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网 > 规章制度 > 政策 >

刑事诉讼规则(100)

来源:政策发布时间:2017-04-07编辑:1013阅读:

  (四)涉案精神病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的事实,包括实施暴力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及相关证据情况;

  (五)涉案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包括有关鉴定意见和其他证据材料;

  (六)涉案精神病人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七)提出强制医疗申请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第五百四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意见书,应当查明:

  (一)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二)涉案精神病人身份状况是否清楚,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日、职业和单位等;

  (三)涉案精神病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的事实;

  (四)公安机关对涉案精神病人进行鉴定的程序是否合法,涉案精神病人是否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五)涉案精神病人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六)证据材料是否随案移送,不宜移送的证据的清单、复制件、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是否随案移送;

  (七)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八)采取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否适当。

  第五百四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意见书后三十日以内作出是否提出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案件,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提出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并向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理由;认为需要补充证据的,应当书面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必要时也可以自行调查。

  公安机关补充证据的时间不计入人民检察院办案期限。

  第五百四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应当启动强制医疗程序而不启动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七日以内书面说明不启动的理由。

  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启动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启动程序。

  第五百四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对涉案精神病人进行鉴定的程序违反法律或者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不当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

  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而尚未采取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五百四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对涉案精神病人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时有体罚、虐待等违法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

  前款规定的工作由监所检察部门负责。

  第五百四十八条 在审查起诉中,犯罪嫌疑人经鉴定系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第五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强制医疗案件开庭审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五百五十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强制医疗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不当,应当在收到决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第五百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作出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后,拟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庭审中发表意见。

  第十四章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第一节 刑事立案监督

  第五百五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实行监督。

  第五百五十三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行政执法机关,认为公安机关对其控告或者移送的案件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或者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可能存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情形的,应当依法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接到控告、举报或者发现行政执法机关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意见,要求其按照管辖规定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第五百五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受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控告、申诉,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并可以要求控告人、申诉人提供有关材料,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者立案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办理。

  第五百五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经过调查、核实有关证据材料,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可能存在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或者利用立案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情形,尚未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的,经检察长批准,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范文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1】 法释〔2012〕2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

  •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1】 我国刑诉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这就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现行诉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权

  • 刑事诉讼庭审程序【1】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的审判程序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1)开庭 开庭是法庭审理的开始,其任务是为完成实体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2)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是法

  • 刑事诉讼办案流程期限分公安立案侦查阶段和检察院自侦案件两部分,今天给大家一一分享,请参考收藏,如有变动或者错误的日期,请法律朋友们指出,我们第一时间改正更新。 一、刑事诉讼办案流程期限(公安立案侦查) 执行 机关 项

  • 最新刑事诉讼法全文(2017最新版)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

本文精彩评论
最新范文推荐
精彩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