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声乐艺术教育人才现状与发展论文

时间:2022-10-11 10:54:27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乐艺术教育人才现状与发展论文

  摘要::声乐艺术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群众文化中是最广泛、最普通、最基础的艺术门类之一。从声乐发展历史来看,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改革。声乐教育怎样走出专业院校的课堂,走进群众,满足不同年龄的学生和声乐爱好者对声乐学习的需求,怎样提高专业院校师生从事群众声乐教育的能力,实现最富有“人性”色彩、符合时代、引领潮流的声乐教育,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本文结合社会历史和现状,以新的立足点突破传统声乐教育的认知,从多个角度诠释崭新的声乐艺术教育的出路。

声乐艺术教育人才现状与发展论文

  关键词::声乐艺术教育;专业艺术院校;人才;现状和发展

  一、声乐艺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由“特定”走向“大众”

  在西方,声乐的初期发展史中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人文、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在古希腊前期,虽然声乐艺术教育的功能性单一或不明显,尚属于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缺乏条理性、系统化的教育形态,但却奠定了大众的、广泛的社会基础。西方声乐艺术教育从文艺复兴至今,一直处在艺术行列的前端:一是发展时间长,每个时代无论作品本身还是表现方式、歌唱唱法,都有自身的特点;二是每个社会形态下,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声乐艺术,而相应的声乐艺术也会为统治阶级服务;三是群众基础深厚,社会的顶层、基层、底层都有相应的声乐艺术和声乐艺术教育的体现。中国的音乐历史悠久,古老的音乐以社会为团体、在劳作时产生,以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巅峰时期西周为例,这时出现了专为统治者和宗教服务的乐工,并且宗法制度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均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各种礼仪中音乐的应用都有不同等级而又严格的规定。但是由“风、雅、颂”组成的《诗经》300首,体现了声乐艺术从特定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趋势向民间、民俗音乐发展,同时印证了声乐艺术群众化的雏形。由“特定”到“大众”,声乐艺术从面向特定社会阶层的最原始状态向为特定社会群体服务发展的同时,群众化的声乐艺术开始萌生、发展。

  二、声乐艺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高职)教育阶段的现状和需求

  (一)学前声乐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和突破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世界各国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数量正成倍增长。尽管我国学前艺术教育起步时间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之人口基数大,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学前艺术教育发展速度极快,目前不仅学前教育适龄人口所占比例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年轻的家长们在早教、儿童兴趣教育等方面也十分重视,由此可看出学前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在学前教育中,艺术特长培养占据主导地位。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在面临择业时,部分人会进入中小学、高职学校从事音乐教育,近几年也有一小部分人进入幼儿园从事学前音乐教育,成为幼儿园专职音乐老师,甚至有些幼儿园对师资调整或者增加时,要求应聘者是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如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省直机关幼儿园招聘的师资不再仅仅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师资,音乐类专业的老师在学前教育师资安排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体现出其专业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更能说明学前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突破性。学前的声乐、舞蹈韵律、语言等教育采取的大多是“一对多”的模式,具有特殊性和门类的穿插性,对于从事学前声乐艺术教育的师资来说,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声乐教学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要具备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声乐艺术学习的引导能力。而专业艺术院校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中开设的声乐教学能力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很强调学前声乐艺术教育方法及教学实践,更没有把幼儿教育放在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对此,专业艺术院校在设置相应的有关课程时,应当把学前声乐艺术教学体系提上大纲和教学日程,并与幼儿教育体系相结合。据调查,每个幼儿园都会开设声乐课(唱歌课),有些幼儿园还会开展器乐课,这对于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声乐艺术教育也自然成为学前教育中运用最广泛、最基础的门类之一。学前的声乐启蒙阶段需要健全的教育体系、完备的师资力量,才能体现学前声乐艺术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是改革创新作用。

  (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声乐艺术教育的改变和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情操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被定位为素质教育,已从单纯的唱歌课、音乐欣赏课,发展到注重音乐基础的教学、模块式教学、与信息基础相结合的教学或者以课外社团等方式方法展开教学和拓展。据调查,成都市重点中小学校都开展有管乐、民乐或者合唱等团队或者社团形式的艺术团体,这些团体会利用课后时间,邀请艺术院校的专业老师到中小学校给孩子们集中开展学习、培训和比赛,让学生在紧张的文化学习中找到艺术素质教育的快乐和成就,达到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我国在新课改的实行中,众多音乐老师发挥聪明才智,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不仅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上好,还结合当地经济能力、社会文化环境不断改革和创新,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旧观念与新理念的矛盾冲突,这和我国的国情有关,和对音乐课认识的传统思想意识有关。中小学音乐教材相对比较单一,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音乐教学法的引进,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现在的新课改就与这些教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于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声乐艺术教学在青少年中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的合唱团也逐渐增多。而从事专业艺术院校声乐教育的高校老师,在传统声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学生独唱能力的培养,在合唱方面的培养虽然有所增加,但专业艺术院校的很多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能十分清楚地认识合唱和独唱的区别,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机会也较少。对此,高校在培养即将走出艺术专业院校的声乐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结合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除了师资给予的配置,可让大学四年级学生或者声乐研究生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交流,形成“老”带“新”;大学二年级上下学期可各安排两周时间到不同的中小学校进行有目的的观摩、见习,了解中小学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老师;大学三年级应加强岗前培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听高校专业老师授课,积累上岗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大学四年级期间见习和学习时间各半,最终以文字形式总结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实践心得。

  (三)高中(高职)教育阶段声乐艺术教育的紧迫性和专业性

  青春期到来之前的声乐艺术教育主要以童声声乐教育为主,由于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不一,导致教学对象进入变声期开始和经历的时间长短也不一致,所以我国在高中三年的学习阶段,接受音乐教育的时间只有一年,因为此时段的音乐教育对普通高考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主要以音乐欣赏、增加音乐知识和见识、培养正确的艺术鉴赏能力为主,歌唱为辅。这个年龄段的教学对象更多的喜欢通俗流行歌曲,部分学生会忽略科学的歌唱方法,而这个时间段恰恰又是为专业艺术院校准备人才的时期,所以对科学的歌唱方法的引导和重视尤其重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可多参与和音乐有关的多种活动,在活动中,专业艺术院校师资从多方面(如戏曲、文学或者针对一些典型的社会现象等)的介入和引导更能直接促进一代人对音乐艺术的正确理解和多元化发展,甚至能启发这个时段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追求。而专业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或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在中学开展见习和工作时,在面临中学生时,往往会忽略寻找正确心理引导和科学声乐艺术教育模式的结合点。事实上,要准确找到这个结合点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声乐艺术教育专业性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诸多问题,所以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师资要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和了解,做到有备无患,认识到对专业性更强的、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需求的紧迫感。

  三、声乐艺术教育在普及和提高群众艺术学习能力方面的现状和需求

  (一)从“高雅”到“平民”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以社区为主的社会文化的群众普及和推广逐渐增多。我国“十二五”期间提出在传承创新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因此各地纷纷以村、社区、乡、县等行政区域为代表展开“文化下乡”活动,“高雅艺术走进社区”“雅艺术走进校园”也逐渐成为常态。为此,要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需要艺术专业院校师生一起努力,到基层了解群众需求,义务担任艺术宣传者和传播者,让广大群众体会到艺术就在身边,从而更多地体现专业艺术院校师生的社会价值。

  (二)声乐艺术教育在群众艺术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声乐艺术教育在群众艺术中主要以合唱的形式展现,和其他音乐艺术相比,声乐艺术的开展没有人数限制,少则一人,多则几十、上百、上千人,都可实现。同时,合唱是群体活动的展现方式之一,有利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艺术文化的传播。声乐本身是一个可以多变的文化艺术,科学的声乐发声对人的身体也是有益无害的,声乐活动不仅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也能促进身心健康,可见其艺术地位之高,在群众艺术活动开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声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群众更需要专业院校师生带来科学的、创新的声乐教育方式和知识,艺术专业院校的师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学以致用、造福民众。

  四、声乐艺术教育的展望

  (一)“专业”和“大众”互补

  艺术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声乐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属于专业人士的,随着我国国力强盛,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提倡让高雅艺术走入群众、进入校园,让专业化的艺术为大众所吸收和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所以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肩负着把艺术的“专业”转化为“大众”,把“高雅”带入“平民”的重任。

  (二)师资在岗的再学习

  社会在发展,人类的认知在改变,声乐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一直在变革发展。作为走出专业院校课堂的人才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岗位培训和定期的再培训,丰富教学模式,强化自身优点,找准缺点,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和群众的需要。

  (三)在学前和中小学教育中加大投入

  在我国,无论是声乐艺术教育还是更广泛的艺术教育,在学前时期和中小学时期都并不是受重视的学科,相关单位或管理部门在人力、资金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教师收入也有所区别。要激发声乐艺术教育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的热情,则必须加大投入,稳定声乐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最广泛、最基础的地位,才能以声乐艺术教育为立足点,大力形成艺术教育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声乐艺术教育人才现状与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文(精选7篇)08-10

俄侨声乐艺术对哈尔滨声乐发展的影响10-26

半固态铸造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09-21

论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意义10-26

我国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及展望论文10-17

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论文(通用10篇)06-29

浅谈不同体裁声乐作品艺术处理论文10-12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论文(精选12篇)09-16

中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01-31

中医在现代的现状与发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