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中等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4)

时间:2021-02-12 20:20:14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等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

  考虑到几十年来毕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传统教学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导者。

  它首先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学习中不断汲取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创造和思维能力。

  其次,注重理论课和实验课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借助教学媒体,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同时,学生易于对教学内容及时理解,及时掌握,并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达到了高度统一。

  1.2.2 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新型教学模式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特点,近几年来笔者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对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如,①对于一些名词概念多、内容较系统的部分(如组织学总论、全身血管分布等),首先针对内容特点,对其内容一一讲述。

  通过讲授使学生首先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实验教学和全面掌握打下基础,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对于一些形态观念强,立体结构相对简单的内容,如运动系的骨、骨连接和肌三部分内容,原先在讲这部分时,学生以听为主,观察较少,所以,印象不深刻,等到上实验课时,内容已模糊不清。

  现在,我们让学生直接到实验室上课,每人或每组一套标本或模型,教师边教,学生边观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立体感、直观感。

  学生有问题,教师可随时解答,这种方法省时省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③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或相对较难又重要的内容,譬如,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一节课,教师可首先概述本节课内容, 并提出诸个问题(如传导路的组成、功能及损伤症状等),使学生首先对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掌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验室观察标本、模型和尸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综合思考,解释出一个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

  ④对于单元内容的小结,宜采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有着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等特点,我们在单元小结时可利用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综合手段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较系统、全面地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此外,由于多媒体可利用计算机随意放大及三维立体观察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结构复杂、不易观察的器官(如心、肝、肾、视器、前庭蜗器等),亦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这些新教型学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便,教学效果良好。

  2 体会

  2.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应用新教学法时,首先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教”与“学”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具体内容,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整套的成功经验,另外每一位教师又各有各的授课特点,因此相互间只可借鉴,不可照搬,千万不要一味地迎合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刻意追求新花样,顾此失彼。

  在备课时,要针对授课内容,认真分析其特点、性质、难度、重要性,精心设计教案、板书及教学媒体,找出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2.2 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由于新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每次上课前要学生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

  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带着问题听课,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要重视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

  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事与愿违。

  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要重视挂图、投影、幻灯、录像的应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内容,要重视模型、标本、尸体的应用。

  另外,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遍开展,要充分利用科技新手段,拓展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加丰富、科学。

  2.4 加强教学评估,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不断探讨、摸索和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