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时间:2022-10-01 02:31:42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能帮助大学生良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开展整合工作需要使用到有效的模式和方式,比如说针对教育原则、教育的方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观念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述

  第一篇: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民族预科教育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这种教学方式在普通高校中是比较特殊的。

  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与一般高校学生相对比来说承受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可能会更多,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理以及文化的差异,导致民族间的整体水平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少数民族聚居地都较为偏僻,不同于汉族人民的居住环境,因地区的差异,导致教育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为落后。

  因此,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国家近年来致力于解决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而民族预科班便是因此而诞生的,由于少数民族的教育基础较为落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导致在学习中经常落后于多数汉族学生,

  从而导致少数民族的学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自卑感,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多数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主要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等问题,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不能单从学生成绩上着手,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民族较多,地理上的差异导致了文化风俗的差异,通常沿海地区的人民较为富裕,而西部地区的人民则较为贫困,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因此,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主要来自全国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环境都较为恶劣,经济水平落后,

  交通不便,信息堵塞,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学生在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免出现不适感,加之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心理上的自闭,导致学生往往难以良好的融入到全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此外,少数民族的人民多数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且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也与多数普通大学生有所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由于文化上的冲击以及价值观的不同等等因素,致使少数民族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不适感,同时还伴随着矛盾感和冲突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焦虑、抑郁以及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与此同时,还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的贫困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来自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当进入高校后,面对当地丰富的物质环境,会感到有所不适,甚至是压力感,同时,城市较高的物价水平和被其他同学消费观的冲击下,难免会感到自卑,

  进而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这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的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参与任何的课外活动。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多为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这种态度下,学习水平自然是难以提高,而且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低下,

  教师水平也不够专业,导致学生整体水平落后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往往会觉得在学习上有所力不从心,渐渐地被其他同学远远甩在了身后,从而对学习产生反感,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影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然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缺乏对于职业世界的认识,

  加上不清楚自身的情况,从而导致在预科学习期间出现迷茫和困惑的心态。

  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而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于贫困地区,科技落后,信息堵塞,进入高校后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时难以接受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心理承受力稍弱的,

  还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显得较为焦虑;还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接触到各种新奇的网络游戏后难以自拔,沉溺其中,最终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影响了自己的学业。

  三、相关建议

  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入学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建立起相关的心理档案,并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摸清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建立包括他们的民族文化背景、家庭状况、家庭经济收入、人格特征等信息在内的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要将心理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帮助学生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与其他民族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文化水平的综合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解决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水平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保障,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预科班班主任进行教师培训,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以此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班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核心问题。

  因此,要实质性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需要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这类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实际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2]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

  [3]江卫华等.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干预模式[J].探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1).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证探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前者主要培养大学生们的健康心理素质,后者是提升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大学生们自身的实际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关系入手,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充分介绍和说明,并以此为根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重要模式和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证

  1前言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对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经受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缓解大学生们心理问题,提升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着独特的专业性,能够提升大学生们的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们更加有效参与到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当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关系

  2.1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积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项知识教育、咨询性教育或者行为训练教育等。

  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积极针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以达到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指导大学生良好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