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解读《西游记》

时间:2021-01-26 18:09:39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哲学解读《西游记》

  前言

  用哲学家的眼光去洞察隐匿在神话故事中的中华哲学发展史;

  用善良的真心去体会印证在求经途中的中华哲学坎坷路,

  用超凡的智慧去领悟暗喻在两界山中的道佛学说神奇境,

  用儒雅的学风去描述包容在三教中的炎黄文化之真经。

  第一章 《西游记》故事的哲学意境以及主要人物寓意介绍

  《西游记》故事以两界山为界,前后用了两种语境阐述。前者是以道家语境阐述道哲学文化以及演化过程,后者为佛家语境阐述佛学哲学理念以及参禅要义。

  本书中的人物名称、法号以及物件在不同的语境中都隐喻了特定的哲学含义以下对主要人物名称、法号简单做以下介绍:

  1、在道家语境中:

  孙悟空:是石猴的道家法名。代表道学之道---善。

  是道家文化和道家人性的化身。

  玉皇大帝:是统治思想的化身。

  太上老君:道家的创始老祖,代表了道的根源。

  四海龙王:儒家文字的化身。

  托塔李天王:唐前正统文化宝库的化身。

  太白金星:中华正统文化的灵魂---中庸的化身。

  菩萨:是四处游走的和尚,是佛学文化的传教士,。

  陈玄奘(zang):是唐朝年间,去印度学佛求经的和尚。

  唐玄奘(zang):代表了大唐文化。

  唐玄藏(cang)本身寓意大唐特色的佛性化身

  在大唐特色佛性化身之外还玄藏了道、儒两教的人性化身

  唐三藏(zang):是陈玄奘的法号。

  三藏(zang):寓意经、率、论之三藏中华佛学。:

  如来: 是佛家文化的本元化身。

  2 、在佛家语境中

  唐三藏(zang):本身寓意正宗佛学文化和正宗的佛性

  三藏(cang)指唐僧本身之外暗藏起来的道、佛、儒三家之人性

  唐僧 : 是唐三藏(zang)本身寓意的佛化身,代表中华佛家的佛性—梵

  孙行者 是三藏所藏(cang )的道教人化身,代表道家文化中的人性—猿性

  孙悟空:是孙行者的佛家法号,寓意猿性人修行之佛果。

  猪刚:是三藏所藏(cang )的佛家人化身,代表佛家文化中的人性--猪性

  猪八戒:是猪刚的佛家法号,寓意猪性人修行之佛果。

  沙和尚:是三藏所藏(cang )的儒教人化身 代表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沙性

  沙悟净:是沙和尚的佛家法号,寓意沙性人修行之佛果

  菩萨: 是传播佛学的高僧;是佛学中的善化身;是帮助参禅者修成正果的外部善力。

  如来: 既是佛的化身,又是佛学文化之本源.

  第二章 道家语境中的人性论

  第一节 道之道

  以讲述金丹大道构造理论-(太极周天率、阴阳学说),阐述了世界万物的来历和石猴—人性本原的诞生。

  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道乃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西游记》中首先介绍了关于世界起源的道家哲学假说---太极周天律与阴阳理论。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冥初的混沌,并构造了记载宇宙生消变化的时空体系---地支、天干体系。(元、会、子、丑、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岁、天、时);(东、南、西、北、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关于自然万物的变换规律,道家归纳出了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繁衍生息规律和矛盾普遍规律(万物都有阴阳性),并且归纳总结出了矛盾自身的变化规律---阴阳太极周天率。

  第二节 人性的起源及其基本特征

  《西游记》作者以道家文化为语境,以“石猴”为载体,对道家的人性理论假说在书中做了隐喻性的描述。

  “石猴”谐音“始猴”,石猴的天性就是道家之人本性。石猴具有人之初,性本善特征(石猴在天蹦石裂处蹦出,形如猿人)。其性,向往美好(出生于人间仙境--花果山),顽皮活泼(上树、下涧、跳跳蹦蹦),胆大好奇,喜欢探险(飞身探险水帘洞),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期望(为赢得大王称谓,得到猴群尊重,而兴致高涨)。

  石猴诞生地—傲来国,象征炎黄民族的原始生息地—道教文化发源地(东胜神州,东临东海)。傲来—方言,随手采来之意。花果山象征人类天性所向往的世外桃园,道家仙境(花果山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常年花果不断)。水帘洞象征古人类文明的启蒙途径。书中将石猴穿梭水帘的过程形象的比拟了人类从原始猴演化到铁石器社会人的过程(石猴闭目蹲身代表思索,用力一跳代表飞跃。然后睁眼一看,果见有铁桥、房屋,石凳、石床、石碗),当完成这一飞跃,石猴从此消隐石字,晋升成为美猴王。

  水帘洞分水清洞和水混洞。水清洞比喻了原始人类本性的善源,其水流象征了孕育炎黄文明的长江(石猴与众猴居住水清洞);水混洞比喻了原始人类本性之恶源,其水流象征孕育炎黄文明的黄河(混世魔王率众妖魔居住水混洞)。善源与恶源比喻了人性矛盾的对立性(正邪对立);而两源发于一脉,比喻了人性矛盾的统一性特征。(一脉同生)。孕育这两泉的发源地,暗喻了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发源地为同一山脉。

  第三节 人本性的修持---修善求道

  道家认为,人的善性还有以下特征:人在刚刚朦胧懂事就知道要求学习(美猴王渡海寻师),求知欲强(求师之途,不畏惊涛骇浪);求师心切(为求师而甘为徒子徒孙—拜师为徒,师送孙姓)悟性高(师送法名曰悟空),苦学勤奋(耐苦若礁夫,待师以三更)。

  道家认为,人只有保持原本之善性,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提升,学业才能精进,才能优先掌握所学之精髓要义(悟空由于天生心性纯真,很快悟通了阴阳之变;学得了不死之术、72般变化),进而认识力才会有实质性飞跃(翻身踏上筋斗云),本领才会与日俱增(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才能学到上知天文,下达地理之学问(学得上达天庭,下至地府之功夫)。

  道家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具有反复的过程,当心灵完成了一定阶段的受业学习,就要回到实践中接受锻炼(悟空学成辞师,回到花果山),心灵的善性同样会遇到魔性的考验(悟空回山后遇到了水混洞的混世魔王)。人只有经过后天学习使心灵获得道业,具备了理性的思维、判断能力,心灵的正义力量才会加强,心灵之善性才会克制恶性,实现心性的归道,心性归一(悟空巧战魔王。近身以拳脚,躲刀而腾后,四量拨千斤,轻松剿灭魔王)。

  第三章 道家文化

  第一节 道文字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道家传教形式都是以师傅口传的方式一代代相传的(祖师附耳低语,传授悟空口诀)。道家自有了自己的文字,才真正流传开来(悟空获得一口大刀,开始传教众猴武艺。大刀者,传播道教文化的工具也)。起初的道家文字就象用木棒或竹竿在地上划的道道(悟空率众猴折竹以矛棍,削杆为枪戟,每天操练武艺),由于这种初始的道道式文字过于简单,最初也仅仅是在道教内部的教徒之间交流使用而难以与教外文化进行沟通(悟空曰:真若有人兴兵来犯,用竹竿木刀无法对敌)。

  随着道家文化的发展,道家文字随后又增添了象征各种武器和象征各种动物的偏旁部首(悟空略来了二百里海路外一座城内武库的所有兵器)。(72洞妖王参拜猴王,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演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进贡金鼓,进贡彩旗,进贡盔甲的,纷纷攘攘,逐日家习舞兴师)。道学家用这种方法,曾经拼凑了四万七千多个文字(悟空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然而,随着道家理论的快速发展,仅仅以削制的竹木秆为笔,以地为“纸”,使用这种繁杂的文字来表达教理,很难对外传授(悟空教授徒子徒孙已感到缺少称手之兵器,有武功但表达不出来)。为此,道学家逐对这种繁杂文字以及简陋的书写方式开始了改革探索(悟空命猴群四处寻访称手之兵器)。根据四方传教的有经验老道提议,道家拟嫁接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来提高道文的表达力和书写效率,以便于传教交流(有阅历之四老猴报告:东海苍茫有珍宝无数,可找东海龙王假借)。

  第二节 问学儒家

  道、儒两家原本一衣带水,统属中华文化(水帘洞之水可通东海)。道学家要吸取儒家文化之精华,首先要深入研究儒文化(悟空深入龙宫以寻借兵器)。儒文化有茶文化(东海龙王以瓷杯待茶),礼仪文化(悟空还以抱拳之礼),毛笔书法(龙王叫人取出一面大刀),书法九势(九股叉),方块字构字方法(方天画戟)等等。

  由于道家初期的文字不适应毛笔书写(悟空不善用刀)。于是道学家当时仅仅吸取了儒家文字之书法要决(悟空使了一路九股叉)和方块字构字方法(悟空舞了一阵方天画戟),从而融合简化了当时的道家文字。然这些改革仍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文化的传播能力(悟空均嫌分量太轻)。

  第三节 沾水笔的发明

  道学家通过考究儒家文字的渊源,受到了儒学文字鼻祖甲骨文的启示。最早的甲骨文是夏时期人们用铁针在龟壳上刻划的符号,这种刻画了符号的器具被用做那时的镇水神器(经悟空进一步索要,龙女才告诉说:东海深处有块神铁。接着龙王又说:那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由于这种刻写文字的方法太费力,很早就被人们用毛笔取代了(龙王说“那神铁有千钧之重,拿不动”,在海底弃置已久)。然而,道学家却发现了这一古老刻字铁针的价值(悟空向龙王借要定海之针),道学家向来善于发现、改革和变通(被龙王看做拿不动又无用的废铁柱,到了悟空手里即刻就变成了如意金箍棒)。道学家通过对刻字之针的变通改革,发明了一种很适宜书写道文的棒状沾水笔(悟空舞弄金箍棒,来到水晶宫—寓意拿笔沾水的动作)。从此,道学家用沾水笔书写道文,来的即好用又轻巧(金箍棒被悟空变做绣花针一样小巧)。

  道家最初的沾水笔是用竹节削制的(金箍棒带有竹骨节的外型特征),而改良后的沾水笔是将铁笔头安装在棒管的端部制成的(悟空将绣花针插进自己的耳朵里)。

  随后道学家又借鉴了儒家的文房三宝,从而形成了完备的道文书法用具(悟空借来北海藕丝步云履--墨,西海黄金索子甲---竹书,南海凤翅紫金冠—砚台),由于沾水笔的发明,和道文构字方法的改革,道家开创了简洁适用的道文硬笔书法(悟空穿戴停当,对众龙说声“聒噪,聒噪”,挥舞金箍棒一路打将出去)(悟空之“聒噪”-—暗喻了道学家仅仅对儒文化中精华感兴趣,而对儒文化中的繁文缛节(庸性)却表现出了厌烦心态)。

  后来道学家又将硬笔书法与毛笔嫁接形成了完美的道家楷书书法。楷书字体之所以骨感硬朗,与其来源于硬笔书法有关(楷书---见水帘洞碑文提示)。

  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道家书法艺术达到了致美、透力、滑腾、展拓、端庄、灵透、神形并茂的境界(美猴王与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犭禺王结拜七兄弟)。

  自有了道文,道家理论得到了快速传播。自有了道文书籍,道理论才得以永存。因而再不会因师傅的生老病死而断代失传。(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章 道家理论

  第一节 多元归一

  “金箍棒”不但是道家文化传播的核心武器---书写用笔的化形,还是“道生万物,万物归一”哲学理论核心的化形。

  道家之人性论是“人本善”,人本性之善良如良马抚顺(悟空驯养天马,与天马为朋,放逐天河畔。两者的友情近乎达到了人马合一的程度)。这种善性的特点是不墨守陈规(悟空不羁天规管束,殴打天官,返回花果山)。具虚荣之心(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很象猴性(悟空最爱吃桃子,尤其是极品桃----王母娘娘蟠桃园的桃子)。

  道学是辩真假、分虚实的学问(实封“大圣”,却为虚职);也是研究事物运动规律的学问。道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按太极周天率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物极必反的规律特征(1悟空在花果山--2上天—3上天当上齐天大圣-4当上大圣管蟠桃园---5管理蟠桃园偷吃仙桃-6偷吃了蟠桃又闹蟠桃会---7闹了蟠桃会继而登上九宵宫----8登上九宵宫偷吃了太上老君之金丹---9又回到花果山)。

  道学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学理论之高深若登临九霄云天(太上老君掌管炼丹仙炉,居于九宵云天的兜率宫),得道之人可长生不老(吃了老君的仙丹可长生不老)。

  道学的初期是多元论(老君五葫芦里的金丹暗了喻多个思想派别)。随着道学理论的发展,多元学说逐渐融合成了一元学说---金丹学(悟空打上九天,钻进兜率宫,偷吃了老君的仙丹,将金丹化为了一体,成就了不坏之元身)。

第二节 较量正统 天戒罚炼

  讲述了道家思想进一步完善过程及其与儒、释文化思想的矛盾冲突

  道之阴阳学是矛盾论,人性有善有恶,得道之人体现善性,失道之人体现恶性(悟空象征人的善性,因而得道后降妖除魔的本领就高强)。

  道家理论的本质是阴阳相生相克的矛盾论。自东汉平定匈奴以后,封建统治思想逐渐倾向了儒教。(玉皇大帝统治着天上、地下、四海,其大臣儒将居多)。道家思想从此受到了统治思想的排挤(玉皇大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抓拿悟空)。

  然儒学思想缺乏应有的理论逻辑性,其思想理论总是显得云山雾罩(天兵天将总是云来雾去)。有唐前文化象宝塔,“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内容丰富盖四方之说(李天王手托的宝塔,可镇四方神圣);有儒家文化天文地理全包容万象之说(星君-九星掌管天象);有儒家文法堪称“刀斧神工”之说(神力无比--巨灵神),有儒家理论堪称“三头六臂,可叱咤风云”之说(哪咤能呼风唤云)。上述种种说法,都不能说明儒学理论比道学理论更系统,逻辑更清晰,哲理更深。(托塔李天王率领的十万天兵天将被悟空打的四处逃窜,没了踪影)。

  儒家为了维护其正统文化的地位,不得不假借神学这一杂家理论(二狼神—神、人杂交之浪子),采取文学之手法(梅山—妙笔生花之书山,六兄弟—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效仿朝廷的权力(效天犬),以合力来论战道家(二狼神带着效天犬与梅山六兄弟一起协助天兵合战悟空)。然而,这种大杂烩的理论体系仍不能胜过道家(二狼神等与悟空仅仅战成平手)。

  道教之所以后来发展变的变缓,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朝廷的强权压制(效天犬咬伤了悟空,使得悟空动作迟缓),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道家自身理论存有一定的缺残(老君的金刚圈击中悟空的头)。

  道学之否极泰来,周而复始的圆圈(老君的金刚圈),无法揭示事物矛盾运动发展的向上总趋势。道学理论的发展也只好在原地打转(悟空被金刚圈打晕,转身倒地,终于被缚)。

  正统文化也曾企图以因果报应的神论来取缔道家的“斗争反叛”思想。(因为悟空犯天规,所以悟空受天戒惩罚之报应)。

  然而实践证明,因果报应的神论不值一辩,根本对道教理论构不成威胁(电打雷劈之惩罚根本无法伤害到悟空)。

  道学家为了进一步完善自身理论,对自身理论之根本—金丹学说,做了进一步的求源研究,以试图解开金丹的生成之谜(老君将悟空投入炼丹炉进行烧炼)。道学家遵照周天运转的规律,阴阳交合之变,经过周而复始推算,反反复复演练(悟空在老君的八卦炉内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三味真火的煅炼),终于得到了新的认识:比金丹更小的本元可能是混沌状的八卦之烟(老君打开八卦炉没找到金丹,只有悟空的眼被烟熏了,变成了认识能力极强的火眼金睛)。

  从此,道学发展到了以混沌为本元的理论体系,新理论摆脱了长期依赖八卦数理推演之状况,道家文化从此翻开了光辉的'篇章(悟空跳出八卦炉,推倒了八卦炉,一路打将出去,天兵天将四处逃散无一敢近前面战)。

  第三节 盛极必衰 皈依佛门

  佛教的传入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里程碑。

  新的道学理论丰富了道家文化,从而使道教开始了对正统地位更有力的争夺(悟空从九宵云天一直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在道家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时候,甚至提出了皇帝轮流做,今儿到我家的革命口号(悟空逼着玉皇大帝让出皇帝天宫和宝座)。

  当时代表统治思想的汉武大帝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曾派信使张出使西域,从此引入了佛教文化,(玉皇大帝派人送信请如来佛祖)。随着佛教文化的快速蔓延,从而克制了道教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悟空只能在如来佛的左手上翻跟斗,最终没有翻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据文字记载,道教即便是在最鼎盛的年间,向西流传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祁连山脚下的青海湖一带。(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上最远到了大肉柱子底下,还对着个肉柱子撒了尿,留下了“到此一游”的记号)。

  (如来的手掌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生息地,五指即象征了中华文化中的五行学说,又象征了大兴安岭,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昆仑山山脉和西玛拉雅山山脉五大山脉:悟空的尿象征了青海湖水,悟空的“到此一游”表示--有文字记载)。

  后来道教逐渐衰落,主要以炼丹术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着(悟空被一直压在五行山下,饿了吃铁丹,渴了喝铜汁)。后来,由于东土连年战争不断,首次传入东土的早期佛教文化也渐渐萎缩(佛曰:“我有真经三十五部,可以劝人行善。本想送到贪淫乐祸,多杀多争的南赡部洲,劝化他们向善,但是又怕不被他们看重”)。

  大约又过了五百年(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佛教二次传入东土。那时佛学文化是以云游僧在土地庙里讲经的方式传播的(菩萨带领徒弟惠岸来到东土住在土地庙里)。当时的云游僧在传教的过程中结合了西域印度的人文文化,同时又吸取了当地儒、道两家本土文化(菩萨收了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从而使的佛教在东土很快流行了起来。

  到了唐朝太宗年间,东土佛教已非常盛行(唐朝皇帝设置空前盛大的水陆大会请和尚谈经说法)。那时的唐朝第一高僧是洪福寺的玄奘法师(水陆大会的坛主)。玄奘法师是精通三藏佛学(经、率、论)的得道高僧。

  唐王李世民,为教化国民戒争向善,维护帝王统治,曾派出了以玄奘法师为代表的僧人赴印度求学取经(观音菩萨和岸曰:“西天大雷音寺佛祖如来那里有三藏真经,能化恶为善,超脱人的苦难”。唐王遂派陈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并赐予其佛家法号“唐三藏”,陈玄奘又名唐玄藏,又名唐三藏,还叫唐僧。这些个名称也为书中设置许多玄机和暗藏埋下了伏笔。(暗喻见人物介绍)。

  唐玄藏是龙的传人(骑在马上-马比喻龙),他继承了道、儒两家文化之精华(光蕊之后,状元之子)。掌握了带有东土特色的佛教之精髓(获御赐紫金钵---陶瓷文化,获菩萨转送佛赐避灾袈裟—佛之衣钵和防祸禅杖)。对家乡怀有王亲后土般的眷恋亲情(被唐王封为御弟,喝下了御赐大唐之水土)。

  唐三藏本身的佛学修为代表了唐朝时期的佛学最高水平(名曰:唐僧-象征了东土之佛)。另外还精通道、儒两家文化(带着“两个徒弟”—象征了道儒两家之文化精髓),三藏西去印度去寻源取经是为丰富完善大唐佛学文化(唐僧到西天极乐世界是为求取真经)。

  第五章 转入佛语境

  第一节跨越两界山

  以两界山为界划分了上下两个不同的语境境界

  道、佛两教对人的认识有所不同。在道家的语境里:得道之人本性为善,若悟空;儒家之人本性为庸;佛家之人本性为释。在佛家的语境里:得道之人本性如猿,象猿猴;儒家之人本性如沙,象弱水河中滚滚流动的尘沙;佛家之人本性如猪,食、色、贪、婪,馋、欲、妄、眠八恶齐全。

  在道、佛语境的交界处(两界山),唐玄藏本身以及所玄藏的三教人文化身。转到佛家语境时会相应发生转化,且看如下分解:

  当唐玄藏本身由道教语境转到佛教语境时,就要消隐原来暗藏在身外的道家人化身和儒家人化身(两个徒弟消失),还要去掉佛身上的中华乡土味(放下心中那份对王亲后土的眷恋之亲情),这样唐玄藏自身进入佛家语境后,才能化成较为正宗的纯净佛子(唐僧---转世金蝉子)。

  佛家认为一个修佛人只有心神清净如身在深山丛林,心灵静空如空旷无音之静谷,其心灵才能走进佛的境地(唐三藏一行来到两界山,在崇山峻岭之间,丛林深处,两个徒弟全部为妖魔分吃,唐僧牵者马(马喻为龙,道、佛两界可通行)在刘伯钦的(留二亲)帮助下将王亲后土之亲情留在了梦中的故乡,终于翻过了两界山达到了净空的佛家境界)。

  第二节 佛语境中的佛性及道、人、儒三性

  在多心论的佛家语境中,唐三藏之本身(唐僧)是佛性的化身,代表了佛之梵。三藏(cang)所隐藏的道性象猿,人性象猪,儒性象沙土(唐僧过了两界山一路西行,先后收了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接受佛戒后的佛家法号分明是悟空、悟能、悟净)。

  佛家认为修研佛学不但须要有灵性、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恒心和克服艰难困苦的勇气。一般凡夫俗子的泛泛而学,那是不可能领悟到佛学之精髓的(唐僧坐骑由凡马换成了白龙马,从而增加了求佛的脚力)。

  第六章 佛学语境中(多心经)的参禅秘籍

  第一节 道性之人修佛—“行者”

  在佛家的语境里,道教所谓的人性其实很象猴性。也就是金丹理论所谓的猿心。这种得道之人的猿心具聪灵、好学、勤奋、有希望体现自身价值的虚荣心、因困乏偶尔还会有疏懒等特性。而佛家对于修行之人一般称之为行者,因此书中将这种修佛的猿心化身,称为孙行者(孙姓源于)。

  猿性之人修行佛学,首先需要戒除六根(眼、耳、鼻、肤、舌、意)之干扰(孙行者除六贼),使其猿心安定(心猿归正),心神专一(意马收僵)。其次还要戒除自身的偶尔疏懒之性和虚荣心。因为疏懒被喻为学习佛教文化的拦路蛇、夺命狼(行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而出现白蛇和苍狼);虚荣心是学习佛教文化的拦路熊、黑精(行者炫耀袈裟,因而出现熊精挡道)。只有根除了疏懒之性(行者打杀毒蛇与仓狼),戒除了虚荣之妄(菩萨帮助行者缚住了熊,使其受戒成了菩萨看山护院的善神),才能驱除心灵中的一切杂念,才能保持心性空明,才能领悟到佛学的空明大乘之奥义,达到悟空的境界。佛家对此简称为“孙悟空”(孙行者最终修成的佛果--孙悟空)。

  第二节 凡人修佛—“猪八戒”

  在佛家语境中,凡人的人性特征很象猪(其人格化身叫“猪刚”,西牛贺州人),具有天生的八种恶欲--食色贪懒、馋欲妄眠。因此凡人修佛,首先必须戒除上述的八种欲望(猪八戒),只有坚持八项戒律,才能逐步领悟佛学之真谛奥义,从而达到悟能的境界。佛家对此简称为“猪悟能”。

  虽说食为人之生命所需,色为人之传代所依。人要生存,食色不可尽戒。然佛性并非人性。修佛若八欲不尽戒,其六根必然不净;六根不净,其心性必然杂念苟生;因而也就无法领悟到佛之空明的境界(猪八戒虽然告别高老庄,但馋欲未断,固而,最终未能成真佛,而是成了佛的净坛使者)。

  第三节 佛学之认识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佛家的认识论认为,事物的种种表象若茫茫黄沙之迷雾,而事物的本质只有等黄沙落定迷雾消散后才能现象出来。因此,人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防止被事物表象的黄沙迷雾所蒙蔽。只有保持心性清净,用心去透视黄沙落定后的寂静情景,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要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风魔使法迷大圣,灵吉菩萨定风魔)“风魔使法迷大圣”比喻事物的表象会使人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灵吉菩萨定风魔”比喻“心灵的寂静”可以使这种表象的迷雾沉静,从而帮助人们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四节:庸人修佛-“沙悟净”

  佛家认为儒家所宣扬的人性是愚忠,没有个性,就象浑浊不清的流沙。通常对此又称之为中庸。迂腐象木头杆子(沙僧的前身--卷帘大将),愚忠而不敢违禁半步(即便是不小心而打破璃盏,也会受到天戒)。

  作为儒教文化这种上述特性,毫无质疑是庸人的培养基,修佛的拦路魔。儒教中模糊的哲理,迂腐的教义就象一条弱水滚滚的沙河在冥灭着人的天生灵性,而中庸思想不正是冥灭修研佛学所需灵性的妖魔吗?

  在佛学家看来,凡是踏入这条中庸之道---(流沙河)的所有人的灵性都会被淹没(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所有人的个性棱角都会被这中庸之流沙所打磨的一干而净(心性灵通的孙行者不能下此河)。很显然,书中将这种中庸思想比喻成了沙河之魔(流沙河上的妖魔档住了唐僧一行西行的路)。将具有中庸思想的修佛人比喻成了沙和尚。

  佛家认为对于庸人修佛,首先必须摆脱冥灭灵性的中庸之道(跳出流沙河),净除庸性(沙河魔剃度成沙和尚)。去除四书五经的迂腐戒律,(沙和尚摘下了九骷髅),使心性逐渐恢复净洁之灵感后(菩萨赐法号沙悟净),才能领悟到佛家悟净之境界的奥义。

  第五节 参禅之真心—赤诚恒定

  佛家认为“欲魔从心生,佛居心自明”。如果修佛者一直真心参禅,其禅心也就自然恒定。禅心恒定,心灵空明几净,浑浊的心魔也就无从存身(四圣试禅心,唐僧不忘本)。假如修佛者禅心不能恒定,心灵不能保持一贯的空明。当心灵迷茫之时,也就是恶欲复生之时(四圣试禅心,八戒造缚捆)。所以说,修佛者保持一贯的真心参禅,从而保持禅心恒定,心性一贯的空明,才是真正驱除人性欲念再生的正确修佛途径。

  第六节 参禅之圣果---长生不老

  佛家认为,修佛达到一定境界,其人的元神可化为永恒,(唐僧身外的三个元神化身悟空、悟能、悟净以及本人在万寿山五庄观吃到了长生不老的人参果)。镇元仙比喻人的元神镇留看守,在黄帝内经上称之为丘脑。万寿山—额头也;五庄观---脸面也,比喻五官之所在;镇元四十八个徒弟分别代表佛学意义上的眼、耳、鼻、肤、舌、意六根以及对应的十二根处、十二根处识、以及十八界等48个触受、感识神经元化身;书中的明月、清风两道童比喻最初的眼根和耳根,(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明月,一个唤做清风),书中的元始天尊指大脑;弥罗宫指耳蜗的螺旋腔;丹盘比喻丹田,人参果树比喻人身的神经树,人参果比喻人的元气丹果)

  佛家认为,修佛之人须得尽除六根,进而寂灭神经树(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就会灭诸烦恼。这就象获得佛之天甘浆露一样获得新生(观世音甘泉活树),进入佛的新境界。

  第七节 参禅之戒律--守佛规,戒贪生。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佛教认为,一个肉体凡胎的人贪生是阻碍学佛贪婪血肉的魔---尸魔。在修佛过程中需要戒除这种对生的贪婪才能增长佛性。也就是说,要戒除自身的贪生之念,需要借助佛家之戒规约束自己才能避免走火入魔。

  “尸魔三戏唐三藏”在佛学意义上,描述的是中观戏论的哲学理念。此章节反映了龙树的相待性理论。比喻了现实中变化的种种表象实为戏化的假象,修佛之人要自觉受戒于佛之戒轨,才能保持自然的沉静,才能排开生与死的种种迷惑,从而才能真正透视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行者画的圆圈比喻修佛人应当修持的戒规),当修佛人处于求生与求佛的矛盾时,其体内代表佛家人性的元神(猪呆子)首先经不住对躯体的眷恋,因而率先出圈。而其体内代表佛性的元神(唐僧)由于受躯体的连带也不得不出圈(猪八戒拖拉师傅出圈)。这时修佛人之道心之元神(孙行者)与其佛性元神(唐僧)的无为之仁因而产生矛盾。即人性(猪八戒)求生,佛性因无为而相随。这与猿心求佛灭人性的要求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心性与佛性的暂时分离(悟空被逐)。

  第八节:轮回发展论

  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这里花果山代表了佛家心性的原始地(心心所)---心脏,这时的心性归原到心脏,与其他脏腑之气会聚,这种会聚的脏腑之气反映了人体的机能特征,是人性化还原的心性。因此说,这时的心心所是群妖聚集。而此时修佛人的佛性也因丧失心性保护,而受到外道妖魔的捆扰,以至于被打回了过去式的原生态---斑虎原形。

  第九节 缘生观

  脱难江流(怀安遭遇洪水)来国土, 承恩(吴承恩来到云山)八戒转山林---明喻作者因缘潜修佛学,云游寺院而动意传书的经历。江流—明指江流僧(唐僧),暗指作者本人。该章节以故事形式隐喻了小乘佛学的缘生观。

  第十节 参禅专一 不落旁门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修佛之人一旦心意分离就会导致所修的正法受到侵害,修佛者只有始终保持心意归一,才能修得佛法本原的明清长在。而心、意的载体是“人身”,因此代表佛家所谓人性的八戒是达成心意归一的皮囊所在(猪八戒被喻为糠的夯货)。

  第十一节 真心是参禅除魔的动力源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修佛之人能否克服参禅中的遇到的困难最终获得佛性,关键看他是否真心向佛。佛家认为佛性原本自心生。心念不、正即为魔。因此参禅人心性向佛之真力是荡除参禅过程中所遇魔障的根本动力。

  第十二节 金丹发心说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外道是佛学以外的教派,这里指人的躯体感受对真性的诱惑。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佛家认为人的情欲分性别。男子的情欲为阳欲,阳欲的源头在其精囊;女子情欲的情欲为阴欲,阴欲的源头在其子宫。

  书中的紫金(子尽)葫芦是男性修佛者灭精子,绝阳欲,存留佛果的装丹器(阴囊);羊旨玉净(欲净)瓶是女性修佛者净除阴欲之源,净水袋(子宫)。

  盛丹器、净水囊都被佛家喻为是除情欲、净佛性的无价之宝,(能将装进去的肉体凡胎以及非佛性的魔化为脓水)。由于孙行者代表了阪依佛门的道心(先天无欲),孙行者被吸入紫金葫芦里无欲可除,仅仅除去了一点唾液。

  幌金绳既是佛学者持戒之准绳;又是灭妖性增佛性之戒律。七星剑是修佛人斩断七情六欲的佛刃。金角与银角既是妖魔又是童子,此表达了正邪只在闪念之间的相待性佛学理念。芭蕉扇比喻宏扬佛法的传教潮流

【哲学解读《西游记》】相关文章:

重新解读《活着》的存活哲学09-1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论文03-17

哲学论文心灵哲学07-07

哲学家逻辑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作用02-05

哲学论文马克思哲学07-07

哲学毕业论文:品味哲学12-22

人类哲学12-07

人类哲学12-07

逻辑哲学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