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论文

时间:2022-10-12 10:37:52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论文

  【摘要】 医学《有机化学》课列为选修课后,老师和学生都存在不同的认识误区,本文对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和组织教材以及教学方法都作了阐述。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论文

  【关键词】 有机化学;选修课;认识误区;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医学生而言,学好有机化学对他们后续课程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具有重要作用。医用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固然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与各门医学课程相比毕竟是配角,特别是我校前两年首次把有机化学定为选修课时,更体现了这一辅助课程的角色。如何上好有机化学这门选修课,是一个崭新而又迫于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结合两年来有机化学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后的试行经验,在教学认识误区、组织教材以及课堂教学上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1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区

  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主要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方面[1]。误区一,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一直认为必修课重要,选修课不重要,这种观念是从管理角度认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而不是从课程性质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上来认识的。误区二,认为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持这种论点的人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的陪衬,使得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附属,或完全被必修课侵占而名存实亡。误区三,在于把选修课变成随意课。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上课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松散性和随意性。教师失去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下降。选修课一定程度上成为休闲课、放松课。误区四,认为医学院校无需开设这门选修课。目前所用的教材理论性很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医学知识联系不是很紧密,在讲解空泛的理论过程中,不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学生对有机化学在医学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不重视,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在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纯粹多余。

  2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改为选修课后,受学制所限,这门课程现在面临着所学的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要在这样少课时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学好有机化学,教与学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认识误区,科学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调整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联系医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优化整合课程内容。

  2.1 走出误区,科学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

  走出误区,首先要学生认识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作用。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医学生,他们将来从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方面的工作,故在认识上可能会产生开设有机化学课程是否有用的疑问。对此,应先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的确不能代替医学专业课程,更不能直接治病,但医学医药类科学与有机化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该课是学好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等必修课程的基础;而且学习和研究医学科学,必须运用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只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才能认识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索生命的奥妙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教学观念认识上及时转变显得十分迫切。有机化学改为选修课后,我们既不要将它当成一个全新的东西望而生畏,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静态或消极地对待。我们必须要打破它之前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充分反映选修课特色的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目标,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突出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要转变课堂上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2.2 合理组织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在列为选修课后课时数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轻松上阵、有的放矢,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学时数的限制,并结合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的需要,我们在组织有机化学教材时删去了与中学重复的内容,大胆剔除了一些纯化学理论内容以及一些与医学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如有机波谱学和共振论等章节,同时削弱了有机合成的内容,而加强了结构理论及反应机理等内容的讲授,尤其是加强了生物医学相关的杂原子有机物内容,目的是为了与生物化学等后继课程接轨;对于近代有机化学的一些新的成就和发展作适当的介绍,如电子理论、立体异构的内容;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以及部分易懂的教材内容(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可以采取略讲和自学相结合,确保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

  2.3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授课效率

  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后续课程以及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将教材的内容通过归纳、提炼和整合后形成基础架构,逐步教会学生深入知识、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2]。例如对较难理解的共轭效应,教材中共轭烯烃、芳香烃、不饱和卤代烃、芳香醛、酮和羧酸等不同章节都分别涉及到共轭效应内容,可以在首次讲授共轭效应时,把它们有机整合为一个单元,通过比较讲授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总结出多种形式下共轭效应的共性,让学生较快较易得全面深入理解这个教学难点。掌握共轭效应这个概念后,在后续章节遇见它时只作点拨即可,避免重讲,这样既可以节省课时,又提高教学效果。又如,对于分散在各章节中的异构现象,也可以有机整合,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便于学生对比理解,可以节省教学用时。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有效解决了学时少、教材内容多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4 精讲教学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有机化学选修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课时紧,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医学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对部分易懂的内容,可作简单扼要地介绍或者留给学生课后自学。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即可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而各章节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制法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都可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课后可以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和习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进行复习、自学,并通过查阅有关的课外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必要时给予总结和集体答疑。当学生有机化学知识储备丰富后,某些章节可采用完全自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处理羧酸衍生物这一章时,可以在上次课讲完羧酸和取代羧酸这章后抽出几分钟时间先扼要地介绍本章的概况,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在结构上的共性和个性,并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沿着提纲所给的线索去探究酰卤、酸酐、酯和酰胺化学性质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揭示知识的内部联系,以达到消化教材、活用知识的目的。在下一次课时,则将本章内容分成两个专题: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和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然后根据专题和自学提纲,多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质疑的问题,有计划地向学生提问,经短暂思考后,再请一些学生回答,并引导大家开展讨论。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又解答了疑点、难点,并通过教师有目的地精讲,将有关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通过展开自学讨论,学生的检索、查阅资料能力、探究性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精讲教学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合理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2.5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施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法

  选修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改教为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状态。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教师掌握学生已知状态,用问题启发学生,令其悟性大发。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课前要根据有机化学各章节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医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好恰当的问题情境,并用少量的信息表述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能够带动学生的思维,并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述糖类化合物生理功能的这节课中,学生知道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我们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和化学知识提出问题:(1)当病人因为生病无法进食时,常常注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在这起什么作用?(2)米饭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学生都可以通过已有的生物知识“糖类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和化学知识“淀粉在催化剂(酶)作用下能水解”来分析解答。再如,对较难理解的苯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可以把关键的知识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完成。(1)为什么硝基苯、甲苯和氯苯三种硝化反应的条件不同?且硝基进入苯环的位置也不同?(2)硝基苯、甲苯和氯苯中分别存在哪些电子效应?(3)苯环上的电子云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亲电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和新引进基团进入苯环的位置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回顾电子的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知识点,然后师生共同概括,从中总结出三类定位基的定位规律。这样,一方面帮助了学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协助为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拨和帮衬的作用。

  2.6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如何培养医学生对有机化学选修课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选取一些跟日常生活以及医药学息息相关的有机化学例子穿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而亲切,觉得有机化学学之有趣,并使他们认识到有机化学并不只是空洞的理论,离他们很远,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以及临床医学密切联系的。例如在讲解到游离基时,可以通过介绍化妆品成份中因存在抑制游离基产生的酶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讲到醇类氧化反应时,可以介绍呼吸分析仪检查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驶;在介绍酚与醌的结构式时可指出临床上用作止血剂的维生素K就是1,4草刘的衍生物;讲解内酯结构时可以介绍新一代抗生素严迪的化学结构,它的分子中就存在有内酯键;在讲授卵磷脂时指出因其对智力有益而被誉为“智慧之花”,儿童偏食不愿吃含孵磷脂的蛋黄是不利于智力提高的。这些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动力。此外,在有机实验课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与医学有关的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实验中安排退热止痛药物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以及具有镇静作用的咖啡因的提取,这些实验内容的加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实验是与医学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有机化学列为选修课后,我们首先从教师和学生认识误区上作了一些分析,让学生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联系医学实际,灵活地裁剪教材,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采用精讲教学和自学讨论相结合,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忠. 选修课缘何“叫好不叫座”[J].素质教育论坛,2008,7:6364.

  [2] 兰迎春,王德国.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5,2:1618.

  [3] 周年琛.浅议医用有机化学教学[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21(6):310 312.

【医学《有机化学》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的教学认识误论文】相关文章:

对中医学的认识的论文(精选7篇)05-11

医学研究论文评语11-06

医学论文例文10-26

医学电力论文发表10-26

人文医学论文06-17

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关系论文11-14

论文发表职称论文电力医学10-26

医学生的论文致谢10-23

医学论文开题报告10-02

医学论文发表步骤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