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

时间:2021-01-28 20:51:02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

  第一章科学哲学的逻辑模式分析

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

  第一节实证主义证实观

  一、实证主义的说明及其原则

  (一)实证主义的基本说明

  石里克在《证实与实在论》是如此论述的:“一个关于世界的命题,如果它的真或假与实际无关,那么它就对世界根本一无所说,它对于实际一无传达,它是空洞无意义的”众所周知,石里克这段论述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烙印,但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来看,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并没有明确提出科学及科学发展的“哲学模式”,但他们仍然运用逻辑模式对科学及其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逻辑经验主义没有统一的理念和章程,在这一阵营中所驻留的哲学家亦非众志成城,即使在维也纳学派的内部,也存在诸多见解分歧。但是,他们之所以被划分为一个阵营,原因在于,他们在对于科学的理解取向是趋于相同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他们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原则、反对“形而上学”、寻求真理、强调将寻求到的科学理论和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我们可以在约翰?洛西著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中,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观点介绍来对实证主义做一个了解。首先是奈格尔,奈格尔将科学的进步描绘为“归化”,他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归化,“第一种类型是同质归化,在这种归化中,一条定律后来被归并到利用出现在该定律中的‘实质上相同’的概念的一个理论中去,第二种类型是一条定律通过演绎包容在一个缺乏表达该定律所用的一些概念的理论内”气然后是惠威尔,惠威尔把科学比作一个庞大的江河体系,是一个支流不断涌向主河道的过程,“惠威尔声称,科学史揭示了 ‘归纳逻辑’的线索,这个线索是支流到江河的类比,他得出结论说,因为科学进步是定律相继合并为理论,在一门特定科学内一组可接受的囊括应当显示出一定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份具有支流-江河形式的‘归纳表’”。

  二、可证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和后期修正

  (一)实证主义者们早期提出的可证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点:

  1、证实原则这一“命题”本身不能够被证实。“有意义的陈述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经验上可证实的”。如前所述,分析的和可以在经验中确证的命题才有意义,那么,用这个原则判断“原则自身”,自身都不能够成立。

  2、科学陈述的意义堪忧。实证原则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科学及其哲学,科学及其哲学最终要返回到科学实践,而科学实践往往要遵循一般规律。一旦谈到规律,我们就离不开事先“预测”。这与证实的两条原则不相符合,原因在于,我们对未来的猜测既不能被分析也不能在经验中找到对应。

  3、构成科学的基础是什么?如若是经验,经验的基础又是什么?实证主义者们坚持经验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证实原则的重要一点是要在经验中找到相同的参照。问题在于,这个“经验”从何而来,这又牵扯到极富历史渊源的哲学问题。因为一旦确定经验的基础地位,不能避免的要对其做出解释,以避免唯我论的倾向。

  (二)可证实性原则的后期修正

  在这些问题和质疑面前,实证主义者们采取了缓和观点的办法,试图修补和改善初期提出的观点,实证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后期补充修正的阶段。其中,提出代表性观点的思想者有石里克。

  石里克在对可证实性原则进行了说明和补充,他主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首先、科学意义的标准不仅仅是“完全的可证实性”,它还包括了 “证实的可能”,我们并不强求在此时此刻证实一个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只要有在将来证实的可能性,它也是有意义的。

  第二章两种模式的比较和转变解析

  第一节两种模式的“基础”比较

  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都是在探索建立合理的科学理论途径中形成的,是在人类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三种思维方法在历史上承前启后,并在哲学思想史上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对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做一个统一的`梳理和对比,对研宄这一科学哲学伟大时期的思想发展能起到很大作用。

  从大的层面看,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都与实证主义针锋相对。同时,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又烙印着很强的逻辑思维方法,它们二者同属于“逻辑模式”,和库恩的“历史模式”有很大差别。在这里,先来分别看看这三种思维方式自己特殊的“基础”。

  一、实证主义基础——“实在”和语言

  从总的方面来说,实证主义坚持归纳方法的明确性,他们深信在归纳方法中的是“自然统一规律”,他们相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因果律存在并受因果律支配。由于因果关系我们才能够从已知推到未知,从特殊推到一般。在哲学历史上,从培根的“三表法”到穆勒的“因果五”再到卡尔纳普的“概率归纳逻辑”,无不体现出这一不言而喻的背景。

  但归纳逻辑的问题却早己暴露,自然同一规律是否存在,因果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深深的考问着归纳逻辑本身的合理性。

  1、形而上学的“实在”信念。

  实在的根源有且仅有感觉经验,这是实证主义者们一贯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很好的反映在他们证明一门科学是否有意义的过程里。他们认为一门科学及其涵盖的理论和发现,只有接受感觉经验的验证,或者将科学的各个细节拆解并且可以被感觉经验验证时,该门科学才有“真”的意义。

  二、证伪主义基础——否定和行动

  实证主义只相信经过证明的假说,证伪主义与其不同的是:知识虽然是假说,可假说必须能够证伪,否则便不能称为科学理论。证伪主义者们依靠的基础可以归结为“批判精神”,他们认为科学精神重在批判,科学的任务是为了寻求真理,但证伪主义则认为科学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由于人的理性存在局限,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也就不可能有绝对的真理。在逻辑实证主义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波普尔向主流思想的两个要害进行了攻击:

  1、波普尔提出:己经形成的科学及其理论不是永恒的“真”。这对于他那个年代的思想界来说,是难以为人所接受的,并在那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实证主义者们认为通过归纳而形成的科学体系必然是真理,然而,波普尔的表述进一步指出,科学的真理存在于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没有绝对的科学真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包含着谬误,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科学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不断否定前科学,在不断抛弃和否定中,推动科学无限逼近真理。

  2、波普尔还提出:科学的出发点是一个一个的疑问,而不是所谓客观实在的事实经验。一个科学的产生首先是研究者对这个领域存在着疑问,这才能迫使研宄者们有研究的兴趣,同时,光有疑问和兴趣是不行的,还要不断的解决问题,同前面论述的科学一样

【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相关文章:

浅谈生态哲学下体育消费模式转变论文10-30

哲学逻辑的存在模态与动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03-15

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逻辑02-08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07-05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论文10-29

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03-25

逻辑哲学12-03

科学哲学理论的转变论文03-12

精神病人的康复与医学模式的转变02-03