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陕西传统艺术形象中的霸气风格论文

时间:2021-04-01 14:14:54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陕西传统艺术形象中的霸气风格论文

  一、西周青铜器神秘意味的“霸气”风格

陕西传统艺术形象中的霸气风格论文

  陕西关中地区随着西周建都而传承发展了商朝的青铜器工艺。西周的青铜文化是在晚商青铜文化的基础上确立的,最终创造出精美的艺术瑰宝,把青铜文化推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世界青铜艺术的巅峰。

  相对殷商青铜文化的影响,西周青铜器更强调艺术表现性,形态更趋于主观性、抽象性。在创作手法上,对客观形态的表现成分增多。今天的研究者在确立西周青铜器的欣赏标准时,主要是针对其整体造型、装饰纹饰和堑刻铭文三部分。

  (一)青铜器整体造型的“霸气”风格

  陕西境内目前所见的青铜器中,自然界的虎、牛、羊、鹿、鸟等动物形象往往成为铸造原型。西周青铜器的礼制化色彩浓重,整体造型具有神威、辟邪或顺通、祥和等象征。在这种设计理念的驱动下,青铜器动物设计需要展现器物的力度美感。

  中国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有一件虎形青铜器残件。该青铜虎的躯干弯曲起伏、四肢奋力蹬出形态夸张,背部装饰有刚硬的镂空方形回纹;张开的虎口十分夸张,嘴唇厚实方正,锐利的牙齿如同剪刀一样交错在一起;眼睛怒视极度突出,耳朵铸造成两个大体量的圆柱形;肚子拱起,身后有一条粗壮向上弯曲的尾巴。整个塑造充分展现出了一只“霸气”十足的猛虎,体现了“天命神兽”的神威气质。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还收藏了另一件青铜器—何尊,通体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口部圆形,器身方体,体侧装饰有四道镂空扉棱,腹部微鼓。以雷纹为底,口沿下装饰蕉叶纹,颈饰蚕纹图案,腹部装饰有高浮雕卷角餐臀纹,整个造型非常浑厚、庄严,制作工艺精美。为了突出器物的雄奇气质,不光器物的重心下移,视觉感更为稳固,还特意设计成高圈足,增加了高度。整个器物虽然不大,但设计考究,着重突出庄重威严的气质,从而使器物充满“霸气”。

  (二)青铜器纹饰的“霸气”风格

  署臀纹是西周青铜器上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虽然关于它有无含义的问题一直为学者所争论,但“譬臀纹与王权、巫术有着密切联系”却是学术界的共识。青铜器上的署臀纹样,一般以餐餐为中心,云纹环绕周围,图案组合部分的末梢卷曲。署臀有硕大的眼睛,卷曲的角,阔口利齿,脸部装饰有图案。整体的设计视觉效果极似怪兽,这种貌似狞厉神秘的怪兽上却装饰着人们很容易发现的各种器官,这就使人们能够迅速体验出暨臀纹所传递的情感特质。它应该是富有神话气息,狰狞恐怖,神秘威严,令人望而生畏。这种反复出现在重器之上的纹样,也一定具有等同于重器的象征意义。青铜器通常作为至高权力的客体表现,设计者在表达餐餐纹样时,极尽所能地将它设计为集诡异、威严和神秘的气息于一身,产生出令人畏惧、恭敬的效果。正是这种威慑神秘的表现力量,使署臀纹这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图形自然充满了视觉“霸气”。

  陕西境内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用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向人们揭示了西周时期艺术审美中的“霸气”特征。概括地说,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霸气”主要综合表现出神秘“天命”的、原始的、抽象的、精致的、图案化的形式风格。

  二、汉代石刻朴拙意昧的“霸气”风格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石刻艺术品,是我国古代大型石雕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石雕依石刻形,形象古拙,手法简练,给人以气势博大、浑朴“霸气”的感受,充分表现出豪放的时代风格。其中《跃马》石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材粗糙、浑厚的原形,一块粗糙的、天然生成的巨石,在工匠稍加雕琢之后变成了一匹大写意的“跃马”。虽然“跃马”没有飞扬的态势,却内孕着强大的力量感。《跃马》石刻将石马的重心极度下移,腿部几乎没有高度,马的肚皮底下本来狭小的空间也被石材充满,没有缝隙,这种下沉雕刻手法使作品具有稳定、庄重、威严的感觉。马的颈部、背部、臀部之间没有起伏,几乎就是一块完整的材料,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质朴浑厚的感觉。茂陵霍去病墓石刻,不同于秦兵马俑之《立马》和东汉的《马踏飞燕》。如果说秦兵马俑以写实手法和恢宏气势象征秦军无往而不胜的 “霸气”,那么茂陵霍去病墓石雕则是依形取势,因石立像,以简练概括、浑厚朴拙的手法表现出题材的“霸气”。

  茂陵石刻中另一件作品《野人抱熊》同样展示出“霸气”风格。这件作品利用一块起伏不平的大型卵状石块,外轮廓几乎未加雕凿,仁乙吞用线刻手法,随着石块的高低凸凹,刻画出一个石人,用粗大的双手,抱着一只小熊。如此粗犷的尽格、无穷的力量显示出艺术品无言的“霸气”。

  概括地说,西汉石刻艺术的“霸气”,主要表现为粗犷、异域、朴拙、生动的特征。与西周青铜器的“霸气”风格相比,在形象的刻画上没有图案化、精致化的趋向。如果说茂陵石刻中的作品呈现出某种异域的神秘感的话,那么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神秘感主要源自非现实生活中“天命”的感召。

  三、唐代陵墓石刻皇家意昧的“霸气”风格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进人一个全盛时期。乾陵石刻艺术也最能体现石刻艺术由初唐走向盛唐的成熟与昌盛。造型上追求富贵与宏大,以丰满和“霸气”为美,其间还夹杂着“胡味”的异域文化,这些艺术特征恰恰同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与浑厚大气的社会风尚相吻合。

  (一)乾陵石刻艺术的“霸气”风格

  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位于乾陵石马之北、土阔之南,东西两旁各有石人像人,头戴皮弃,身穿宽袖长袍,双手紧握剑,双目凝视前方,警惕地守卫着乾陵这座地下宫殿。从冠带上考察,石人像应为直阁将军形象。这些将军雕塑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肃穆、庄严。

  乾陵持剑石人造像头部硕大,无颈,石人怒目圆睁,显示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所有石人都是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呈长方形柱状,颇有建筑感,类似“巨石阵”中的巨石,充满了稳定的、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这些怒目注视前方,手持武器的石刻形象,产生出肃穆庄严、摄人魂魄的“霸气”效果。

  乾陵石狮体形高大、头部硕壮,符合民间“九斤狮子十斤头”的传统塑造手法。石狮挺胸收腹,前腿直戳地面,气宇轩昂,一对前爪坚实粗大、强劲有力,昂首抬头目视远方,有雄视天下的气魄,表现了盛唐时期石雕艺术的宏伟风格。因为石狮专司守灵,要求有威慑鬼神的作用,因此蹲狮神态威武,筋肉突出,爪牙锐利,充满叱咤风云的雄伟气势和咄咄逼人的强健之风。乾陵石狮雕工精良,造型夸张,既保持了狮子威武雄壮的特性,又对石狮做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其“霸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顺陵石刻艺术的“霸气”风格

  顺陵是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并不包括在唐十八陵之内,但顺陵因有被称为“唐代石刻第一”的雕塑而在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顺陵陵区现存天禄、走狮、蹲狮、石羊、石莲花座、华表顶、石人、石虎、石础等石刻30多件。其中一对石走狮高4.05米,分为东(雄)、西(雌)两只,位于陵墓的朱雀门(即南门)。这个尺寸在唐代陵墓石狮中是最大的,被称为“中华第一狮”。其中位于东部的雄走狮突出地表现了狮子所具有的王者气概。它昂首挺胸、缓步前行,显示出威严与神圣。狮子头部微昂,头后装饰华贵卷曲的螺状毛发纹,宽额隆眉,眉宇紧锁,双目怒睁,阔嘴张开似在吼叫,胸肌圆滚突出,粗壮的前腿斜撑起巨大躯体。前肢劲健直蹬,后肢蓄势待出,足趾端尖锐的爪子锋利无比。石走狮体格强健,步伐稳健有力,王者之态十足,显示皇家气魄。武则天以此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和皇权气概,充满了“霸气”的味道。

  可以说,至唐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名霸气”风格终于走向成熟。唐代艺术作品的形象刚毅勇武,气韵雄伟强悍,其中的.“霸气”是王者气、勇武气、雄伟气的完美体现。

  四、明代琉璃艺术强悍意昧的“霸气”风格

  陕西韩城文庙,是我国第三大孔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孔庙。它创建于元代,明洪武时重修,基本保留了初建风格,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琉璃建筑群。韩城文庙整个建筑为飞澹翘脊,雕梁画栋、庭院宽阔、格局规范、结构严谨,显示了我国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端庄的特有风格。其中,文庙内的琉璃壁画制作年代系明万历年间,其造型张扬、色彩鲜艳、形态夸张,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一)龙装饰形象的“霸气”风格

  韩城文庙的琉璃艺术主要分为琉璃照壁、琉璃建筑构件和琉璃雕塑三类。位于入门处的琉璃五龙照壁,是一面宽18.80米的砖雕宫墙式琉璃照壁。照壁中间嵌有宽17米、高4.2米的《五龙翻腾闹海》彩色琉璃浮雕,浮雕两侧配以砖雕《鱼跃龙门》,寓意鱼龙变化。

  主题图形中龙的形象雕制精美,形体生动,线条非常流畅,立体感强。龙嘴大开,嘴的尺度夸张,舌头厚重卷曲,面部狰狞,目光凶狠,龙身鳞片细密,四爪紧绷,整体感觉气势汹汹张牙舞爪,扭动身体十分夸张地在滚滚水面上翻腾飞舞,溅出朵朵浪花,有出水腾空之势。而在色彩的运用上,金色大龙的底色均为天蓝,金色与蓝色为补色,对比性特别强,渲染了强悍的气氛。这样的形象表现在历代同类作品中非常罕见,可谓“霸气”十足。

  (二)凤装饰形象的“霸气”风格

  与人门处的琉璃五龙照壁相对应的是“魁星门”,门两侧两坊间用宽0.93米的砖墙连接,砖墙正面即南面分别装饰了四幅竖长方形五彩琉璃浮雕凤凰系列图形,这组图形主题是传统的《丹凤朝阳》和《丹凤起舞》。琉璃凤凰镶嵌在细长的碧绿方框里,工笔精致,刻画细腻,以翠绿的山水林泉为背景,四只凤凰姿态各异,神情高贵,令人在观赏时不由得屏住呼吸。其中一件凤凰琉璃浮雕,伫立在山峰上,冷艳清丽,回头昂起骄傲的凤首仰望空中明月,目光坚定,嘴巴上撅微张,鼻孔蠢动,似有怒气。头后的长长的冠羽飘逸顺畅有力,翅膀像刀锋一样斜切出去,尾巴沉重,腿部粗壮,爪子紧紧地抓住山峰。

  与历代同类作品凤凰富贵吉祥的风格不同的是,韩城文庙的凤凰琉璃艺术形象明显地追求傲慢高贵的风格,显得“霸气”十足。

  (三)动物争斗装饰形象的“霸气”风格

  韩城文庙有一块照壁,中央塑造有一组狮子争斗的琉璃壁画,下部的动物已经残缺,上部的狮子蓝金对比,装饰华丽。怒目隆鼻,血盆大口死死地咬住下部的动物的颈部,口中似有血液喷出,造型逼真生动。

  同样题材的动物争斗装饰在文庙出口的照壁上也有表现,是一组龙虎争斗的琉璃壁画,这可能是中国运用琉璃艺术表现龙虎争斗题材的唯一作品。上部的蛟龙虽已残缺,但残留的头部仍显造型凶狠,鼻孔全部上翻显露,锋利雪白的牙齿狠狠地咬住老虎的颈部。蛟龙两只前爪紧扣虎身,老虎痛苦地咬紧牙关。作品中龙为蓝色,老虎为金黄色,色彩对比热烈亮丽,战斗场面气愤激烈。这些动物争斗的装饰形象,造型夸张有力,表现场面凶狠,充满了张扬的刚性气质。

  韩城文庙的艺术作品,是陕西境内元代“霸气”艺术风格的代表,它的最大特点是将色彩这一重要视觉元素带人了“霸气”风格的艺术创作中,横向拓宽了这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力。但是,与成熟的唐代“霸气”艺术风格相比较,它显得过于狰狞,“霸气”风格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夸张和内容的冲突之中,缺乏唐代“霸气”对形式与内涵理性的理解高度。所以,虽然韩城文庙的琉璃艺术在色彩对比、形式夸张和内容冲突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霸气”风格,但还是略显不足。

  结语

  充满阳刚的“霸气”风格,在陕西的传统艺术形象中并不少见,它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今天“韩流”等阴性的岛屿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中性”日渐成为流行文化的关键词,冲击着传统审美观和社会性别观。中性化现象的背后,则反映着被颠覆的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及不同社会层面的生活态度。“娘娘腔”和“女汉子”成了一批年轻人认可的审美现象,传统审美中阳刚“霸气”的风格渐渐被淡化。“霸气”的风格是否应该大加倡导?塑造艺术形象是否应该酌情注人些许阳刚“霸气”?这些命题都有待于理论界探索和思考。

【陕西传统艺术形象中的霸气风格论文】相关文章:

油画创作中的个人风格-美术学论文06-11

油画艺术形象表现方式间的关系论文11-16

传统中探寻平面艺术设计中的网格结构论文12-07

武术文化中传统武术和武术传统之辩论文12-19

浅谈传统中兽医学的临床应用论文08-20

论广东水彩艺术的风格论文11-13

浅谈设计中传统与现代艺术论文11-05

巴洛克艺术风格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13

认知风格的概念的特征分析论文04-08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论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