丧,甚至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

  五是在声乐艺术方面,追求流行和时髦的表现方式,对传统的、高雅的艺术形式缺乏理解和欣赏的知识基础。

  二、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面对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质,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学生艺术教育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着力探索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把民族声乐教学作为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优化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民族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结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民族声乐抒发的思想和情感以直观教学情境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掌握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学习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通过精彩的视频对应歌词“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明确歌曲运用“天上”对“山下”“月亮”对“小河”的方式来拓展反差角度、拉大时空跨度;采取把哥哥比作月亮、把自己比作小河的巧妙映射含蓄地表达出哥哥与妹妹就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在深山、月亮、小河的情景交融中感受思念者充盈天地间的深情。

  有情境做铺垫,原本略显沉闷的民族声乐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精彩,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习兴趣自然更加浓厚,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逐渐形成。

  2.优化课程设置,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色

  课程设置是教学的基础和导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完善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色是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关键性要素。

  第一,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本”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和专业素质恰当选择专业教材,以帮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声乐曲目、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歌唱习惯为首要教学目的,通过遴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不同曲目,让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提高。

  第二,教学曲目要全面,尽可能多地包涵中国民族声乐的各种形式。

  如戏曲、地方小调、传统民歌、歌舞性歌曲等。

  地域范围要避免遗漏,既要有西北的新疆民歌、山西民歌,也要有东南的江苏民歌、福建民歌,既要有汉族民歌,也要有其他少数民族民歌。

  第三,既要积极采用经典且具特色的艺术作品作为范例,更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多选择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让学生掌握民族声乐的发展动态,构建学生对民族声乐学习的新认知。

  3.采取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现代声乐教学理论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探究式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是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打破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民族声乐作品自主、互动的研讨与探究,

  启发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识,自主完成民族声乐知识的获取和民族声乐素质的提高。

  如学习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时,针对歌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起是容易摘起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阿哥的白牡丹呀,摘不到我的手里是枉然。”让学生讨论:一是歌词的“双字双句尾”格式;二是以景抒情的艺术表现优势;三是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四是听歌曲,体会假声和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放飞想象,增强了学习过程的和谐性。

  4.优化教学评价,升华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综合性考量,是提升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针对青少年学生视野宽广、头脑灵活、自我意识强烈的心理特质,教师的教学评价必须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相适应。

  第一,评价要突出激励性,以尊重、欣赏和期望为基本原则,评价语言洋溢积极的情感因素。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作品再创作及演唱实践,也包括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三,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每个学生,注重对学生的纵向比较,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以教学评价的优化帮助学生逐步达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气韵贯通、神形兼备的声乐演唱境界,升华学生的学习信心。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质,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策略,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国民族声乐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彦睿.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与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5(05).

  [2]张瑞红.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5(12).

  [3]李娜.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探索[J].当代音乐,2015(21).

【声乐教学改革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论文10-08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论文10-08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09

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10-08

高校美术学教学改革创新论文10-09

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改革创新论文10-08

浅析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论文10-08

浅谈本科院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10-08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