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时间:2022-10-01 01:13:2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声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培养策略有一定关联。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第一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一、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使得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也愈来愈多,音乐教育专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声乐教学作为音乐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当前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当下声乐专业教学不仅存在着教学模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硬件设备落后、授课效率低下的问题,还存在着声乐教学目标不清晰,师资综合能力不足等缺陷,

  导致很多学生专业素质较差,有的连基础的声乐教学能力都不具备,对当今社会音乐发展趋势的把握更无从谈起。

  尽管高校音乐教育消耗了大量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培养声乐人才,最终却出现学生难以成才的尴尬现象。

  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自身音乐素质的不足,在教授学生时便会时常出现自己会唱却不会教,或者仅仅只是照本宣科的读教案。

  因此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入门时期便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段,即使具备较高的声乐天分也很难发挥出来。

  照此下去,又使得一大批音乐潜力股被埋没,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这也与“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使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的现代教育观的核心相违背。

  另外,当前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

  一些学生虽然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声乐基础知识也较为扎实,但在登台表演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不足,无法在舞台上展现出应有的技术水平。

  这也是由于高校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学生参加的表演活动极为有限,自然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表演能力,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更多的也只是应用于自己玩乐。

  因此,作为学生成才的摇篮,高校必须认真总结当前声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制度,

  为学生成功的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两种。

  其中,专业声乐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较多侧重于学生的演唱技能与表演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而普通高校在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主要是依据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学生的实际声乐学习情况不容易被及时了解反馈,从而使教学收效甚微,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声乐知识。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大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普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学生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与审美能力,使得声乐表演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声乐表演的学习更多的只是依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模仿,不能够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声乐的本质与灵魂,严重影响了未来声乐教育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当前,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由于过多的强调声乐教学的表演价值,片面的追求“贪多贪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声乐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内容便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向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偏差,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严重不足。

  另外,传统的内容设置模式使得声乐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声乐实践中去,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声乐教学内容的接受。

  (三)声乐教学模式不科学

  目前,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仍较多的沿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但教学方式落后,教学针对性也不强。

  教学过程不能够结合学生声乐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对当前一些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

  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停留在单纯的唱歌模仿上,失去了对声乐学习的主动和创新意识。

  高校在课程模式设置上对学科间关联性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声乐教学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声乐教学模式的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

  (四)声乐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足

  作为高校的声乐教师,不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是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其自身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状况。

  而由于高校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声乐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培训,导致其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高校在制定声乐教学与培养目标时,就应坚持专业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声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声乐表演技巧与方法的传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声乐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声乐教学实践,使声乐教学目标尽可能的符合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二)制定合适、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可以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高校需要选择适应当前学生学习特点的声乐教学内容,并提高相应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教授声乐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演唱与表演方法,还要深入了解到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与环境,全方位的把握作品信息,并将其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增加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感受力与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声乐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一些较为难懂的声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

  只有这样,声乐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改革声乐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和学生融入学习的氛围中,也是有效声乐教学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地知识传授功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时就需要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在传授声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现代较为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将相关教学资源传递到学生面前,

  进行多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个别课”、“小组课”或“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进行声乐教学。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集体教学模式优势,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四)重视声乐实践教学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多唱多练”才能够较好的掌握声乐教学中的演唱与表演技能,因此,高校在设置声乐教学课程时,必须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声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找到表演感觉。

  另外,高校还应尽可能的提供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实践中去,并引导学生对经典歌曲进行创新与改编,激发其创作意识与创作灵感,进而提高自身综合音乐素养。

  如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声乐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