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浅析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文化艺术论文

时间:2022-10-08 02:58:35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文化艺术论文

  0.引言

浅析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文化艺术论文

  伴随着新化山歌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环境的转变,新化山歌艺术特征与传承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热点关注。

  1.新化山歌的起源

  新化原本为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过去称其为“梅山峒蛮”。经历了长时间的名族融合之后,居住于此地的少数民族逐步汉化,却依旧维持着唱山歌的习俗爱好。起先,新化所呈现出的是一类村落巫教文化,通过这一文化能够很好的诠释新化人对于社会生活、征服大自然的形象记录。歌谣在新华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化人通过歌谣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梅山村落的民俗风情、社会变迁。以《恶人自有恶人收》、《清末民谣》为例,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湘中地区农民对革命运动进行了积极地响应,民谣对那一时期的革命情境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彰显了梅山人民的革命信念[1]。新化属于梅山文化的起源地,新化山歌自然与梅山文化存在着莫大的关联,梅山文化原先呈现出的为一类村落巫教文化,于当地人家神龛中,通常会列出梅山祖先神座,每逢重大节日均要开展祭祀活动,于祭祀活动期间都会邀请巫师来进行作法念咒,此类形式亦是新化山歌起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化山歌属于瑶族、苗族以及汉族等多个不同民族文化有机互融的产物,属于我国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劳作生活所产生的艺术结晶。在多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影响下,使得新化人民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更加的生机勃勃。

  2.新化山歌的类型

  2.1新化山歌的形式类型

  新化山歌的形式各式各样,于局势结构角度对新化山歌进行区分,分别有四句头、八句头以及长段子等,还有五字式、七字式以及长短相间式等。新化土地广袤,所在地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新化语言有着“十里不同音”的特点,由于地域差异,新化山歌的唱腔也存在不同形式,分别有平腔唱腔形式以及高腔唱腔形式,其中平腔唱腔形式在城区、田坪以及白溪等区域较为流行,代表歌曲有《五更金鸡叫》、《波罗山歌》、《小小画眉小小莺》等[2]。高腔唱腔形式在上团、天门、奉家以及金凤等区域较为流行,此部分地区的山歌有着一系列共同的特征,即节奏轻快自由、音调粗犷嘹亮以及拖音相对较长等。演唱者通常会借助假声使得山摇水动,从而给人以激越、高亢、野性美的享受,代表歌曲有《神仙下凡实难猜》等。

  2.2新化山歌的内容类型

  自新化山歌内容角度展开划分,其分别包括生活类、历史类、情歌类、传说类、节庆类、劳作类以及儿歌类等内容类型。其中,生活类的新化山歌,代表歌曲有《世间最苦单身娘》、《十八姐三岁郎》等,此类歌曲所传达的是对过去不合理封建婚姻制度的讽刺;历史类的的新化山歌,代表歌曲有《骂歌》、《歌本歌》等,《骂歌》反映了新化劳动人员对宋将田绍斌杀害梅山峒民的谴责,《歌本歌》则讲述了新化山歌的产生;情歌类的新化山歌,又称作“陶情歌”,是数量最多,最被新化人民所传颂的,代表歌曲有《十二月望郎》、《屋前屋后莫唱歌》以及《梽木叶子开花碎渣渣》等;传说类的新化山歌,代表歌曲有《杨益和潘九娘》等,这首歌讲述的是担柴郎杨益被梅州潘九娘 相亲相中的传说故事;节庆类的新化山歌,则包括神诰、喜堂、庙堂及酒赞等不同种类节庆歌曲;劳作类的新化山歌,则包括猎歌、樵歌、开山歌以及秧歌等一系列劳动号子;儿歌类的新化山歌,代表歌曲有《摇啊摇》、《月光光》等[3]。

  3.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

  3.1新化山歌调试特征

  于湘语方言地区,受湘语方言语调特征影响,当地人民在歌唱过程中,往往会选取一类通过小三度音、大三度音互融的音调转换为歌唱旋律。结合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新化山歌音乐大部分均由四声音列、五声音列构成,还存在小部分新化山歌是由三声音列构成,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所创作的新化山歌则出现了由六声音列、七声音列构成的情况。于新化山歌中,它是由两种不一致形式的小三度音、大三度音互融的音调转换为l、do、mi、sol四声音构成,其中la为低音部位,因此通常是调式主音,产生出新化山歌中一种十分多见的调试羽调式[4]。以歌曲《神仙下凡实难猜》为例,如图1所示,此为一首架构于缺商音的四声羽调式的曲谱,其作为一首高腔新化山歌,反映的是对生活的调解,对疲劳的疏解。在图中的曲谱中以纯五度、小三度及大三度为主。此外该首山歌中十分频繁的出现羽音,于歌曲第一小节便产生了整支曲子的最高音,曲谱表现为嘹亮、激越的特征,该支曲子末尾结束于调式主音la音之上。

  3.2新化山歌歌词特征

  新化山歌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通常所呈现的便是新化当地人民上时间以来的民俗风情、社会变迁。新化山歌歌词口语化随意自由,通俗易懂,简练直白。

  3.2.1口语化

  民歌乃是口头保存、口口相传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民歌歌词通常也是由口语形式进行表现,歌词所选取的相关语种,自语法、语义以及语音等角度对民歌风格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新化山歌之中,歌词表现出十分口语化的特征,歌词取自生活、反映生活,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均转化为歌词进行记载,如歌曲《娘女辩》中的歌词“答题胶卷,摇头晃脑,搔耳抓腮读得莫奈何”及“寻花问柳,疯疯癫癫,放放荡荡唱山歌”;如歌曲《麻雀儿麻》中的歌词“爷在桃园踩细茶,翁妈在灶屋里炒泡泡”、“甜酒蒸得喷喷香,大旗锣鼓接姨娘”等。

  3.2.2复叠艺术手法

  相关新化山歌资料显示,在诸多新化山歌中,均应用了歌词复叠的艺术手法,好比《十月怀胎》、《五更陪郎》、《十爱》以及《二十四节气》等。以新化山歌《十爱》为例,该首歌曲所描述的是美丽形象的民俗生活,其中应用了俏皮的当地俚语及复叠的手法,一方面描述了少女细腻形象的迷人风姿,一方面呈现了少年郎深刻的仰慕少女的画面。整首歌共有十段,每一段均应用的一致的复叠表现手法,包括有叠韵、叠字以及叠句等表现形式。

  3.3新化山歌演唱特征

  3.3.1独唱

  于新化山歌之中,独唱属于其最为多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并多用于高腔山歌。独唱通常可分为清唱及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其中并以清唱较为多见。新化当地居民在一人独自劳作过程中,为了缓解心中寂寞,兴趣来了便高歌一曲,妇人在劳作过程中,则通过独唱呈现自身的内心情感,歌声激越、明亮,抒情性十分强烈。

  3.3.2对唱

  对唱,同样在新化山歌演唱形式中较为多见,好比一人在山间劳作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歌声呼唤,得到他人的反响,你来我往,对唱消遣。

  4.强化新化山歌的传承保护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群开始重视并运用各种手段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对新化山歌展开有效的传承保护。如何进一步的强化新化山歌的传承保护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4.1新化山歌的政府传承保护

  新化山歌长时间以来一直为湘中的政府所关心、重视,为了达到新化山歌有效传承保护的目的,当地政府要组建起专业新化山歌传承保护队伍,由特别人员进行专门负责,给予一定的资源帮助扶持,实施传承保护工作计划、措施。专业新化山歌传承保护队伍应当渗透进新化民间,找寻挖掘新化山歌人才,设立新化山歌学习班,聘请新化民间老艺人开班教学,从而培养出原生态的新化山歌演唱人才。

  4.2新化山歌的媒体传承保护

  引导相关媒体记者,通过先进媒体专业设备,在新化不同地区全面深入进行新化山歌艺术调查工作,全面收集新化山歌起源发展、历史沿革及艺术特征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将收集的内容展开有效整理,编排出册,制作成视频,为新化山歌相关学术研究给予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化山歌传承影响力,展开广泛的宣传覆盖,利用起传统节日途径,举行新化山歌歌唱比拼,竞胜出歌唱优秀表演者,予以一定的奖励,经对各式各样新化山歌传承活动的全面参与,有效熏陶教育人民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有效树立人民针对新化山歌传承的积极响应观念。

  4.3新化山歌的民间传承保护

  民间传承属于新化山歌一种世代相传的传承保护方法,该种传承方法往往要耗费十分长的时间,学习者能够自其中获取十分完备的新化山歌知识,同时可以形成坚实的新化山歌演唱基础,现如今,在新化各个地区,新化山歌的民间传承该古老的传授方式,仍然为新化山歌传承的首要方式[5]。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化山歌历经千百年发展至今天,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呈现在世人面前。文章一方面阐述了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由此还倡议现如今人们要提升对新化山歌的重视程度,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的认识新化山歌的起源,全面分析新化山歌的类型、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于“政府传承”、“媒体传承”、“民间传承”等角度,充分响应新化山歌保护工作,积极促进新化山歌健康延续。

【浅析新化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文化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现代建筑表皮包装艺术论文10-08

西方性文化与身体艺术论文11-15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辅助元素及运用艺术论文10-11

高校师生红色文化艺术论文10-08

关于苗族服饰艺术特征应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论文七篇10-08

艺术论文发表10-26

艺术教育声乐艺术论文10-08

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之研究艺术论文10-12

艺术教育民间艺术论文10-08

论《良宵》的艺术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