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时间:2022-10-05 18:53:07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联合中药治疗42例(内镜组),采用手术治疗43例(手术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内镜组治疗效果满意,结石取排净率为97.62%,病人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较手术组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内镜联合中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中草药;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https://p.9136.com/1x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choledocholithiasi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5 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of whom, 42 treated with endoscohttps://p.9136.com/1x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and 43 treated by open surgery. The outc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result was satisfied by employing endoscopic therapy, with calculus emptying rate being 97.62%.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recovered rapidly without sever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Co-therapy with endoscop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tool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KEY WORDS]endoscop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ctive; treatment outcome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这种方法需要全身麻醉,创伤大、并发症多,高危病人不能耐受。

  二是内镜下取石术,该手术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老年和高危病人[1]。

  本文旨在探讨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9月—2009年11月,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人85例。

  病人均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白细胞(WBC)高于正常值,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发热50例。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经超声或CT等证实有胆总管结石。

  开腹行胆总管切开术者43例(手术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55.0岁;其中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1例。

  内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治疗者42例(内镜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5~89岁,中位年龄60.4岁;其中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13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4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5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术后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C反应蛋白测定,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抗感染治疗。

  1.2.1内镜组病人术前禁食6 h。

  术前咽部以利多卡因局麻,肌肉注射地西泮、哌替啶、山莨菪碱,术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先行内镜(JF-160电子十二指肠镜,日本Olmypus公司生产)逆行胆管造影(ERC)检查,定位、定性诊断,然后行内镜下EST,再用网蓝及气囊结合取出结石,如结石过大,则用机械网蓝碎石后取出,取出结石后再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是否取净,术后均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

  术后禁食1 d,动态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在内镜充分引流炎性胆汁、降低胆管压力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

  湿热型:畏寒发热,右上腹疼痛、放射右肩部,恶心、呕吐、黄疸或便秘,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莫菲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体温38~40 ℃,WBC(10~20)×109/L。

  脓毒型:有湿热型表现且更重,或伴中毒性休克表现,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体温≥39 ℃,WBC≥20×109/L(参照卫生部1992年颁发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方剂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30 g,虎杖30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黄芩10 g,红花20 g,蒲公英30 g,金钱草40 g,鸡内金15 g,茵陈20 g,生甘草10 g,大黄15 g(后下)。

  1.2.2手术组在全身麻醉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形管引流术,如果是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在术中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

  术后14 d行“T”形管造影,无残留结石拔除“T”形管,如有残留结石,术后6周行“T”形管窦道胆管镜取石。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内镜组42例中一次取净结石37例(88.09%),2例多发大结石二次行内镜取净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末端狭窄过长中转手术,2例内镜取石后残留细小结石术后口服中药经鼻胆引流管造影显示排净,本组总取排净率为97.62%。

  手术组43例中41例(95.34%)手术中取净结石,2例术后2周行“T”形管造影发现有残留结石。

  内镜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手术组(t=2.13~2.60,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指标的比较

  2.2并发症

  内镜组31例EST术后血淀粉酶不同程度升高,均不高于正常值3倍,均无腹痛加重、发热等胰腺炎症状,预防性应用抑酸药和生长抑素等3~5 d内血淀粉酶降至正常,1例乳头因活检创面少量出血经用止血药治愈,无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出现。

  手术组1例并发胆心综合征转科治疗,1例切口因脂肪液化延迟愈合,2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9.30%。

  3讨论

  3.1内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

  1974年,已有文献报道采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广泛将其应用于临床,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内镜联合中药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住院结石总取排净率达97.62%,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恢复较手术组明显加快,住院周期大为缩短,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我们体会内镜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准确、快速,尽量减少重复操作,不追求一次性取净,尤其是细小结石。

  术后ENBD减少了胆管继发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普遍接受的ERCP后胰腺炎诊断标准是: ERCP后病人持续24 h以上腹痛,伴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2]。

  有研究表明,ERCP插管次数少于5次,胰腺炎的发生率是3.3%;当多于20次时胰腺炎发生率可增加到14.0%[3]。

  张澍田等[1]认为, ERCP不会加重胰腺炎,ERCP能有效地诊断胆总管结石,并行EST取出结石,解除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根本病因。

  NEOFOPTOLEMOS等[4]进行前瞻性研究显示,对胆囊未切除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行EST较开腹手术危险性大。

  冯秋实等[5]认为,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可先行EST 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作者认为EST解决了胆管末端出口狭窄梗阻的问题,使得各种胆石症手术出现残留结石并发症的概率大为降低,从而也减少了二次开腹手术的创伤。

  开腹手术需全身麻醉,创伤较大,手术本身的创伤和术中的出血,使机体处于一种缺血低氧的状态,造成炎细胞的大量激活、炎症递质的释放和氧自由基的产生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血常规异常等情况。

  病人术后恢复较慢,延长了住院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本文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我们认为对年龄较大或并发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肝肾衰竭等病人,即使合并胆囊结石,EST仍然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选择。

  3.2中药在内镜术后的作用

  内镜术后在充分引流炎性胆汁、降低胆管压力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可促进胆汁分泌、加快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

  该病临床上一般以湿热型和脓毒型多见,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壮热烦渴,呕吐频繁,尿少便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大或弦数。

  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方以大柴胡汤加减。

  内镜术后禁食1 d后给药,对各项指标恢复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过程中也可起到直接抑制、杀灭细菌的作用。

  钟勇等[6]对44例病人“T”形管中胆汁作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但对大黄等中药较为敏感;体外抑菌试验显示,由生大黄、金钱草、菌陈组成的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黄、茵陈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使胆汁大量分泌,其中大黄显效早,而茵陈显效晚,两者配伍可使利胆作用加强。

  几乎所有治疗胆管感染的中药复方都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使胆流量增加,起到利胆排石功效。

  本文内镜组术后常规应用中药,可使大多细小、碎结石排除,从而减少内镜操作次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澍田,王拥军. 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27(11):836-838.

  [2\]FREEMA M L, DISARIO T A, NELSON D B,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t ERCP panereatitis:a prospeetive multicenter study\[J\]. Gastroinest Endosc, 2001,54:425-433.

  [3\]KAWAIK, AKASAKA Y, MURAKAMIK, et al. Endosco-

  pic sphincterotomy of the ampulla of Vater\[J\]. Gastrointest Endosc, 1974,20:148-151.

  [4\]NEOFOPTOLEMOS J P, CARR-LOCKE D L, FRASER L,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calculi by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s in situ\[J\]. Br J Surg, 1984,71:69-71.

  [5\]冯秋实,张宝善,魏九久.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 2001,7(2):12-13.

  [6\]钟勇,李功奇,莫开琪,等. 胆汁细菌培养及中西药药敏试验在重度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4(4):161.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相关文章: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研究10-26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研究10-26

内镜医生工作总结06-15

内镜室护士工作的个人总结10-08

内镜室护士工作总结06-15

内镜室护士个人总结范文10-08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分析10-05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方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10-26

内镜室护士工作总结通用03-30

消化内镜进修心得体会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