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编结艺术特征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时间:2022-10-08 07:19:50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编结艺术特征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第1篇:论东北地区民间编结的种类与艺术特征

编结艺术特征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编结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之一,早在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将植物韧皮编结成网罟,用以装石球类的狩猎工具,借助网罟的力量抛出去猎取小动物,这是作为狩猎的辅助性工具出现,还不能算作工艺品。新石器时代,东北地区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底部印有席纹痕迹,说明当时制作陶器时将陶坯放在编织的篾席上,然后入窑烧制。可见,这种编织的篾席虽然还不能称之为艺术品,但开创了编结艺术的先河。从编结所用的原料上看,我国民间编结分为麻编、草编、竹编、柳编、棕编、藤编等种类,作品有欣赏品、生活用品、家具、鞋帽、玩具等。东北地区民间编结从原料上看,分为柳编、草编(麦秸、高粱杆、稻草等)、麻编(绳编、线编)三类,用以制作实用品和观赏品。

  一、民间编结的种类

  东北地区民间编结只在黑龙江、吉林两地有发现,在质材上采用了柳、麦秸、稻草、绳、彩线等。在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麦秸工艺、宾县柳编技艺、吉林省和龙市朝鲜族稻草编制、长春市贾春红编织、长春市董丛仁草编、前郭县乌力吉将嘎(绳编)、镇赉县柳编技艺。

  哈尔滨市麦秸工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借鉴民间剪纸技法改进和创新而成。先对麦秸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麦秸纸。然后按设计要求制作胎型,根据画面题材,运用烫色、染色和剪、刻、抢毛、撕毛等工艺,将加工好的麦秸粘贴在胎型上,最后上漆增光。画面背景采用多层喷绘工艺,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所表现的人物潇洒自然,创作的工艺品古色古香。代表人马文侠。

  宾县柳编技艺,宾县太平山林场和万人欢林场盛产柳木,人们利用这种原料编制工艺品,品种达五六十种,如柳编凉亭等,产品全部外销欧洲。代表人于化龙。

  和龙市朝鲜族稻草编制,始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优质稻草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水洗、浸泡、晒干之后,完全用手工编织而成。作品有簸箕、鸟巢、草鞋、鱼篓、花席垫、坐垫、鸡笼、动物模型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代表人权永哲。

  长春市贾春红编织,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作品由以前的平面构图变为半立体式创作。在原料上大胆运用绒线等新材料,用色线互带法、锁针带线法等新技法,设计出造型独特、色彩对比协调、风格特异的作品,涉及到服饰、家饰、日常用品等。代表人贾春红。

  长春市董丛仁草编,以苞米叶、稻草、香蒲草为原料,想象丰富,设计巧妙,工艺细腻。草编作品主要有“关东民俗”、“体育竞技”和“情感”三个系列。其中,代表人董丛仁编制出的纺线、拾柴、打水、推磨、大姑娘叼烟袋、小孩斗鸡等作品,表现了东北的农村生活风貌,富有浓郁的东北地域风情。

  前郭县乌力吉将嘎,在前郭尔罗斯,很多蒙古族民间艺人通过口传心授、眼观手教的师承徒学方式,掌握了这项精湛的传统技能。以手工编织各类动物形象、中国结、蒙古族萨满教、佛教编结用品、各类欣赏装饰挂件以及农牧业生产中的用品、用具。蒙古族称为“乌力吉将嘎”的绳编是群众以智慧和汗水制成的精美作品。

  镇赉县柳编技艺,在镇赉县的母亲河嫩江河畔,生长有许多的红柳丛林,当地人以此为原料,编制各种实用品和工艺品,有书柜、书架、菜筐、提篮、纸篓、花盆套、儿童果品筐等,样样独具特色,件件巧夺天工。扒皮的白柳条作品,洁白如玉、一尘不染;未扒皮的黑柳条作品原始天然、质朴大方,颇受人们的喜爱。

  在东北地区的民间美术遗产中,编结虽然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总体上数量较少,代表了民间美术的一个类型。编结多就地取材,利用柳、各种草、麦秸等平常人眼中的废料作为原料,加工成实用的生活用具与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有的所表现的内容反映出东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以及风情。

  二、民间编织的技法与艺术特征

  东北民间编结工艺主要以柳、麦秸、玉米皮、稻草等为原料,制作成各种实用和欣赏的作品。在编结技法中,根据传统技艺分为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编织在编结工艺中为最常见的技法之一,可以细分为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编帽、绞编、勒编等。其中,编辫主要用于草编工艺,把稻草、玉米皮、青草、麦秸等原材料晾干,然后一边编织一边搓转,形成多股草辫,再用草辫编成产品,如草帽、草篮、草篓等,编织中无经纬的区别。如长春市董丛仁草编。平纹编是柳编、草编工艺中最常见的手法,以经纬交错编织,有规律可循,采用上挑下压连续组成花纹,如草席、柳筐等。花纹编在平纹编基础上有新的变化,可以编织比较复杂的花纹,如梅花扣、链子扣、十字扣、锁子扣等。编帽是编织帽子的主要技法,以掩压和旋转为手法。绞编的结构紧密,编织中不显露经。勒编主要用于柳编工艺的制作,以柳条为纬、麻线为经,编织中把柳条和麻线勒紧,结构和质地坚固而紧密,如宾县柳编技艺、镇赉县柳编技艺。

  包缠技法是将一种原料作为芯条,然后以其他不同的原料在芯条上包缠,编织成所要选择的花纹和造型,可以细分为包缠、缠扣、棒锤扣三类。包缠用于草编、柳编、麦秸编等各种工艺,主要编织作品的边沿、把手等附件,能使作品坚固耐用,便于把扶,编结技法简单,就是把某一原料沿着芯条朝一个方向包缠。缠扣主要用于玉米皮编织成的作品,以编成辫子状的麦秸为芯条,在外面包缠玉米皮,以结扣连接芯条成形。棒锤扣是玉米皮工艺的另一种技法,用材料的经线反复变为芯条,再次缠绕几圈,最后形成成套的连环式扣。

  钉串就是用针线或者其他线状材料把半成品的编结工艺品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作品,常用的技法有手钉、砌钉、机钉,以手钉最为常见。真正的手工编结品都用手订,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由私营手工作坊向公司集团化转变,机订的技法使用得越来越多,也使手工艺品变为机械工艺品。盘结就是将经纬编织与结扣、包缠等技法综合起来编结作品,如套扣、马莲朵。套扣即为打结,形状趋于扁平,立体感不强。马莲朵也是打结,由于以芯条作为经纬,并相互盘结和掩压,形成具有立体感明显的四方连续莲花状花纹。

  以上几种常见的编结技法外,在编织中还融入其他民间美术的技法。如哈尔滨市麦秸工艺,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而成。麦秸画材料选用优质小麦杆,呈半浮雕状,根据画面内容染各种颜色,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令人赏心悦目。麦秸画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此外,还有用毛线编织,如长春市贾春红编织,基于传统材料,创造性发明了颜色串位法、色线互带法、凹凸叶筋法、钩织缠绕组合法、锁针带线法、钩带固型法、线尾隐匿法等各种编织手法,促进了编结技法的创新与发展。

  东北民间编结除了传统和创新的技法以外,无论是原材料、运用手法,还是色彩搭配、工艺程序等方面,形成了自然、清新、简练、纯朴的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充分利用稻草、青草、玉米皮、麦秸、柳条等自然的颜色(浅棕、浅黄、乳白等)和质地,具有自然美的特点和朴素的艺术感受。如镇赉柳编技艺中的日常产品,没有扒去皮的黑柳呈现出原始自然的本色,显得质朴大方;扒了皮的柳条呈现乳白色,显得一尘不染,使作品具有天然野趣的自然美。

  (2)在编制工艺上,采用编织、包缠、钉串等多种技法,辅以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绘等其他民间美术形式的技法,编织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和花纹。虽然柳条、玉米皮、稻草、麦秸等原材料的颜色单纯,但因为在编结工艺上趋于多样化,采用经纬交错、疏密对比、粗细搭配、穿梭掩压等技法,在编结平面上透出凸凹、隐现、虚实、起伏的艺术效果,掩盖了原材料色彩单一的弱点,增加了色彩的层次感。长春市贾春红编织、前郭县乌力吉将嘎,充分利用毛线和绳子的多种颜色,加之精巧的编织工艺,使作品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3)在装饰方法和色彩上,大多基于原色,只有哈尔滨市麦秸工艺中采用画、刻、烫等,增加层次感。色彩多为原料的本色,有乳白、黑棕、浅黄等,镇赉柳编工艺中在编织好的作品上着色,或者将柳条染色再编织,常见的色彩有红、蓝、绿、粉、浅蓝等,有的全部涂染成一种色彩,有的局部涂色,有的用彩色柳条编成图案,形成典雅、朴素的色彩艺术。

  第2篇: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一“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的美术基础

  (一)民间编结工艺概述

  编结艺术是民间美术历经漫长岁月而沉淀下来的精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对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从编结的理论知识切人,再进行实践的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

  追溯编结艺术的起源,可以到文字发明之前。原始人类用树叶串起来包住身体当衣服,这种方法就是最早的一种编结。上古时代,淮河流域有个部落首领叫太睐。在他的领导下发明了结绳记事。当简单的刻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愿望的时候,部落人民总结经验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正如东汉郑玄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而绳。事小,小结其绳。意思是如果记录的是大事情,就在绳上打大结。相反就打小结。经过几千年的日转星移,结绳记事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而艺术欣赏、审美与装饰功能日益增强。如今编结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装饰、服饰搭配、传情信物、个性表达都有中国编结的元素体现。

  (二)多材质的编结艺术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主要分为:竹编、棕编、藤编、绳编。由于编结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材料的熟悉性,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几类学生熟悉的编结种类进行介绍,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国竹编工艺遍布全国各地,以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最为有名。人们将竹子经过多道繁琐程序进行加工,最终制成精美实用的工艺品。棕编是以棕榈树的树叶为原材料编制的工艺品。棕编物古来有之,古时人们穿上棕编的蓑衣避雨并驱走猛兽。如今棕编升华为民间艺术的一种,我们在街上看见的编织的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都是棕编的工艺品。柳编是我国流传广泛的手工艺品。柳编原材料的来源特别广泛,因品种不同被分为盛物类编织工艺、编织组装工艺、经纬编工艺。绳编是我们生活接触最多的一种编织物。绳编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绳子进行编结,用不同的编织方法编织出不同种类的中国结。

  (三)由远古走向近代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编结也像其他艺术一样,成为现代艺术大潮中的一员。现代许多纤维艺术是由传统手工编织发展而来,它已经从最原始、最简单的实用功能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纤维艺术以及一些“软”雕塑。编结在当今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地都深受欢迎。1962年,第一届洛桑双年展成功举办,这确立了现代手工编织艺术的国际地位。日本公共艺术大师堀内纪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纤维艺术的新浪潮代表之一,她钟情于大型互动编织艺术。由此看来,我们也必须保护并继承这一民族财富。

  二、“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探索

  (一)理论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在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教学方法探究之前,我们应先对“民间编结工艺美术”课程教学基础进行探索。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感情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具有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都可以成为本学习领域研究的对象。不同材质的编结工艺品图例、同一材质不同造型的编结工艺品的了解都能成为视觉形象的教学素材,也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造型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材质和方法,围绕一定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的教学重点便是打开学生编结的设计巧思。编结本身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可以引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一切校内外教学资源,发挥好独特的引导作用。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通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美术家及流派。在编结艺术教学中,一切关于编结艺术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探究。如:编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当代生活中的运用都可以引入课堂。在本学习领域中,由于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的调查资料,大力度的带着学生欣赏各种编结工艺品,多角度地进行讲解。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在这一学习领域,教师要将前三个学习领域进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编结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同时,还得学会联系其他学科门类、运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注重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联系到生活中。

  (二)实践模块教学模式探索

  1.课程教学教具选择的针对性

  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由于编结材质的多样性,所以在编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选取的编结教学材质也会存在着区别。

  城乡取材的差异性:在城市中,由于教师很难得到大量竹丝、柳条、棕榈叶等天然材料进行编结教学。所以,可以选择后天生成的材料进行教学。许多学生会在市场上购买彩绳、塑料皮管、纸条之类的材料编织一些小工艺品。由于这些材料在城市中比较易得且价格适中,所以比较适合城市编结教学。同时,选择时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我省北方的编结教学中,柳条是比较易得且实惠的原材料。在南方地区的编结教学中,竹丝便可成为教学可考虑的对象。

  编结材料的安全性:作为教师要事先对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及实验,找到对身体无害的材料。教师在取到竹丝一类的材料之后,应磨去材料上粗糙的部分,或者选择柔软性比较好的材料,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隐患。

  2.课程兴趣激发方式的多样性

  要想编结教学环节顺利进行,那么教师在课前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走访一些民间艺人,学习编结制作的方法,拍摄民间艺人制作编结时的照片并收集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编结工艺品。

  导入环节:在编结教学过程开始,可以用翻花绳的游戏对课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彩绳材料的兴趣。并通过展示有图案的毛衣,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编结图案。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在民间收集的一些造型各异的编结工艺品。在学生充满学习欲望的时候,提出“编结装饰班级”的活动主题,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能让学生不失方向。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采用PPT讲解、现场制作等方法,请学生交流已知的编织技巧。

  课堂互动:编结教学课程本身就属于一门动手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将本环节视为编结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可制作课堂上教授制作的编结,也可结合生活中积累的编织技巧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样式。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身份,积极肯定学生的做法之后提出出现困难的原因与不足。

  课后拓展:优秀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仅有的45分钟是不够的,它还得延伸到课后、课外。编结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我们首先进行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评比。在结束课堂教学后,举办一场“编结文化艺术节”,邀请民间艺人、学生家长一起参加。我们将学生在课堂上编制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编结文化知识加以传播。这样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一方面通过文化节的举办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总之,笔者希望借此教学方法使编结教学达到教学质量最优化,让这门课发挥最大的美育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其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使他们珍视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

【编结艺术特征教学方法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实践教学方法探究教育论文10-12

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论文10-11

传统民歌现代艺术特征分析论文10-09

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的论文10-11

探究领导艺术的理念和特点论文10-09

益阳弹词的演唱艺术的特征分析论文10-09

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与意义论文10-11

论仡佬族民歌的艺术特征论文10-10

客观广告的艺术形式及表现特征论文10-10

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探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